記者 李願 

5月13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銀保監會獲悉,今年以來,銀保監會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強化監管引領,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銀行保險機構通過貸款、持有債券、保險資金運用、信託、理財等形式,服務實體經濟增量資金投放10.2萬億元,其中各項貸款新增8.6萬億元,大型銀行各項貸款餘額較年初增加4.29萬億元,同比多增4648.51億元,充分發揮了大型銀行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主力軍”的堅強作用。

截至一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69%,較年初下降0.04個百分點;撥備較爲充足,撥備覆蓋率穩定保持較好水平;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爲15.02%,較去年同期上升0.50個百分點。

業績方面,一季度銀行業金融機構淨利潤同比增速爲4.6%,與同期GDP增長4.8%的水平基本相當,銀行業金融機構盈利水平與實體經濟基本保持共生共榮的關係。

新發放貸款利率繼續下行

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稱,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業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伴隨企業和居民財富快速增長,我國金融資產實現跨越式發展。以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爲例,1990年末僅有約3.5萬億元,2000年末爲18.8萬億元,2010年末爲95.3萬億元;2021年末達345萬億元。加上保險、證券業,全部金融機構的總資產已超過380萬億元。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銀行保險機構總資產383.6萬億元。其中,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357.9萬億元,同比增長8.6%;保險公司總資產25.7萬億元,同比增長10.3%。

同日,央行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本外幣貸款餘額207.75萬億元,同比增長10.6%。4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6454億元,同比少增8231億元。

“爲能夠更早更好地掌握情況,我們前期有針對性地加強了監測和調研分析。”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從監測摸底情況看,4月數據有三個特點比較明確:一是前4個月貸款投放持續保持增長,一季度人民幣各項貸款增量爲8.6萬億元,4月份進一步保持增長;二是對以製造業爲代表的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一季度製造業貸款新增1.8萬億元,增量達到去年同期的1.5倍,4月份支持持續加大。三是支持實體企業降成本,貸款利率穩中有降,調查瞭解到4月份新發放企業類平均貸款利率、普惠型小微企業平均貸款利率、民營企業平均貸款利率和製造業平均貸款利率均保持進一步下降趨勢。

央行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也表示,1-4月企業貸款利率爲4.39%,同比下降0.25個百分點,保持在有統計記錄以來的低位。“下一步,將充分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推動降低銀行負債成本,進而帶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推動金融機構減少收費,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

大型銀行發揮“主力軍”作用

六大行在銀行業中資產規模較大,其在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無疑發揮着“主力軍”的作用。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大型銀行(法人口徑)總資產146.04萬億元,同比增長8.88%;各項貸款餘額86.06萬億元,較年初增加4.29萬億元,同比多增4648.51億元。

貸款結構方面,截至一季度末,大型銀行製造業貸款餘額9.6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56%,其中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高技術製造業貸款餘額分別爲3.43萬億、1.93萬億,較年初增長12.95%、16.28%;綠色貸款餘額10.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8.12%;普惠型涉農貸款餘額2.29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5.19%。

5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今年國有大型銀行新增普惠小微貸款1.6萬億元,引導銀行主動加強服務。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六家大型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7.3萬億元,較年初增加8504億元,增幅13.1%;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1%,較2021年平均利率下降0.1個百分點。

同時,對於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鼓勵撥備水平較高的大型銀行有序降低撥備覆蓋率的要求,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按照國常會要求,幾家大型銀行正着手降低撥備覆蓋率的準備工作。

“撥備覆蓋率要有序降低,銀保監會引導各大行在今年內按照有序降低的要求制定好降低撥備覆蓋率的工作安排和措施。此外,撥備的降低要結合不良貸款處置工作,消化存量風險,以騰出更多資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督促銀行保險機構增加和改善金融供給,精準支持“十四五”重大項目建設、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實施,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加強對鄉村振興的支持力度;加強重點領域金融服務,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促進綜合融資成本合理下降,向新市民羣體及相關重點區域和行業注入“金融活水”,持續推進建設市場化、多元化的第三支柱養老金融產品體系,以及繼續推動銀行機構加大不良處置力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