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髮現,自己家的孩子內心極度脆弱,自尊心又很強,每每遇到一點挫折就會崩潰,孩子這樣的表現就是我們俗稱的“玻璃心”。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也很迷惑,明明平時也不會總是批評打擊孩子,每當孩子有進步或者取得好成績的時候還會表揚他,孩子怎麼就變得這麼不抗挫折了呢?

其實恰恰是家長的表揚方式出了問題,孩子纔會變得內心脆弱的,表揚也是要有一定原則,講求適當的方式方法的,只有用對了才能幫孩子擺脫“玻璃心”。

“棒子燉肉”不合適,但“鼓勵式教育”也要講求方法

現在教育提倡“鼓勵式教育”,大多數家長都摒棄了老一套的“棍棒式教育”,希望通過自己的鼓勵孩子能夠更加地上進,可有些家長髮現越誇孩子,孩子反而越退步,這就說明“誇錯了”。

沒錯,誇獎孩子是會讓孩子更加地上進,可問題是怎麼誇。

常聽到有家長誇孩子,“又得第一名了啊?你真聰明!”“老師給你發小紅花了啊,真厲害!”等等,諸如此類。

這樣的誇獎,只側重了結果,沒有在乎孩子努力的過程,並不會成爲孩子上進的動力,也不會給孩子面對困難的勇氣,反而會讓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越來越畏縮。

反觀“誇對了”的孩子,會變得更加勤奮努力,遇到問題懂得尋找方式解決,面對困難也不會輕易退縮,因此家長們在誇獎孩子之前可要了解一下,到底怎麼“誇”纔對。

有研究表明:家長的誇獎方式,會影響孩子的“選擇”

當孩子取得好成績一般家長都是怎樣誇獎他的?我想大概有兩種,一種家長會說:“你考這麼高分,真聰明。”而另一些家長會說:“能考這麼高分,你一定很努力。”

上面兩種誇獎方式,第一種是針對於結果的表揚,第二種是面對結果對過程的肯定和鼓勵,兩種不同的誇獎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心理。

對此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維克曾做過一項研究,研究抽取了400多名五年級的學生,他將這些孩子平均分成兩組,完成同樣的任務,共進行四輪測試。

當第一輪任務結束後,一組孩子進行表揚式誇獎:“你任務完成得很好,非常聰明。”另一組進行鼓勵式誇獎:“你做任務的時候很努力,所以完成得很好。”

隨後依次又進行三輪測試,根據最後一輪測試結果顯示,採用表揚式誇獎的孩子測試分數退步了20%,而採用鼓勵式誇獎的孩子則進步了30%,由此卡羅爾認爲,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兩種誇獎方式對孩子的思維產生了影響。

誇獎孩子“聰明”,會讓孩子形成固化思維,認爲自己的成功是聰明帶來的,併爲了維護自己聰明的形象而逃避困難的任務,當自己沒有取得成功的時候也會陷入自我否定。

而誇獎孩子“努力”,則形成了一種激勵作用,讓孩子獲得成長型思維,他們相信努力的意義,認爲不管遇到什麼難題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哪怕失敗也會重新尋找解決方式。

若家長越誇獎孩子越“玻璃心”,那就說明你的表揚方式,可能存在一些問題

●誇獎的指向性不明確,會讓孩子盲目自大

很多家長都喜歡誇孩子“聰明”、“很棒”、“厲害”,但卻沒有明確地指向是“什麼行爲”、“哪種做法”做得好,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因爲什麼被誇獎,只記住了自己被誇“聰明”、“厲害”。

經常這樣誇獎孩子,孩子就會變得盲目自信,無法對自身形成正確的認知,覺得自己十分厲害,甚至還會向人誇耀自己:“我媽媽都誇我聰明呢!”,覺得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可一旦遇到困難,孩子就會因爲自身能力不足導致失敗,內心變得異常崩潰,覺得自己不夠聰明,難以面對自己,嚴重者還會出現心理問題。

●僅強調結果,孩子會在舒適圈“龜縮不前”,不願面對失敗

誇獎孩子,要懂得告訴孩子爲什麼,而不是強調“你得了第一”、“你考試考了滿分”這些通過努力所得到的結果,要讓孩子意識到努力的過程,知道以後怎樣去做。

孩子“考了滿分”、“得了第一”,究其原因是他讀書努力,知識點學習得很紮實,甚至考試時答題很認真,家長如果僅僅是誇獎結果,孩子也會變得只在意結果,而不懂得努力的意義。

況且,這些絲毫不提過程的誇獎,只會讓孩子記住這一次的成功,當以後遇到相同情況的時候都會提起自己的“成功經歷”,爲了維護自己“成功”的形象,而不敢再去嘗試。

正確的“誇獎”才能引導孩子“更上一層樓”

誇獎這件事應該是有進步意義的,能激勵孩子更加上進的誇獎,才能稱之爲正確的誇獎,家長在誇獎孩子的時候,正確的做法是更加註重過程,而非結果。

當孩子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家長不要過分去強調“好成績”本身,可以誇獎孩子:“你這麼努力去學習,媽媽真爲你驕傲,相信你下次也可以做到。”

這樣的誇獎既對孩子的努力給予了肯定,也引導了孩子前進,讓孩子明白好成績是自己努力學習的結果,受表揚是因爲自己努力學習,而不只是那個“第一名”。

當孩子的某項個行爲舉動值得誇獎時,家長也不要單純地說“你真棒”,而是要具體誇獎孩子的“哪個行爲”或“什麼舉動”很好,幫孩子樹立正確的行爲品德。

比如,當孩子在公交上主動給老人讓座了,家長就可以誇獎孩子:“你懂得尊重老人,這是一項非常好的品德,值得被表揚。”既表揚了孩子,還可以進一步教育孩子如何“尊老愛幼”。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