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道德经,悟老子智慧】

“道教是中国人的游戏姿态,孔教是工作姿态。每一个中国人,成功发达春风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一旦失败落魄了,便都成了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义是一副镇痛剂,抚慰受了创伤的中国人灵魂。”

《道德经》蕴藏着俏皮智慧的精髓,是全世界最光辉灿烂的自保阴谋哲学。老子是中国人“聪慧,渊博,才智”的代表。老子提倡谦恭,再三重复柔和、忍耐、争论之无益、柔弱的力量和低位的战术优势。他宣扬自足之道,注重以柔克刚。

《道德经》阐述老子的哲学、老子的功用论,可以直接作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全篇八十一章,如同八十一扇门,从哪一扇推入,都可见一番天地。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

其安(局势安定时)易持(把握时机),其未兆易谋(谋划);其脆(脆弱)易泮(摧毁),其微(细微)易散(化解)。为之于未有(矛盾未爆发时去处理);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妄为)者败之,执(强求)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接近成功)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追求别人不追求的东西),不贵(重视)难得之货;学不学(学别人不学的东西),复(弥补)众人之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不敢妄为)。

诗解这段话:无骄无躁首求真,无妄无执徐徐进;一以贯之贵坚持,慎终如始功始成。

一枯一荣是花木,一成一败是人生。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成功是短暂和肤浅的,失败是永恒和深邃的。正视过去之失败,可以坦然面对未来的失败。

事物发展,有规可循。本章老子依据事物发展之“始、中、末”三段,给我们阐述了三个重要的道理。

第一,“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教导我们凡事之初,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第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强调了积累与坚持之重要。欲成一事,须循规律,徐徐渐进;拔苗助长,适得其反。第三,“慎始如终,则无败事”。告诫我们,欲成大事,一须进取心,二须冷静之大脑,三需一以贯之。

西汉初年有个叫石奋的人,天质平平,家历四朝而不败,可谓中国官场之一奇葩。他有四个儿子,皆为朝中高官,年俸禄都是二千石以上,在加上他自己,正好是万石,时人称之“万石君”。究其成功,其一,为人恭让;其二,处世节俭;其三,家教严谨。

三国时期,刀光剑影,星光璀璨。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之辈,无不胸怀天下,然而历史终归之于司马懿,也得益于其一贯之慎始慎终。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圣人们防微杜惭,防患未然;慎始慎终,锲而不舍;特立独行,遵循大道。故鲜有失败。

本章还强调了无为无执之重要,刻意而为,往往适得其反。无妄为,不执念,顺其自然,人生无忧。

但有道德常盈怀,岁月从来不败人。人的一生,拼到底,拼的是文化,拼的是品德,拼的是一以贯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