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語言簡潔(當時文字刻於金石之上,惜字如金),微言大義,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論語》作爲儒家經典,無論是在維護皇權至上,講求尊卑貴賤,調整社會關係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對於遵從禮教,維護倫理,約束行爲等方面,也都顯得極爲重要。

北宋丞相趙普曾說:“《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稱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到了現代,《論語》被翻譯成各國文字推向了全世界。

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論語》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爲政經驗,是孔老先生對自己一生經歷的總結和深思。更是中國悠遠綿長曆史傳承下的燦爛的瑰寶,是我們需要深刻了解的文物。

在《論語》學而篇的第一段,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君子學道,只是爲了明悟本源,而並非是爲了別的什麼原因。所以即便別人不理解,自己學道依舊是快樂的狀態。

在學而篇的最後一段,孔子則又講了“知人”這個重要的概念。學道是爲了明悟本源,不擔心別人不理解自己。“道”在人事之中,學道也是爲了知人道,所以會擔心不理解別人。不理解別人,說明自己對於“道”的領悟還不夠透徹。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所以孔子說,不擔心別人不理解自己,而擔心自己不理解別人。

別人是否理解自己,是取決於別人的認知程度的。自己是否理解別人,是取決於自己的認知程度的。對於學道之人,在《論語》中,在孔子這裏,所學的也就是人道。因此,當自己對於“道”的領悟在變得越來越深刻,也就越加能夠理解別人。不管別人是怎麼樣的,總能理解別人爲什麼是這樣。

在人事之中,主要也都是與人相處的事情。與自己相處是獨處,也是需要理解自己。與別人相處,可能是父母、兄妹、子女、夫妻、朋友、老師、弟子、領導、下屬,能夠理解對方,從自己出發才能夠有和諧的相處。

古時候君子的志向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也都是人事,也只有對人道有深刻的領悟,才能夠真正地做到這樣。

在讀《論語》的時候,個人覺得“道”就在人事之中,在爲人的過程中就是悟道修行的機會。因此在學而篇,孔子不管是講學道的根本、態度、狀態,都是在講如何做人。能夠知人道,那麼所做的也就是合道的人。

因此接下來再讀《論語》的時候,始終需要圍繞的主題也就是“人道”,關於如何做人,關於與自己相處,關於與別人相處。當自己對於“道”的領悟越來越深刻,能夠更好地與自己、別人相處,這樣就能夠使得人生是和諧的狀態。

從《道德經》來看,老子說,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修道積德,也是在知人爲人的過程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