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企業復工復產正在穩步推進。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從商湯科技方面瞭解到,商湯科技首批覆工復產人員已經到崗,覆蓋智慧城市、智算中心、產研創新等多個崗位。

此前,位於上海臨港的商湯智算中心(AIDC)在疫情期間就已經在閉環運營長達2個月時間。商湯科技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稱,此次線下復工,AIDC迅速調配更多員工返回園區,將加速服務器更新、擴容速度等。

商湯總部大樓總共擁有大約1000名員工。“很多員工都想報名返崗,但是由於名額有限,都需要審批,所以目前返崗的首批員工僅爲少部分,其他員工仍然遠程辦公。”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在浦東的張江藥谷,復工復產也按下重啓鍵。第一財經記者從張江方面瞭解到,本月以來,包括和黃醫藥等在內的生物藥企已經開始有序復工。5月7日,和黃醫藥就已經啓動了接駁首批“復工復產”員工的專車,奔赴多個小區,將員工從小區接往張江藥谷研發樓。

不過目前張江藥谷的復工復產仍爲小規模。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部分員工人數較少的中小微企業,目前到崗的研發人員數量僅爲個位數,相關產品的研發進度受很大影響。

還有一家位於張江的國內中型醫療器械公司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次復工人員審批存在較少和較慢的情況,目前復工率在30%。

還有一些中小微企業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由於員工到崗困難,尚無法復工。“現在主要是很多員工還被封控在家裏,出不了小區,如果接出來,又面臨回不了小區的問題,我們也在和有關部門協商,希望找到變通的方法,加快復工復產的進程。”一家位於張江的信息科技企業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另一家總部位於靜安區的從事機器人研發的小型科技公司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我們所在的區域疫情仍然處於波動狀態,像我們這樣的小企業基本沒有正式啓動復工復產的,還在等待進一步的手勢。”

不過上述負責人稱,該公司所在園區爲國企所有,已經爲園區內的企業租戶減免了租金。不過考慮到企業已經連續停工超過2個月,期間沒有收入,但仍要支付人力成本,現金流和經營壓力仍然非常緊張。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陸敏在5月25日召開的新冠疫情防控發佈會上介紹道:“科技企業,尤其是處於成長期的科技中小微企業,抵禦外部風險能力較弱,受疫情影響大。”

爲此,上海已經出臺了支持科技企業的“12條”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紓解科技企業“資金壓力”;另一方面,助力科技企業持續運營。

下一步,上海還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爲科技企業持續紓困解難,這些措施包括加大科技企業紓困減負,推動大學科技園、國有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科創載體,爲科技小微企業減免房租等,預計國有科創載體減免租金將超6億元;鼓勵民營科技企業孵化器、衆創空間等,爲科技小微企業適當減免或緩收房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