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

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佈情況通報顯示,執法人員現場檢查MANNER COFFEE(下稱“MANNER”)吳江路步行街店時發現,該店存在環境衛生差、未按規定貯存食品等行爲,已依法立案調查。針對此事,5月24日下午,MANNER官方微博發文向消費者誠摯致歉,並表示將開展自我檢查。

目前,上海市正在逐步推進復商復市,MANNER運營主體上海茵赫實業有限公司也在日前公佈的第一批商貿企業復工復市“白名單”當中。記者瞭解到,截至5月25日晚,MANNER在上海的門店已經復工25家。

MANNER涉事門店負責人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自己是近兩天因爲這件事被調來的,對該店之前的情況並不清楚。目前門店正在整改當中,具體開業時間等待總部通知。針對自查的情況,MANNER另一家門店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主要是就門店衛生、產品儲存等方面進行自查,確保此前的問題不再出現。

MANNER一門店被立案調查

根據上海市監局的通報,現場檢查發現,MANNER咖啡店內食品處理區地面散落食品打包後的廢棄紙屑和貼紙,地板有污垢,打包後待售的食品袋直接放在地面,有污染風險。另查發現,MANNER咖啡將食品原料“明治牛乳”(7箱)常溫堆放在店門外地面上,未按產品標籤上的貯存要求2℃-6℃冷藏存放。執法人員當場責令MANNER咖啡立即閉店清理環境衛生,將牛奶放進冷藏庫,開封使用前檢查性狀。

MANNER咖啡環境衛生差、未按規定貯存食品的行爲,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靜安區市場監管局已依法予以立案調查。上海市監局提醒告誡:餐飲單位應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對食品原料和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控制和管理,嚴格按照食品標籤上標明的貯存條件和保質期使用,確保供餐安全。

5月24日下午,MANNER咖啡官微就4月30日上海吳江路門店保供配送期間,未及時妥善取用2℃-6℃原料奶、未及時清理額外食安封條背紙等行爲向消費者致歉。MANNER咖啡稱:“雖然所涉門店當日突遇外送訂單量暴增,但訂單量越大之時,越是需要堅持‘把高品質咖啡帶入大家的生活’高標準之時。”

儘管MANNER將門店問題歸因爲“訂單量暴增”,但事實上,這並不是該公司第一次出現問題。據媒體報道,2021年5月,上海茵赫實業就曾因在抽查中發現問題,被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管局責令改正。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企業的態度存在很大的問題。從回應來看,企業試圖用偷換概念、避重就輕的手法去掩蓋管理及操作上出現的問題。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在被曝衛生環境問題之前,MANNER還身陷薪資縮水傳聞。5月10日有網友以員工身份爆料Manner咖啡4月工資打折問題,在其曝光的一份聊天截圖與內容中,Manner的一位門店負責人在5月10日發工資前,即5月9日當晚10點給員工發了工資情況說明,有兩種選擇方案,一是4月按照50個小時來計算,發放基本工資;二是4月不欠工時,拿8折的上海最低工資(交五險一金後的)2072元,並附上了兩份同意書等待員工簽字。

針對此事,5月12日,Manner在官方微博發佈聲明稱,3位員工(其中1名離職,2名在職)發佈關於該公司的不實言論,歪曲事實,無任何根據地引導輿論,性質惡劣,嚴重損害公司名譽,違反了員工與公司在職期間簽署的勞動合同和保密協議。並且表示離職員工違反競業協議,要追究其刑事責任並提起法律訴訟;針對其他兩名在職員工,Manner稱將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責任。

而對於工資問題,Manner則否認打折。MANNER稱其疫情期間在絕大多數門店關閉的情況下,將工時從167小時減掉70%至50個小時,按照全額滿額基本工資(3600元-11300元)的發放且正常繳納五險一金。這一數額高於上海市規定的最低工資2590元,也高於上海市規定的生活費標準2072元。此外,4月疫情期間門店工作補貼每人每營業工作日350元等等。

對此,前述門店負責人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對於薪資問題,不方便透露相關內容。

上海咖啡市場遭疫情阻擊

公開資料顯示,MANNER的運營主體——上海茵赫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法定代表人爲韓玉龍,註冊資本403萬元。其官網顯示,Manner Coffee不做任何形式的加盟及代理,目前在上海擁有超過150家門店,並以上海爲中心輻射全國。

今年3月初,MANNER咖啡曾在官方微信公衆號上宣佈3天內在10個城市同時新開門店200家,不過5天之後,MANNER咖啡稱因疫情原因延期開業。

天眼查顯示,成立至今,Manner Coffee共完成五輪融資,今日資本、HCapital、CoatueManagement、Temasek淡馬錫、美團龍珠和字節跳動戰略投資部先後入局。據媒體報道,2021年6月份,在完成最新一輪融資後,MANNER咖啡估值上漲至28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我國咖啡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就在MANNER咖啡宣佈完成新一輪融資後,新興品牌M Stand也於2021年7月宣佈完成B輪融資,由啓承資本、黑蟻資本聯合領投,高榕資本跟投,老股東CMC 資本、挑戰者創投在此輪融資中繼續加碼,投後估值約40億元。而在近期,中國郵政、同仁堂以及李寧等公司紛紛跨界咖啡行業,推出自己的咖啡連鎖品牌。

據《2020-2025中國咖啡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中顯示,中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到15%,遠高於2%的世界平均增速。預計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到2171億元。平安證券研報顯示,中國咖啡市場目前處於高增長階段,且大陸地區人均年咖啡消費量爲9杯,較海外成熟市場尚有較大空間;城鎮化等因素帶動咖啡因需求增加;依賴性強的特點使得咖啡賽道生命週期長且消費粘性高,是現制飲品行業內的極佳賽道。

上海是我國咖啡店數量及消費者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據不完全統計,上海全市各類咖啡門店超過7000家,僅星巴克在上海的門店就超過900家。但受本輪疫情影響,上海的咖啡市場如臨寒冬。

上海一位咖啡品牌創業者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受疫情影響,此前門店停業了近兩個月的時間,雖然近期可恢復營業,但仍有部分店員被封控,而且自己店內大部分的咖啡原材料都是進口的,目前物流受阻,原材料緊張,短時間內仍無法恢復到疫情前的經營情況。

“一直以來上海都被稱爲最具咖啡文化的城市,的確相比於其他城市來說,上海在咖啡市場上面的需求量無疑是非常巨大的。就近期,在上海居家封閉的感受來說,咖啡是整個市場之上最緊俏的稀缺品,甚至於連平時大家可能都不一定看得上的速溶咖啡,都是非常難以搶到的。”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在江瀚看來,當前上海的咖啡產業可能將會被市場快速洗牌。

一方面是因爲大部分人都處於居家的狀態,對於大部分所謂的精品咖啡店或者說是單體咖啡店,實際上是一次巨大的壓力,將會面臨巨大的生存和資金鍊負擔。

另一方面由於消費者長期居家所帶來的咖啡飲食文化的改變,將有可能進一步推動消費習慣的變革,越來越多的人其實開始熟悉,自己在家制作咖啡,如果這個趨勢進一步延續下去的話,對於當前的咖啡產業來說,其實將會是一次洗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