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乾燥無雨的夜晚,納米比亞原住民“桑人”常常在羣星的照耀下入睡。他們沒有電燈,也不會熬夜追劇。但他們第二天早上醒來時,睡眠時間卻並不比現代都市人要長。

多倫多大學密西沙加分校的進化人類學家戴維·薩姆森指出,研究顯示,生活在非工業化社會中的人的平均睡眠時長不超過7小時。與其它靈長類動物相比,這個數字着實令人喫驚。人類的睡眠時長比任何猿類、猴類或狐猴都要短。黑猩猩每天要睡9.5小時,絹毛猴約13小時。而夜猴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屬於夜行動物,但它們醒着的時間其實並沒有多少,因爲它們每天的睡眠時間長達17個小時。

薩姆森將這種差異稱作“人類睡眠悖論”。他指出:“我們的睡眠時間怎麼會是所有靈長類動物中最短的呢?”睡眠對我們的記憶力、免疫功能等方面至關重要。科學家根據體重、大腦體積和飲食習慣等因素建立的一套靈長動物睡眠預測模型顯示,人類每天的睡眠時間應當達到9.5小時纔對。“一定是哪裏出了問題。”薩姆森指出。

薩姆森等人針對靈長類動物和非工業社會人羣展開的研究顯示,從很多方面來看,人類的睡眠都顯得不同尋常。我們睡覺的時間不僅比其它靈長類動物短,而且夜間屬於快速眼動睡眠的時間更長。人類形成這些奇特的睡眠習性的原因尚待討論,但也許可以從我們的進化歷程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從棚屋到蝸牛殼

幾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曾在樹上生活起居,甚至也在樹上睡覺。如今的黑猩猩等類人猿依然以樹爲牀。它們會彎折樹枝、做成碗狀,再鋪上長滿樹葉的細枝條。(大猩猩等猿類有時也會在地面上搭牀。)

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的祖先逐漸從樹上過渡到了地面上,也逐漸養成了在地面上睡覺的習慣。這意味着放棄在樹上睡覺的所有好處,比如避免獅子等猛獸的襲擊等等。

從人類祖先的化石中看不出它們的睡眠情況。因此爲了解古人類是如何睡覺的,人類學家只能從與古代最接近的環境入手——現代的非工業社會。

“能與這些部落共事是我們的榮幸,也是一次絕佳的機會。”薩姆森表示。他曾與坦桑尼亞的採獵民族哈扎人、以及馬達加斯加、危地馬拉等地的多個部落一同開展過研究工作。受試者們通常要佩戴一款名叫Actiwatch的睡眠檢測儀,配有光線傳感器,用於記錄他們的睡眠規律。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進化生態學家與人類學家甘迪·耶迪什也曾與哈扎人、玻利維亞的提斯曼人、以及納米比亞的桑人相處過一段時間。在2015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他對這三個種族的睡眠進行了評估,發現其平均睡眠時間僅爲5.7至7.1小時。

這樣看來,人類經過進化,所需的睡眠時長的確比我們的靈長類近親要短。薩姆森在2018年開展的一項研究中指出,人類是通過縮短非快速眼動睡眠時長實現這一點的。大部分快速眼動睡眠都與生動的夢境相關。這就意味着,假如其它靈長類動物也會做夢的話,那麼我們每晚花在做夢上的時長佔比也許是最大的,睡覺的時間也較爲不固定。

爲弄清人類睡眠的進化史,薩姆森在2021年發表在《人類學年鑑》上的一篇論文中提出了“社會睡眠假說”。他認爲人類睡眠的進化歷程主要圍繞“安全”這一主題,尤其是羣居生活的安全問題。薩姆森認爲,人類之所以進化出了時長較短、時間較爲靈活、且快速眼動睡眠佔比更高的睡眠模式,也許與人類開始在地面上睡覺後遭遇的威脅有關。他還指出,羣聚而眠是增加睡眠期間安全性的另一要點。

“我們應當將早期人類的營地想象成蝸牛的殼。”薩姆森指出。人類也許會聚集在一起生活、共用簡單的棚屋,還會點燃火堆,在取暖的同時驅除蟲蟻。有些人睡覺,其他人則負責放哨。

“有了這層‘殼’的保護,你隨時可以回到安全區內、小小地睡上一覺。”薩姆森設想道。不過在這一方面,薩姆森和耶迪什有着不同的看法。薩姆森稱,哈扎人和馬達加斯加的一個種族經常小睡;但耶迪什則指出,根據他在這一領域的經驗,打盹其實很少見。)

薩姆森還認爲,這些睡眠“保護殼”對古代人類走出非洲、進駐更寒冷地區起到了促進作用。因此,他認爲睡眠在人類的進化歷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我們真的如此特殊嗎?

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進化生態學家伊莎貝拉·卡佩里尼指出,這種想法是有道理的。她和同事們在2008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平均而言,被捕食的風險越大,哺乳動物睡得就越少。

但卡佩里尼並不確定,人類的睡眠比起其它靈長類動物真的有看上去那麼特殊。她指出,目前關於靈長類動物睡眠的數據全都來自人工飼養動物。“我們對這些動物在野生環境中的睡眠習性還不甚明瞭。”

由於壓力影響,動物園或實驗室中的動物睡眠時間也許比自然狀態下要短。但卡佩里尼指出,由於它們終日無所事事,睡眠時間也可能反而更長。而且實驗室中的標準環境爲12小時明、12小時暗,與動物在自然界中的體驗也大相徑庭。

在馬克斯·普朗克鳥類學研究所專攻鳥類睡眠的神經科學家尼爾斯·拉滕伯格也贊同薩姆森的看法,認爲人類睡眠的進化歷程非常有趣。但他也指出:“我認爲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對其它靈長類動物睡眠時間的測定是否準確。”

我們的確有理由懷疑這一點。在2008年的一項研究中,拉滕伯格和同事們在三隻野生樹懶身上連接了腦電波檢測儀,發現它們每天要睡9.5小時。而在之前一項針對人工飼養樹懶的研究中,記錄下的樹懶睡眠時間竟長達16小時。

如果能從野生動物身上獲取更多數據,睡眠研究人員將受益良多。“但這麼做存在很大的技術挑戰。”拉滕伯格指出,“雖然樹懶在研究過程中表現得比較馴服,但我感覺,靈長類動物估計會很想把檢測儀器摘下來。”

等科學家對野生靈長類動物的睡眠習性有了進一步瞭解之後,也許人類的睡眠時長就不顯得那麼短了。“每次我們聲稱人類有多麼多麼特殊,一旦掌握了更多數據之後,我們就會意識到,自己其實並沒有那麼特殊。”

火邊談話

耶迪什專門研究小規模社會中的睡眠情況,曾與薩姆森在研究中合作過。“按他的描述,我也認爲羣居而眠是解決夜間安全問題的一種方法。”耶迪什指出,“但我認爲這並非唯一的解決方案。”

他注意到,提斯曼人的房屋裏有時會建牆,這樣即使無人放哨,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早晨還有些人會告訴耶迪什,昨晚他們具體聽到了哪些動物的叫聲。大多數人在夜間聽到聲響後都會醒來,這樣又增加了一層安全保障。

耶迪什指出,無論是否面臨猛獸的威脅,抱團睡覺都是這些小規模社會自然衍生出的做法。“在我看來,這類社會中的人幾乎永遠沒有獨處的時候。”

耶迪什描述了和提斯曼人共同度過的一個典型的夜晚:在完成了白天的各種工作之後,人們做好了飯,紛紛來到篝火邊。他們先是互相分享食物,然後在夜幕下的篝火邊消磨時光、遲遲不散。最終,孩子們和他們的母親先去睡覺,其他人則繼續留在火邊,聊聊天、講講故事。

因此耶迪什提出,古代人類也許願意“犧牲”一些睡眠時間、用於在篝火邊交換信息和文化。“這樣一來,夜晚的時間便也能有所收穫了。”我們的祖先也許主動壓縮了自己的睡眠時間,因爲他們在夜間有比休息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睡眠不足

當然,“我們睡多久”和“我們想睡多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薩姆森等人曾問過哈扎人,他們對自己的睡眠有何感受。結果37人中,有35人表示自己睡得“剛剛好”。他們每晚的平均睡眠時間約爲6.25小時。但他們醒得很頻繁,所以睡在牀上的時間實際超過了9小時。

相比之下,2016年對近500位芝加哥居民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他們在牀上的時間基本全都在睡覺,總睡眠時間和哈扎人基本相同。但在2020年針對美國成年人的一項調查中,87%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每週至少有一天感覺沒休息好。

原因出在哪裏呢?薩姆森和耶迪什指出,我們的睡眠問題也許與壓力或混亂的晝夜節律有關。也可能是因爲我們現在都是獨自睡覺,與人類睡眠的進化歷程不符。在每個輾轉反側的夜晚,我們其實都在經歷進化與現實之間的偏差。“如今我們幾乎都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這也許也影響到了我們的睡眠。”

薩姆森指出,如果能更好地理解人類睡眠的進化史,也許能幫助人們改善睡眠,或者讓人們對自己已有的睡眠感到知足。

“很多發達國家的人都覺得自己的睡眠有問題。”但失眠也許意味着高度警覺的能力,在進化上反而是種巨大優勢。

耶迪什指出,在這些小型社會中研究睡眠“徹底”改變了他自己看待睡眠問題的視角。“西方世界對睡眠看得太小心、太重視,與這些環境中的人截然不同。這裏的人們並不強求睡滿多少小時,只是睡覺罷了。”(葉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