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過去喝咖啡是一種小衆選擇,現在它已經成了很多上班族的“標配”。咖啡市場飄香,吸引了各路資本入局,還有不少傳統企業跨界進入賽道。

企業紛紛跨界佈局國內咖啡市場

隨着我國消費者對於咖啡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一些實體企業紛紛跨界佈局咖啡領域。近日,李寧公司申請註冊“寧咖啡NING COFFEE”商標。五一期間,第一家“寧咖啡”已經在廈門中華城旗艦店正式亮相,爲到店消費一定金額的顧客提供免費咖啡。

其實在李寧入局之前,跨界佈局咖啡領域的熱潮早已經風起雲湧。有着300多年曆史的中藥老字號同仁堂,創立了“知嘛健康咖啡館”,推出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等“藥材”咖啡。

今年2月,天津“狗不理包子”正式成立高樂雅咖啡食品(天津)有限公司。緊接着,中國郵政旗下首家“郵局咖啡”落地廈門國貿大廈。

比郵局更早入局的是“兩桶油”。早在2019年,擁有近3萬家門店的中石化易捷便利店發佈全新品牌“易捷咖啡”;中石油則在2018年就開發了自有連鎖咖啡品牌“好客咖啡”。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有咖啡相關企業15.9萬家,其中,2021年新增註冊企業2.4萬家,註冊企業增速達到18.9%。

幾十年間,我國咖啡市場經歷了數次更迭,咖啡市場的規模、玩法、場景也不斷變化。其中,上海咖啡店的總數已超過7000家,數量全球第一,比紐約還多出三倍。

據業內估算,目前國內咖啡消費者規模已突破3億人,但人均消費量、消費頻次並不算高。

萬億級咖啡賽道正在打開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約爲3817億元,預計行業增速爲27.2%,遠高於全球2%的平均增速。預計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10000億元。(央視財經)

編輯/田野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