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狼死了。

這是2029年,金剛狼快200歲,超能力逐漸消退,中了槍半天傷口才癒合,鋼爪也經常伸不出。更要命的是,狼叔失業了,做了一輩子卡車司機,可如今全美國的卡車已經自動駕駛。狼叔只能在城市開Uber,買最廉價的止痛藥。他想攢筆錢,買艘船出海,獨自迎接死亡。

命運終究沒有放過他。

追殺接踵而至,狼叔在高速公路上開車疾馳,看到不需要司機的自動卡車,比了一箇中指。

01

休·傑克曼 (Hugh Jackman)是澳大利亞人,當他在1998年第一次翻閱金剛狼的劇本。30歲的李彥宏正在澳大利亞出席第七屆萬維網大會,風光滿面地做了How to find spam in web search的主題演講。

有意思的是,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就坐在茫茫聽衆中,等着向李彥宏請教。兩年前,李彥宏就已經拿下“鏈接分析”的專利,成了搜索技術的大佬。而佩奇還在斯坦福苦哈哈地讀博士,爲一篇研究PageRank算法的論文薅頭髮。

再看李彥宏。年輕帥氣,北大畢業,手握自研專利,拿高薪美國打工,做演講萬衆矚目。在大房子前的院子種種菜,陶冶情操,還順手寫本書《硅谷商戰》,給國內屌絲們科普一下Internet和Silicon Valley。作序的人是搜狐創始人、畢業於清華和MIT的張朝陽。

這就是,別人的30歲。

所以,看不上馬雲怎麼了?你要是在1998年有1個億,你也會投給李彥宏和張朝陽們。

就在李彥宏家附近,微軟斥巨資拿地,要在兩大宿敵太陽微系統(Sun)、網景(Netscape)之間硬生生建一個微軟工業園。Robin看着荒蕪土地變科技大樓,終於忍不住,回國創業。

張朝陽請李彥宏給搜狐網做搜索,用戶搜幾次,搜狐就給多少錢。沒想到,搜索量增長極快,但是又不知道怎麼用搜索賺錢。於是不合作了,李彥宏這才做了一個獨立網站——百度。只幾年工夫,就當上了中國首富。

關上國門,李彥宏光芒萬丈。但是,如果打開國門,百度在和Google的比較中,永遠相形見絀。

在澳大利亞的萬維網大會上,李彥宏萬衆矚目,佩奇默默無聞。匆匆一別,各赴前程。佩奇學生創業,四處借錢,租住在一個車庫。但是,Google始終比百度高一個數量級,在收入、技術、影響力、國際化、價值觀上全面碾壓。

不過,也應了中國那句老話,人比人氣死人。即使比李彥宏還卓絕,但佩奇心中的隱痛反而更大。

創立那麼牛逼的公司,但是資本嫌他年紀小,駕馭不了,堅持要給Google找一個更沉穩的當家人。26歲的佩奇不同意。被逼着去見了不少大公司CEO,只有一個人打動了他。佩奇鬆口了,可以把公司一把手的位置讓出來,只要那個人是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

投資人說,別鬧了。Google第三年,請來了施密特(Eric Schmidt)一人兼任董事長和CEO。佩奇辭任總裁。

佩奇經常感覺迷糊,自己應該很有影響力,但是硅谷最重要的場合,Google的代言人一定是施密特。自己應該很忙擔子很重,但是施密特承擔了Google所有最艱難的決定。再想想,其實,自己是閒得慌,他強迫自己不要去想蘋果趕走喬布斯的故事。但是,深夜時分,在大房子裏一個人喝着威士忌,一個想法還是襲上心來——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不再需要他了。

硅谷,每天都冒出奇怪的新點子。在這裏閒逛,是佩奇聊以慰藉的方式。

有個叫馬斯克的傢伙,說要造電動汽車。

試駕那天,馬斯克讓手下人每5分鐘換一輛樣車。特斯拉起初就是把上千塊筆記本電池串聯起來,沒啥技術含量,電池過熱會出事。

但是輪到佩奇試車,還是出事了。無論怎麼踩油門,時速只有10英里(16公里)。馬斯克急得滿頭大汗,不停打哈哈,不好意思,軟件bug……平時都TM挺快的啊,幹翻法拉利……你再給我點時間,我們調整一下……

佩奇卻很淡定。這車,$9萬?這樣吧,我和布林一人一輛。另外,你這輪融資,我投,讓律師聊吧。

就這樣,特斯拉起步了。

如果馬斯克多瞭解點佩奇,就不會感到意外。佩奇出生在密歇根州,本科在密歇根大學。他父母也是,讀書在密歇根,最後在密歇根當計算機系教授。密歇根有世界汽車之城底特律,遍地的汽車研究和汽車人才。

汽車寫在佩奇的DNA裏。

碰上這樣的憨憨,馬斯克還不得玩命薅?佩奇說,第一次收到馬斯克的email“今晚我沒地方住,我能來你這兒過夜嗎”,開始不習慣,後來就甘之如飴了。關係好到,即使自己出差了,馬斯克也照樣住他家。

所以啊,千萬別信馬斯克那些鬼話。“創業有幾年很難,快破產了,信用卡都還不起……”。有佩奇這樣的基友還能讓你馬斯克喫不起三明治?佩奇給過馬斯克保票,特斯拉做不下去,Google一定收購。好幾次,合同都打印好了。馬斯克反悔。佩奇從來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

美國富豪流行做慈善。佩奇卻說,等自己死了,就把所有錢留給馬斯克,讓他改變世界,帶人去火星,這比做慈善有意義得多。

即使不在Google的C位,佩奇還是做了兩件巨牛逼的事,從而徹底改變Google這家廣告公司的氣質和地位。一個是區區5000萬美元收購安卓(這事都沒和施密特說),讓Google成爲移動互聯網的主宰。一個是自動駕駛,也就是後來的Waymo。

看看馬斯克就知道,佩奇這個朋友能交。

但是安卓和Waymo分別撕開兩個不一樣的殘酷故事。

安卓的老大Andy Rubin,工作辦得漂亮,但是人不行。出差,叫女同事來自己房間,逼她給自己那個。類似的騷擾和侵害還有很多,夠他坐牢的。但是佩奇的處理是給Andy一筆豐厚的獎金讓他走,Andy出去創業佩奇鉅額投資。

但是,Google無人駕駛的功勳安東尼· 萊萬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離職後,就沒有這樣的厚愛和寬恕。佩奇堅持,把這位天才工程師、億萬富翁,弄到破產,弄進監獄。

02

1958年,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衛星。美國人嚇壞了,成立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Agency,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負責國防領域的前沿科技研究。

DARPA在80年代開始高調研究無人駕駛。當美國深陷阿富汗、伊拉克戰場,國防部想用無人駕駛減少美軍傷亡。DARPA卻兩手一攤,terribly sorry,研究了20年,啥也沒搞出來。

被詰問到壓力山大,DARPA才靈機一動,想出一個“千金買馬骨”。舉辦一場噱頭十足的無人駕駛比賽,從洛杉磯到拉斯維加斯,穿越沙漠到達終點,就能贏得百萬獎金。

只用了三年。第一屆,沒人完成比賽。第二屆,多人抵達終點。第三屆,成績更好了。

佩奇當然來看比賽了。他正在和身邊人吹牛扯蛋,說自己最近試駕了一款叫特斯拉的電動車,電池熱到爆炸,也只能開10英里時速,衆人哈哈大笑。這時,一輛無人汽車笨拙地馳過,塵沙飛揚,伴着加州陽光特有的光暈,讓人彷彿置身未來。

這該死的汽車DNA又在跳動了。

萊萬,當時就讀伯克利大學,是這場比賽的明星。佩奇把出彩的參賽者都談了一遍——想不想用無人駕駛改變世界?

大學教授和天才少年們都把這個年輕人當瘋子,紛紛婉拒。這個領域的世界級專家,太清楚了,這玩意在沙漠跑都夠嗆,去到城市,絕無可能。

偉大的企業家都是忽悠高手。佩奇不提無人駕駛了,只說自己做了一個Google X實驗室,超神祕超酷,研究Google眼鏡、登月、機器人、飛行汽車,總之都是非常未來的科技,你們先進來搞研究吧。大家就來了,可才過了兩年,佩奇又提,我知道你們還是覺得無人駕駛不夠成熟,但是我們先立個項,可以慢慢做嘛。

就這樣,2009年1月17日,Google的自動駕駛項目ProjectChauffeur正式啓動。

萊萬是硬件的負責人,親手改裝豐田Prius,裝上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攝像頭和各種傳感器,Google的第一輛無人駕駛車跑了起來。

技術只是第一關。自動駕駛難點在社會層面,現行法律裏,自動駕駛上路根本就是非法的。於是,Google再動用資源遊說、公關,好不容易能在幾個指定區域上路開了。

第三關,是傳統汽車巨頭勢力。豐田、通用、寶馬等車企紛紛申明,改裝車,不安全,不同意、不配合Google的改裝。萊萬去底特律談合作,壓根沒人鳥。車企刻意保持距離,因爲都認定無人駕駛會死人,到時候出了大新聞,不能讓自己惹一身騷。

於是2014年,Google索性自己做了款車Firefly,沒有方向盤、也沒有剎車油門踏板。造型顛覆,拿下德國紅點視覺設計大獎。成績也很不錯,從繁華市區穿行而過。唯一的缺點,爲了追求安全,車速慢,司機去市政投訴,還有脾氣暴的朝Firefly砸石頭。堅持了三年,Firefly被放棄。

這下,車企更不幹了,說實話,車企不怕特斯拉,電機換電池,我也能搏一搏。但是如果Google幹成了,連方向盤和踏板都沒有,那傳統車企就真的完蛋了。之前車企對無人駕駛的態度是不參與,Firefly之後車企的態度是搶着幹。砸錢投資,高薪挖人。自己能幹出來最好,即使幹不出來,把Google無人駕駛團隊攪黃攪亂也值了。

Google無人駕駛,內憂外患。

Firefly點燃了內部的分歧——Google到底要不要造車。“不造派”覺得,只做技術,改裝現有的車,快,搞他個十萬輛到世界各地去測數據。“造車派”覺得,不要求快,自己造,掌握硬件才能成。

外患,來自於傳統車企、投資人的鬆土。他們支持一切Google內部有想法的工程師出來自己幹。

Chris Urmson出走做了Aurora,Dave Ferguson 和朱佳俊離職創辦機器人送貨Nuro。Bryan Salesky出來創辦Argo。Waymo人心浮動。

而Uber的出現,把這場外患推向了高潮。

無人駕駛最大的問題是,找不到商業化的落地場景。Uber提供打車服務。試想一下,全球最大打車平臺,有了無人駕駛的加持,那股價不翻兩三倍,都對不起觀衆。資本一聽,瘋狂點頭。

突然,萊萬辭職了,創業自動卡車Otto。僅僅幾個月就被Uber收購。這家才創立半年的公司,價格是驚人的6.8億美元。

無人駕駛本來是一片荒漠,只有Google一個孤獨的開墾者。如今彷彿到了收穫的季節,身邊從天而降一個摘果子的Uber。佩奇心裏不舒服。一查,萊萬走之前下載了1.4萬份、9.78GB的資料。

一怒之下,把Uber和萊萬告上法庭。

長達兩年多的訴訟,Google沒有一點要和解的意思,步步緊逼。抽絲剝繭,萊萬偷了資料→Uber用了→卡蘭尼克全程知曉。

Uber的內鬥也升級了,董事會早就看這位醜聞不斷的創始人不爽。藉着Google裏應外合,成功奪權,開除萊萬,再解僱卡蘭尼克。新Uber管理層很默契地和Google和解,送出價值2.45億美元的股份,而且讓Google檢查技術,保證萊萬的東西不會用在Uber。

也是命運使然,正在這時,Uber自動駕駛在測試中發生悲劇,一名過馬路的女性被撞死。這是人類自動駕駛第一起致人死亡的事故。剛燥起來的投資人轉頭就撤,無人駕駛事業回到了佩奇熟悉的冰點區域。

丟失了創始人的狼性,製造歷史性的事故,當佩奇決定不放過萊萬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Uber的無人駕駛故走到了終點,永遠不可能挑戰Google。

可以說,Google在商戰上大獲全勝。

剩下的都是人的恩怨,萊萬已經道歉,努力賠償到破產。佩奇多愛才一人啊,但是這次發了狠,沒有心軟,把萊萬送進了監獄。

03

佩奇不是一號位,參與Google高管的會議,經常躲在一旁玩電腦和手機。

大家爭執不下,會請他發言,但是如果他太激動,施密特會打斷,“好的,我們知道佩奇的意見了”,然後施密特自己做最後的決定。

大多數的時候,佩奇就坐在那裏,從頭到尾不說話。

2010年秋天,一位Google高管正在內部會議上介紹新產品,功能是索引線下購物商店,有點類似百度地圖+大衆點評。

這位領導正興奮。突然角落裏傳來一個聲音:我們不做這個。我成立Google,是爲了用技術解決事關數億人的大問題。像安卓、Gmail、Google搜索,數億人的生活裏不可或缺。你這個,不是。

佩奇的聲音很輕。但是擲地有聲,全場鴉雀無聲,但是仔細聽,能聽到熱血沸騰的聲音。

這事之後沒多久,施密特卸任,發了條推,Google再也不需要大人監護。

佩奇接位,他成年了!曾經的天才少年,現在也才30多歲,但是頭髮全白了,嗓音沙啞。遠比真實年齡蒼老,但是眼神裏有遠大的抱負和堅定的信念。

Waymo還在兢兢業業地前進。車隊越來越大,測試的城市越來越多。我們常用DMV(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 美國加州機動車管理局)每年的路測報告,來衡量各家無人駕駛的水平。總里程越長,每兩次人工接管之間的平均里程越長,就意味着技術越牛逼。Waymo常年第一,但是最近不是了,連前三都進不去。

不是因爲Waymo技術不行,恰恰相反,那是因爲Waymo已經不在乎榜單,開始進入更復雜更有難度的場景測試,擁擠的街道,複雜的鄉村山路。而競爭對手,爲了刷一個榜單上的好位置,繼續融資,總在那些寬闊又少車、即使踢一場球賽都不會被打斷的路段測試。(不好意思點名)

在技術上,Waymo是絕對的老大。沒人能在技術上挑戰Waymo。

但是,這次的挑戰更致命,是方向上的挑戰。

而對手,是佩奇抵足而眠的朋友,馬斯克。

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裏有句話,朋友失敗了,你難過,朋友成功了,你更難過。

馬斯克越來越少地來找自己買醉哭窮了。這兩年火箭越飛越穩,特斯拉產能突破。馬斯克突然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疼了。天天在推特手撕馬克·扎克伯格,腳踢傑夫·貝佐斯,從虛擬貨幣到疫情防控,都要大放闕詞一番,是頂流的科技明星、意見領袖。

Google是AI的絕對領導者,AlphaGo打敗人類圍棋冠軍,令世界側目。但是馬斯克卻拆臺,說,AI會毀滅人類,Google做的事情把人類文明置於險地。

這些,佩奇都可以一笑了之。

但是請不要去撥弄佩奇的汽車DNA。

馬斯克開始說,一步到位的無人駕駛,不可取。特斯拉纔是正確的方向,先從L2輔助駕駛開始。特斯拉基於純視覺方案的FSD,放棄昂貴的雷達,成本低,讓用戶立刻用起來,數據多了,就不斷迭代,再慢慢向上進化到L4的無人駕駛。

資本一拍大腿,對啊!不信,你看,Google是先行者,從2009年開始測試。但是那麼多特斯拉在全世界跑,只一年積累的數據,就比Google十年的積累還豐富。

2020年Waymo出了件大事。從創立以來從來不對外融資,是佩奇私藏的幸福,Google養得起。多少大佬,門檻都踏破了,要求投一點,佩奇不肯。2020年Waymo覺得要加速,宣佈對外融資。應該是多轟動的新聞啊。但是,對不起,2020年,整個汽車圈、科技圈的從年初到年尾頭條都是馬斯克。今天是上海工廠奇蹟速度,明天是市值超越豐田,後天是特斯拉首次全年贏利,大後天馬斯克說病毒不可怕不要隔離,再然後就是全民歌頌馬斯克成了世界首富。

越來越多有關特斯拉的話題出現在Waymo面前。CEO終於忍不住,嘟囔了一句,特斯拉不是對手,是輔助駕駛,Waymo纔是無人駕駛。馬斯克馬上懟回去,震驚!特斯拉的AI硬件和軟件比Waymo的都要好。

佩奇突然明白,這已經不是需要自己接濟的落魄玩伴了。佩奇想起來,這是和自己一樣愛車的男人,一樣不滿足小產品,而要改變人類文明進程的男人。

04

馬斯克還有一件和佩奇一樣的地方。不向中國妥協。只不過,馬斯克踩中了時代的脈搏,在兩個大國之間轉圜,讓特斯拉成爲新中國建國以來,唯一一家獨資外資車企。

沒人能否認上海對於馬斯克的意義,扼住特斯拉咽喉的量產在這裏突破,豐沃的市場裸露在馬斯克面前,特斯拉的銷售數量從來不和“蔚小理”比,而是直接打敗BBA最主力的車型。

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和馬斯克一起,在孕育Waymo路線之外的另一個挑戰——車路協同。

簡單來說,Waymo造最智能的車,而中國造最智能的路。

Uber那場致死事故,原因在於車的感知有死角,沒感知到人。但是如果路燈上有攝像頭,人行道有傳感器,通過聯網告訴車,車禍就避免了。

百度想扛這面大旗。

何止是佩奇快忘了李彥宏,我們都快忘了。李彥宏留給我們的片段,是錯過了移動互聯網,是對馬雲說雲計算是“新瓶裝舊酒”,是魏則西,是笑談中國人對隱私看得沒那麼重,是被人澆水後紳士地詢問“what is your problem”。

就別和騰訊阿里美團拼多多比了,連蔚來的市值都超過了百度。李彥宏也知道,自己不是輸給了張一鳴。美國人也都轉移去了Facebook和Tik-Tok,可是Google依舊發展得越來越好。

問題出在百度自身。出路是把技術做出來,百度Apollo是李彥宏的重要一戰。他在振作,他以身試駕上五環,他爲智能交通出書,他去得到APP做節目。百度財報會上,衣公子只記得Robin三句話不離百度全棧式“ACE 交通引擎”。

和Google一樣,王勁就是百度的萊萬多夫斯基。這位前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離職時弄丟了工作電腦和打印機。和Google一樣,百度是中國自動駕駛的黃埔軍校。小馬智行、地平線、文遠知行、Momenta、白犀牛、Roadstar……在中國做無人駕駛創業,團隊裏沒有百度畢業生都不好意思和投資人打招呼。

底色更厚重,卻鮮有人看破的還有華爲。

都知道美國製裁,影響華爲千億收入。因此在萬億級別的汽車市場切一塊蛋糕,是華爲回血的必由之路。無人駕駛,華爲已經在雷達、芯片、域控制器、T-box、ADAS算法上做出成績。但是,僅僅到這一層就淺了。

目前華爲最大收入是自己的老本行,運營商業務,簡單來說,賣5G設備。

因爲缺乏超級應用,5G的建設開始放緩甚至遞減。翻一翻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財報就知道了。但是車路協同,就是5G的超級應用,濃縮在宏大的“新基建”戰略之中。僅僅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智能化改造,訂單就在千億規模以上。

一箭雙鵰,展露這家狼性公司的本色。在我看來,華爲的主題早已從自救,轉變爲向時代紅利的全面衝鋒。

汽車,被喻爲車輪上的國運。產業鏈綿長,佔GDP的15%以上。汽車產業在德、美、日崛起裏貢獻了無數故事。這幾年,汽車帶給中國工業結構、新能源產業的革新,有目共睹。

沒有疑問的是,汽車產業的下一代變局,無人駕駛,只會發生在美國或者中國。這個領域的全球融資額,90%集中在中美。兩國單獨比較,美國融資額更大,但是太集中,前三強佔了90%。而中國融資筆數更多,更分散,這裏還有野心勃勃的年輕創業者。

趙小蘭(Elaine Chao)是唯一一位兩度進入美國內閣的美籍華人。在特朗普任內擔任交通部長,最大的政績就是對無人駕駛的支持,她主導交通部發布的產業指導文件很轟動,標題叫做,“Ensuring American Leadership in Automated Vehicle Technologies”。

萊萬製造了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商業機密竊取事件,佩奇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把他送進監獄。但是,特朗普在離任的最後一天,簽署了總統特赦,萊萬不用坐牢了。特赦令上寫着,“他是一位領導谷歌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美國企業家。正是美國需要的人才。”

05

無人駕駛真的那麼重要嗎?畢竟這裏可不缺笑話。

收購Otto時Uber意氣風發,預言2019年,讓7.5萬輛無人出租車上路。打臉。Waymo前負責人、Aurora創始人Chris Urmson曾說,無人駕駛汽車在2020年前就會普及,他兒子不學駕照。還是打臉。馬斯克說,2020年讓100萬輛無人駕駛出租車上路。依舊打臉。

現在大家越來越相信,實現無人駕駛,需要幾十年,甚至一百年。

但是,不要心灰意冷。你看。

Google已經燒了至少 150 億美元。亞馬遜投資Rivian、Aurora,收購Zoox打破了自己的收購歷史記錄。

通用收購併扶持Cruise,被公認是Waymo之後的老二,現在得到微軟結盟,重金投入。傳統車企老大哥豐田更是殘暴,投了中國的小馬智行、Momenta,收購Lyft自動駕駛部門,把中美兩地的賭注全部拉滿。

阿里達摩院,造了大、小蠻驢無人卡車,正在德清做L4無人駕駛路測。阿里家翻了家底,要把阿里雲、AliOS、高德地圖、千尋、支付寶、城市大腦整合到無人駕駛的大棋盤裏來。

這個名單還有蘋果、大疆、滴滴、騰訊……囿於篇幅,都沒有出鏡的機會。

事實上,最該殺死的是對超級英雄不切實際的想象。如果睜開眼,尊重商業規律,鉅變已經發生。

資本鉅額投入,纔有需求催生技術迭代和規模效應。距離萊萬在Google改裝第一臺上路的無人駕駛汽車,今天激光雷達的價格,只有當初的一千分之一。

同樣,性價比越來越成熟的毫米波雷達、攝像頭、圖形識別算法、自動駕駛芯片,像河流匯入大海一樣,進入前裝量產車。根據車險的數據,2021年中國前裝ADAS的新車已經佔比三分之一。

港口、礦區、倉庫、工業園區和校園的公交、環衛,這些簡單場景,爲了降低成本和提升安全,無人駕駛正在迅速的普及,百萬、千萬、上億的升級訂單比比皆是。

創新這件事,不是電影高潮時好人和壞人的大決戰,一場戰鬥就拯救世界。而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許下一個宏偉的目標,先行者在時代紅利裏撞開一條縫,看到光的人一擁而上,扒開越來越大的縫隙,直到洪流傾盆而下。

歷史告訴我們,創業者有夢想,企業家要榮耀,天才少年不服氣,資本敢於逐利,國家支持且能找準自己的定位,是這些,在共同推動時代的進步。而這樣的動力,是擺脫個人困局和社會迷茫,最好的方式。

回到故事的開頭,《金剛狼3》的主題從來不是守舊的哀嘆,是的,老一代金剛狼死去了,但是新的一代接過傳承。在這之上,它探討了一個別的超級英雄電影不曾涉獵的主題:究竟是超能力,還是勇敢和決心,讓我們成爲超級英雄?

放在無人駕駛,真的很合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