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歐洲需要拯救整個能源市場

文章來源:華爾街見聞

歐洲能源危機正在進入“第二幕”,多國掀起國有化能源巨頭的浪潮。

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大幅減少之際,歐洲正在轉變實施近30年來的能源自由化政策,多國掀起國有化能源巨頭的浪潮。

30年前,歐盟能源行業處於壟斷狀態,消費者的選擇很少。直到1996年,歐盟決定開放能源市場,希望通過自由化,在歐洲建立統一的市場,在能源市場引入競爭,從而加強能源供應安全、降低消費者成本、提高服務質量。

但該設想並未按照歐盟的計劃進行,如今歐洲能源成本激增,而曾經堅如磐石的能源公用事業公司卻難以維持運營。各國政府開始意識到,他們不能把能源安全問題完全交給市場來解決。

德國政府正在商討救助本土能源公司Uniper SE、法國也在考慮國有化法國電力公司 (Électricité de France)、英國政府早在去年底就接管了小型能源供應商Bulb Energy。

從種種跡象來看,政府下場干預能源市場的舉動只會越來越頻繁。

歐洲能源危機還將持續一兩年

不管是30年前,還是30年後,歐洲每一次行動的背後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都是基於一個簡單的事實:沒有足夠的能源供繼續運轉。

6月早些時候,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將經由“北溪-1”管道輸往德國的天然氣供應量減少近60%,令歐洲市場承壓。

北溪天然氣管道公司日前發佈通告說,7月11日至21日將暫時關閉公司負責運營的“北溪-1”兩條天然氣管道支線,進行常規維護。分析人士指出,此舉將加劇近期歐洲市場天然氣短缺。

歐盟擔心,隨着冬季臨近,俄羅斯可能繼續削減供應或完全停止供應。這將使歐洲難以在冬季供暖季節之前儲存足夠的天然氣。

作爲歐洲天然氣基準,荷蘭TTF期貨的價格仍然是以往正常水平的八倍。從電力市場來看,德國2023年交付電力的價格,目前也處於過去五年平均水平的六倍。國際能源署分析師Gergely Molnar表示,能源市場可能無法在2024年前實現平衡,所以在那之前,市場的緊張狀況將一直存在。

多年來,德國越來越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而關閉所有核電站的決定進一步加劇了這種依賴。英國對設立一家能源供應商的許可極其寬鬆,導致市場混亂,僅去年一年就有20多家公司倒閉。

法國仍然嚴重依賴法國電力公司,它現在已擁有該公司84%的股份。該國正在努力解決核反應堆老化問題,該問題導致這個曾經向歐洲鄰國提供過剩核電的國家,正在變成一個電力進口國。

新一輪改革要開始了

德國政府本月已經推出了一次性家庭補貼,而法國祭出250億歐元的減稅計劃後,正在考慮推出更大規模的計劃。意大利計劃使用400億歐元補貼能源賬單,而英國花在能源補貼上的資金也將達到370億英鎊。除了這幾個大國外,捷克政府正在與國有公用事業集團CEZ討論極端情況下的流動性救助方案。

一些分析師估計,這一輪“能源救市”燒掉的錢將達到千億歐元。能源市場顧問Kathryn Porter直白地表示,政府越來越需要救助能源企業,因爲產生的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們以前在制定政策時,沒有考慮到價格衝擊的影響。

除了直接的財政援助外,一些政府也準備祭出更“硬核”的招式。德國在今年五月通過一項法律,給予政府在緊急情況下接管“重要能源基建”的權力。德國政府已經沒收俄羅斯天然氣工業位於該國的一處設施,該設施佔到德國近20%的儲量。

目前各國已經提出的措施包括對公用事業公司的救助、對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設定價格上限,以及提供補貼以保護公民的購買力。

即便政客們拋出了一系列政策,但整體而言歐洲的能源局勢仍處於不斷下滑的狀態。

根據分析師測算,德國Uniper目前每天面臨的損失達到3000萬美元,而四月剛剛拿到法國政府32億歐元增資的能源巨頭法國電力公司,眼下已經有傳言稱其“請政府儘快國有化”。

各國政府甚至計劃對能源公司徵收暴利稅。西班牙和葡萄牙對用於發電的天然氣價格設置了上限,英國則考慮將電力市場與天然氣成本脫鉤。上週末在德國舉行的七國集團(G7)領導人會議上,馬克龍稱目前的電價設定方式“荒謬”,並要求進行市場改革。

牛津能源研究所研究員Jonathan Stern表示,雖然眼下並不一定非要走國有化道路,但如果目前的能源價格再持續一到兩年,將無法排除歐洲政府顯著增持部分企業股權的可能性。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