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四項舉措推動足球普及提高,建立從校園到全國五級競賽體系

2015年,國務院公佈《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足改方案”),明確提出改革推進校園足球發展。

七年來,校園足球是如何改革發展的?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未來方向又是什麼?對此,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全國校足辦主任王登峯進行了解答。

校園足球主要任務:

推廣普及和構建競賽體系

王登峯認爲,足改方案爲中國足球提出了四個層次的改革與發展任務,分別是推廣普及、構建完整競賽體系、完善青訓體系以及強化職業聯賽和國家隊建設。

“首先要‘從娃娃抓起’推廣普及,讓更多青少年參與足球運動,這是足改方案賦予校園足球的第一項任務。

其次,足球人口增加後,要搭建起完整的競賽體系,進一步激發基層學校、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積極性,再通過競賽遴選出優秀足球后備人才,這是校園足球的第二項重要任務。”王登峯說。

“第三,通過校園足球競賽體系湧現出來的優秀人才,與其他途徑培養的人才,共同構成中國足球青訓體系的人員基礎。在此基礎上構建完整的足球競技人才培養體系,是提高中國足球競技水平的關鍵。最終,通過青訓體系爲職業聯賽、國家隊輸送高水平運動員。”

“四個層次循序漸進,任何一個層次出現問題,都無法實現中國足球競技水平的提高。而且,四個層次任務都需要體教融合共同推進。校園足球的主要任務是普及推廣和競賽體系建設,併爲青訓體系建設提供支持。”王登峯說。

王登峯表示,在探索過程中,校園足球逐漸形成教會、勤練、常賽“三位一體”和麪向全體普及推廣、面向精英培養專長的“一體兩面”的推進格局。

“校園足球在普及推廣的基礎上選拔優秀人才進入青訓體系,實際上鋪就了一條通過國民教育體系培養優秀體育競技人才的通道。”

“這個過程非常不容易。”王登峯坦言,“校園足球管理體制建立是體育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的一部分,對傳統體育管理模式造成了巨大沖擊,是各方都需要適應的過程;同時這也是學校體育的重大變革,以前上體育課就是跑跑步,現在要‘教會專項運動技能’。”

四項舉措推動校園足球普及、提高

王登峯介紹,七年時間中,教育部主要通過設立足球特色校、構建競賽體系、打造“滿天星”訓練營和新型足球學校、構建榮譽激勵機制四項創新性舉措來推動校園足球發展。

“校園足球特色校要求每個班級每週至少開設一節足球課,組織學生開展課餘足球訓練,並面向全體學生廣泛開展足球競賽活動。到目前,全國設立32780所校園足球特色校,共計有5500多萬青少年學生參與校園足球活動。通過這個抓手,擴大足球人口奠定了基礎。”

競賽體系方面,王登峯表示,校園足球在面向人人的基礎上,建立了從校內聯賽到縣(區)級比賽、市級比賽、省級比賽直至全國比賽的完整五級競賽體系。

“爲提高實力較弱球隊的參賽積極性,教育部打造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這一選拔性競賽體系。實力較弱球隊如果有表現特別優秀的隊員,也能被選到縣(區)、省級夏令營最佳陣容,進而參加全國夏令營最佳陣容的選拔。”

“夏令營競賽體系與五級聯賽競賽體系相輔相成,聯賽擴大覆蓋面,夏令營競賽擴大選拔面,這樣就把校園足球特色校所有精英隊員都遴選出來。”王登峯介紹。

建設“滿天星”訓練營和新型足球學校,則是爲了保障高水平訓練和競賽的開展。

“利用週末和節假日把縣(區)內的精英運動員就近集中在一個營地學校,由教育部選派高水平教練員進行專業的訓練和比賽指導,打造不脫離學校,不脫離家庭,不影響學業的專業化足球人才培養平臺。”

榮譽激勵機制方面,王登峯介紹,校園足球榮譽體系包括縣市省到全國的各級最佳陣容。最佳陣容遴選與運動員技術等級評定相聯繫,以暢通校園足球運動員升學通道。優秀特色校、優秀試點縣(區)、優秀足球教師、優秀特色校校長等榮譽的評定,能夠調動各方的積極性。

未來發展方向:

鞏固提高和深化體教融合

王登峯認爲,七年來校園足球推動了足球普及,激勵帶動了一大批校園足球特色校參與競賽活動的積極性。未來要推動校園足球繼續創新發展,還需要在關鍵問題上下功夫。

“我們要對四項發展舉措進一步鞏固提高,既要提高校園足球特色校的教學、訓練和競賽水平,也要完善‘滿天星’訓練營和新型足校建設標準、實施路徑,形成普及性推廣與提升性訓練、競賽的完整體系。”

“同時要鞏固和發展競賽體系和榮譽體系的牽引、激勵作用,調動學生參與足球活動的積極性。這裏的關鍵是聯賽和夏令營,‘夏令營競賽’的新機制,讓每一位有潛質的學生都有機會脫穎而出獲得運動員技術等級,要進一步發展完善。”王登峯說。

“隨着校園足球競賽體系的搭建,下一步工作要根據校園足球選拔出的人才,結合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等賽事選拔的人才,配合體育部門和中國足協一起打造完整的足球青訓體系。通過深化體教融合,合力推動事業發展。”王登峯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