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平衡自動,iso100,光圈11,光圈優先,大家開始拍。看到這句話不知道你能否想起當年那個火遍大江南北的故宮拍照大爺。的確我們經常去旅遊景點的話就不難發現有這樣一羣退休大爺組成的“老法師”團隊,手裏長槍短炮打鳥拍花好不熱鬧。

但隨着近幾年手機攝影技術的發展,不難發現拿起長槍短炮逛公園打鳥拍花的老法師少了不少,而轉頭改用手機拍照的人羣卻增加了很多。

手機的攝像技術已經實現了對單反的超越了嗎?當然沒有,我認爲在純粹考慮硬件超越的情況下,別算3-5年,甚至10-20年,手機都沒辦法超越單反。

因爲手機本身的功能特性和形態已經決定了,硬件上無法和單反去媲美,比如CMOS尺寸,現在一英寸大底在手機上就已經非常強大了,但全畫幅的尺寸是2.67英寸。此外鏡頭方面就更無法比擬了,專業相機的鏡頭不僅在光圈、焦段上碾壓手機,而且在鏡頭鏡片素質,光學結構上也要比手機好太多了。

這兩項決定畫面質量的關鍵因素手機無法解決,那就意味着硬件上手機很難實現對單發的超越。

那爲什麼老法師們願意犧牲畫質,而選擇放下長槍短炮擁抱手機呢?我認爲有以下幾個方面。

最關鍵點:手機攝像頭素質的大幅提升

雖然手機拍照比不上單反,但不得不說,近幾年的手機在拍照上是真沒少下功夫。相機CMOS尺寸越來越大,以最新發布的小米12S Ultra爲例,CMOS尺寸就達到了1英寸,在光線良好的情況下,基本能夠給拍攝者帶來比較高品質的拍照效果。

而且部分旗艦攝影機還配備了潛望式鏡頭,配合光學變焦和數碼變焦的混合變焦模式,甚至能夠達到100倍的超遠射變焦效果,不僅能拍遠處的鳥,甚至月圓之夜打打月亮問題也不大,雖然畫質比不上單反,但價格、重量等方面卻很舒服。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畫質、重量只能選一個

對於老法師而言,使用單反最難受的地方可能就是重量了。很多人對單反的重量沒有什麼概念。簡單的說老法師這種超遠射攝影羣體,器材重量入門估計都要在4KG左右,而一些器材黨6KG以上的重量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有人說6KG而已,但你要知道6KG的重量相當於你隨身揹着4個遊戲筆記本的總量了,這樣的重量如果去爬個山,登個高的情況下,別說是退休大爺,可能連身體健康的小夥子都要多喘口氣了。

那有的人可能又說,我不遠射就拍拍花花草草,那如果你要追求高畫質的話,重量上也基本要在1-1.5KG左右,相當於脖子上掛一個筆記本。時間長了也很難受,總之用單反就一個字,沉!如果用單反想要輕便,那就去買殘副的相機+普通鏡頭,這種組合雖然畫質依舊優於手機,但提升有限,又失去了用單反追求畫質的意義。

所以想明白了這件事,外出旅遊修建,與其揹着長槍短炮,真不如隨手拿着手機拍照來的方便,雖然損失了畫質,但勝在時時刻刻能夠記錄下當下的美好。

價格差異大:最普通的單反能換一個最頂尖的攝影手機

很多人都覺得玩攝影的老法師都是不差錢的退休幹部。但實話實說活在這個世界上,誰會跟錢過不去呢?單反和拍照手機的差價少則1倍,多則沒上限。

可能連攝影師都看不太上的單反價格應該也要5000元左右,而這個價格基本可以買一個旗艦級的拍照手機了。更別說老法師們買的昂貴的金圈、紅圈、G大師這種頂級鏡頭,一個鏡頭換2-3個手機都是很普通的,加上機身,一套下來能換五六個手機了,如果玩頂級的遠射,一個鏡頭能換20臺旗艦級拍照手機。

面對這樣的價格差,如果不是發燒友的情況下,真沒必要把錢浪費在單反上。

懶得後期:手機AI後期全自動 單反張張修圖讓人煩

我認爲第三個原因就是玩單反基本上都需要後期,最新的單反最多也就帶一個機內美顏的功能+一個機內的濾鏡,想要完美的照片,還是需要一張一張的拿來自己修。

按照一次拍攝50張滿意的照片計算,單張照片最快速處理需要5分鐘,你聚精會神一動不動的修圖也要處理4個小時時間,才能將圖片處理完,即使爲了發朋友圈,僅處理9張,也需要1個小時。

當然對於老法師來說,一張優秀的圖片,5分鐘的後期可能是遠遠不夠的。

而手機拍攝就不會太有這個煩惱,因爲目前手機爲了方便消費者使用,都會自動對照片進行增加清晰度、調節色調、飽和度等操作,讓照片排出來就是天很藍、花很豔。分享社交平臺,最多就稍微調一下就可以了,更省心更方便。節省了大量後期時間。

社交屬性:單反社交鏈條長,手機拍攝隨拍隨分享

拍攝了好的照片一定是要跟別人分享的,傳統的單反拍攝流程是拍照-回家修圖-導入到手機-分享,而手機攝影的分享流程是拍照-分享。

整個社交過程大大縮短,更加方便快捷,當人們對畫質追求沒有那麼發燒的情況下,手機完全更具優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