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海珠瀝滘片區位於廣州新城市軸線南段與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帶交界處,是廣州重要的門戶區域。8月10日,第四屆廣州市規劃委員會地區規劃專業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召開。會上,《海珠區瀝滘片區(AH1017—AH1024規劃管理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獲審議通過。本次通過的規劃是2019年已經獲批的瀝滘片區規劃的優化提升版,其中提出,要將瀝滘片區打造成面向下個100年的新軸線南門·數字科創灣,形成融合形象地標、生態地標、文化地標於一體的地標場所集羣,進一步強化中軸南門戶的標誌性。

位於新中軸線南段

是廣州重要的門戶區域

瀝滘村的改造歷時多年,瀝滘片區規劃也獲得過批覆。2019年1月,《海珠創新灣(瀝滘片區)城市設計及控制性詳細規劃》獲廣州市人民政府審批,總用地面積807公頃,總建設量1063萬平方米。其中,瀝滘村改造範圍151.42公頃(原勘界面積),建設量436.27萬平方米。

本次會議透露,隨着瀝滘村勘測定界的變化、《廣州市城市樹木保護管理規定(試行)》等政策的更新及市區印發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現行控規需進行優化調整。

瀝滘片區位於廣州新城市軸線南段與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帶交界處,是重要的門戶區域。此次規劃範圍爲AH1017~24等8個連片的規劃管理單元,面積約581.90公頃。規劃範圍內現狀主要包括瀝滘村等舊村莊和盛景家園、珠江御景灣、中交總部等現狀住宅和商務寫字樓以及中山二院、南天匯、婦幼醫院等已批待建項目,還包括廣州市客輪公司船廠等舊廠。

規劃範圍內集體權屬用地面積約141.91公頃,國有權屬228.62公頃。集體權屬主要爲瀝滘村(130.55公頃),國有權屬涉及主體較多,主要有廣州港集團、中交四航局等。

規劃範圍圖

塑造更高品質的公共空間

注入更高端的複合功能

會上透露了規劃提升的必要性。首先是解決現行控規批覆後片區實施階段提出的新訴求。瀝滘村在分區分期實施過程中,因《廣州市城市更新單元設施配建指引》等高標準設施配建指引的印發,多個職能部門提出加強公共服務設施供應的要求。比如,教育部門提出高標準配置教育設施要求,供電部門提出新增110kV變電站2處,衛健部門提出配置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處等。

同時,因部分公共服務設施及道路因權屬交錯,建設實施受影響。瀝滘村更新改造項目作爲續建項目列入廣州市2022年城市更新項目實施計劃,而在實施階段瀝滘村重新梳理建設用地範圍後,改造範圍減少6.26公頃,且現行控規中所規劃的高中及小學等公共服務設施及道路,因舊村權屬外的徵地談判工作推進困難,設施規模落實受到影響。

此外,爲銜接現行控規批覆後市、區提出的新定位,規劃將落實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新要求,塑造更高品質的公共空間,注入更高端的複合功能。同時將落實《廣州市將海珠區打造成高質量發展新高地的實施意見》的戰略要求,優化臨溼地界面,打造百年林蔭大道,構建高質量街區示範。

瀝滘片區規劃效果圖

標誌性、未來感、煙火氣

規劃提出,將延續現行控規的主要設計策略,規劃結構爲一軸一帶的秩序結構。規劃擬打造碧水藍灣、通江達湖、生態滲透的生態環境。慢行交通方面將完善交通、打造樞紐、重塑街區。同時,規劃擬形成前低後高、錯落有致、團簇形態的空間形態。

規劃將形成三大共識,分別爲延續城市軸線,凸顯門戶形象;塑造創新空間,激發片區活力;提取傳統要素,延續原真場所。總體願景爲以“數字經濟融合科技創新”,打造面向下個100年的新軸線南門·數字科創灣。

目標之一是標誌性,即新城市軸線地標場所集羣。由單一的建築地標向更爲廣義的空間地標轉變,形成融合形象地標、生態地標、文化地標於一體的地標場所集羣,進一步強化中軸南門戶的標誌性。目標之二是未來感,即未來創新活力的產業中心。結合數字經濟產業“無邊界”的特徵,規劃通過水平功能細分及垂直功能混合兩種方式,賦予地塊豐富的混合使用功能,使不同功能之間可以高度集聚,推動產業融合的同時,實現基地內部的全面活力營造。目標之三是煙火氣,即在地生活場景的展示窗口。規劃提出打造溼地粵生活體驗街區,開放社區的首層空間,融入休閒、社交功能,構建慢行區域,釋放街區活力,打造更多“可隨便坐下來”的公共空間,讓林蔭大道兩側成爲生活聚集的場所。

提出地標建築350米或250米兩套方案

如何強化中軸南門戶的標誌性?新規劃提出核心區地標建築羣限高350米或250米兩種方案。會上提出,根據地區總師意見,瀝滘核心商務區作爲廣州新中軸南端與珠江後航道交匯的重要門戶,應審慎研究其建築高度的合理性,建議從廣州新城市軸線的段落與節點關係、瀝滘片區東西組團建築羣高度關係、超高層建築物作爲門戶地區城市地標的關係三個方面進行深入論證,並結合建築開發量和塔樓體型等因素合理統籌。

350米地標建築效果圖

住建部下發《加強超高層建築規劃建設管理》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本次規劃建議,瀝滘片區地標建築高度不高於350米,在不增加總建設量,居住建設量,商業商務建設量,不減少公共服務設施類型和規模,不降低道路功能及面積的前提下開展精細化城市設計,明確各地塊具體指標後按控規局部調整程序辦理。如總量控制區規劃建築高度超250米,需先按照《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713號)完善相關審查程序。

此外,此次規劃還涉及4處用地建築高度優化,其中1處爲商業用地,3處爲居住用地。其中商業建築高度由15-40米調整爲15米。住宅建築高度由100米調整至120米。

規劃7所學校、10處幼兒園

用地佈局方面,規劃範圍內經營性用地減少2.64公頃,其中瀝滘村改造範圍內經營性用地減少3.11公頃。規劃用地落實農林用地及水域,增加部分公益性用地。項目大致分爲六個片區。其中,片區一優化市政設施,強調功能複合;片區二高質量配置公共設施;片區三落實樹木保護要求;片區四銜接河涌水系規劃調整方案,強化片區市政設施供應;片區五打造林蔭大道;片區六落實基本農田。

居住公共服務及市政設施方面,規劃範圍內總人口9.46萬人,較現行控規新增0.03萬人。調整後公共設施涵蓋八類65項,較現行控規新增17項;數量共計342處,較現行控規新增117處。規劃參考《廣州市城市更新單元設施配建指引》,按照產業建築面積的6%規劃產業公服設施約10.44萬平方米。片區將新增獨立佔地市政設施3處,爲110kV變電站2座,垃圾轉運(壓縮)站1座。

規劃按照不低於9.46萬規劃人口規模設置教育設施。規劃範圍內配置93班完全中學1處、51班九年一貫制學校1處、小學5處、幼兒園10處,基本滿足片區學位及服務半徑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