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邢曉婧]8月15日是日本戰敗投降日(日本稱“終戰紀念日”)。在這樣一個本應徹底反省殖民侵略歷史的時刻,日本一些政客仍盤算着如何緊隨美國,對華打“臺灣牌”:美國國會衆議長佩洛西竄臺前,以前防衛大臣石破茂、浜田靖一爲首的日本竄臺議員團——“思考日本安全保障議員之會”訪問團就開始利用“撤僑”話題渲染“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0日改組內閣,又將竄臺歸來的浜田靖一任命爲防衛大臣;計劃竄臺的“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8日還和“訪日”中的民進黨“立法委員”舉行會談,大談“日臺”間的“議員外交”很重要……《環球時報》記者經過採訪調查發現,日本在臺灣的勢力鋪排由來已久且盤根錯節,與臺灣關係密切的前首相安倍晉三遇襲身亡本質上不會影響所謂的“日臺關係”。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勢力將繼續破壞兩岸和平統一大業,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這不是日本第一次炒作從臺“撤僑”

7月底,石破茂等人竄臺期間爲渲染“臺海局勢緊張”,再次鼓吹所謂“撤僑”,聲稱“擬定撤僑方案是國家對國民保護的責任,政府責無旁貸”,“日本在臺灣的僑民很多,必須負起主要撤僑責任,同時也要跟其他國家協商”,還稱“撤僑必須進行模擬演練,要跟臺灣合作”。臺灣中時新聞網援引石破茂的話說,撤僑方案擬定是日本對國民保護的責任,希望自民黨內部進行相關討論。

再度出任防衛大臣的浜田靖一出身政治世家,屬於父子均極“友臺”的日本政客,在日本也有一定的人脈。據臺灣島內媒體報道,1973年,也就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第二年,浜田靖一的父親、多次當選日本衆議員的浜田幸一與日本右翼政客組成所謂的“(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一週年訪問團”竄訪臺灣地區。

日本共同社客座評論員、知名臺灣問題專家岡田充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石破茂等人的撤僑言論“非常狡猾”,在“人道主義”的包裝下,“政治色彩”一定程度上被淡化了。不過,在談及“撤僑”時,石破茂也承認存在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岡田充認爲,這說明假設“臺灣有事”,滯留臺灣的日本人恐怕不得不“自己想辦法”。

這不是近年來日本第一次炒作“撤僑”。日本外相林芳正2021年11月25日聲稱,一旦臺灣出現任何“突發事態”,日方將採取萬全措施,其中包括撤離在臺日本公民。他還閃爍其詞地說: “鑑於此事的性質,就具體內容不作說明”。共同社去年12月29日也報道稱,在臺日僑開始爲臺海“突發事態”做準備,日資企業和民間僑團以“責任自負”爲前提,自行演練如何聯繫和採取對策。相關報道稱,雖然日本政府宣稱僑民保護將力爭萬無一失,但因日本與臺灣地區沒有“官方聯繫”,撤僑行動也將受制約。報道舉了某日資銀行的例子說,“全體員工建了緊急聯絡網,並按照危機應對手冊開展了避難演練”。日僑團體相關人士也表示,“突發事態”發生後從太平洋一側的臺灣東部沿海利用船舶撤僑是比較“現實的選項”。今年年初,日媒又再次以“臺灣有事”爲藉口,大肆炒作“撤僑”問題。

據“日本臺灣交流協會”(以下簡稱“日臺交流協會”)統計,包含短期停留在內的在臺日僑人數約爲2萬人,商務人士及其家屬佔據大半。共同社稱,“日臺交流協會”呼籲在臺灣停留3個月以上的日本人前往登記,以便建立聯絡網,對於撤僑態度則是“基本上要靠自己努力”。臺南市的日僑爲應對“突發事態”等成立了民間團體“臺南市日本人協會”,稱要與民進黨當局及“日臺交流協會”深化合作,收集和共享信息。

日本佔領時期,有大量日本人移民臺灣,除官僚、軍人、商人以外,還有各行各業的老百姓,在1920年的臺北街頭,甚至有日籍的人力車伕。公開資料顯示,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國民政府即實施嚴格的在臺日本居民全部遣返政策。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稱,從1946年3月開始,共進行六次大規模遣返工作,自臺灣遣返約48萬人,其中軍人和軍屬約16萬人,一般國民約32萬人。當年居住在臺灣的日本人幾乎全部被遣返。

中國臺灣《遠望》雜誌總編輯石佳音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戰後“歸化”爲臺灣人的日本人頂多千餘人,大多是嫁給臺灣人的日本女性。分析檔案資料即可發現,在當年的環境下,日本人及其後裔難以容身,留在臺灣得以繼續生活的人恐怕非常少。

在隨後的歲月裏,一些日本生意人因爲“有的賺”留在臺灣。據生活在臺北的朋友介紹,在臺日本僑民和日企比較集中的地點在林森北路、中山北路一帶。特別是林森北路有幾條“條通”(巷子),過去很熱鬧,吸引了不少遊客和食客,因爲都是東亞人的長相,只有聽說話才能分辨是不是日本人。社交網絡上有視頻打出的題目是《林森北路!日本人開的居酒屋比日本還日本!》。而中山北路曾在日據時期建有日本公務員的宿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從戰敗後復甦,與臺灣生意往來增多,隨着留在島內的日本人增多,一些條通裏的日式房舍逐漸成了他們談生意和消遣的日式酒吧。

據石佳音介紹,有段時間傳出“在臺日裔人數暴增”的消息,主要同臺當局及民間一些人士的傾日、媚日,甚至“皇民化臺獨”被喚醒有關。這些“皇民化臺獨者”主張並聲稱“臺灣主權未定論”“臺灣不是中國的領土”“臺灣族不是中國族”“臺灣人不是中國人”等,認爲中國不允許“臺灣獨立”,所以臺灣必須依賴外國,必須親美、親日。

對日本人來說,臺灣“就像家一樣”? 

在石佳音看來,日本人居臺大致分爲政治目的和商業與生活目的,前者包括日本外派人員,以及明裏暗裏支持“臺獨”的人。對於後者,《日本時報》曾說,臺灣對日本人來說“就像家一樣”。擔任過日本航空臺灣分公司總經理的多田利郎曾表示,他來臺灣如同浸在溫水中一樣舒服愉快,“因此決定辭掉工作提前退休,留在臺灣生活”。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來臺灣島內旅遊的日本人年年增加,2019年突破200萬人次。

日本人喜愛臺灣,或許是樂於沉浸在“大日本帝國主義”的“美夢”之中。《日本時報》曾刊文大言不慚地表示,臺灣地區曾有50年是“日本的領土”,令人驚訝的是,臺灣在日本帝國主義1895年開始的殖民下“變得更好而非更差”…… “日本人骨子裏是瞧不起臺灣人的。”石佳音表示,在“聯合對抗中國大陸”方面,日本與臺當局有所勾連主要是情報上的聯繫,但是不敢將臺灣正式列入所謂的“安保體制”,以免被“臺獨”勢力捲入對中國大陸的戰爭。

用“臺獨”分子充當日本“代理人”

自民黨內的清和政策研究會(即現在的“安倍派”)與臺灣交往很深,遇刺身亡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與蔡英文當局“私交”甚好。安倍辭職後曾擔任“日華議員懇談會”顧問,並在去年7月以視頻方式出席由該“親臺”組織主辦的首次“日美臺議員戰略對話”。安倍同美國前駐日大使、參議員哈格蒂,以及臺灣“立法院”院長游錫堃等來自日本、美國以及臺灣地區的30餘名議員導演了這出鬧劇。安倍晉三以“日華議員懇談會”名義頻頻開展活動,生前還表明有意在參議院選舉塵埃落定之後“訪問臺灣”。

安倍晉三任期內在臺灣問題上也早有動作,總部設在臺北的“日臺交流協會”就是其一大抓手。兩次出任首相期間,安倍晉三都派出“中國學派”出身的外務省官員赴臺在“日臺交流協會”中擔任要職。“日臺交流協會”外務省官員在臺灣的影響力不容忽視,他們在臺灣各界開拓並維繫人脈,和民進黨當局關係緊密,並同“臺獨”分子相互勾連。如日本外務省曾安排被民進黨視爲“頭號軍師”的“臺獨”分子邱義仁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赴日本北海道大學“交流”。

2017年,日本以“認知度低”爲由,將“交流協會”更名爲“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在機構名中加入“日本”和“臺灣”,還將日本國花櫻花和代表臺灣地區的梅花設計到協會標誌中。這次更名被外界認爲是日臺“斷交”以來雙方關係取得的最大突破。同年3月,時任總務副大臣的赤間二郎竄訪臺灣,正是參加由“日臺交流協會”組織的活動。日媒稱,這是自1972年“斷交”以來,日本政府高官首次“因公竄臺”,企圖抬升日臺交流級別。對於日本的一系列錯誤行徑,中方表示強烈不滿,敦促日方不要向臺灣當局和國際社會發出錯誤信息。

今年6月,日本《產經新聞》駐臺記者在社交媒體上稱,一個名爲“安倍晉三之友會”的組織在臺灣島內成立。該組織由曾任陳水扁時期“外交部長”、“國家安全會議”祕書長等要職的陳唐山擔任會長,以“親日”的政客、經營者、學者爲主,包括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前“司法院”副院長城仲模、臺北101董事長張學舜、臺灣日本研究院理事長李世暉、前“駐日代表”羅福全等人。安倍身亡後,“八田與一文化藝術基金會”“臺灣傳統基金會”等10個以上民間團體和企業在臺灣“追悼”。據日媒報道,“安倍晉三之友會”將仿效“李登輝之友會”模式,主要活動包括定期舉辦日臺關係演講會、就安倍提出的“印度太平洋戰略構想”舉辦學習會等。“安倍晉三之友會”成員及島內“臺獨”分子,無疑將作爲日本外務省的“代理人”,破壞兩岸統一大業。

“安倍身亡,這股勢力也不會受到影響”

在岸田大幅改組的內閣中,擔任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的高市早苗是日本極右翼政客,被稱爲“安倍子弟兵”,曾與蔡英文舉行“視頻會議”。高市早苗上個月在談及日臺關係時宣稱,“要繼承安倍遺志,進一步強化和臺灣的關係”。

談到浜田靖一、高市早苗等內閣成員的安排,岡田充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說,安倍突然離世,日臺關係暫時失去了強大的推動力,但日本作爲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爪牙,基於“日美戰略合作”制定的“增加軍費”“遏制對華”的方針政策並未發生改變。他表示,失去了安倍晉三的蔡英文當局,將更重視岸田文雄的對華和對臺政策。同時,爲填補安倍遺留的空白,可以想見蔡英文當局將大力爭取日本“親臺派”議員,這也是爲了表明臺灣和日本、美國保持“步調一致”。

日本超黨派議員聯盟“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日前宣稱,8月要和衆議院議員、該會事務局局長木原稔竄訪臺灣。8月8日,他還與民進黨“立法委員”舉行過會談。分析人士認爲,在與臺灣關係密切的安倍晉三中槍身亡後,一些日本政客認爲“有必要開拓新的聯繫管道”。

石佳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代表日本政府的“駐臺外交人員”對臺灣當局影響力極大,另有一股支持“臺獨”的日本人在島內宣揚“日臺關係多麼美好”,即使安倍遇襲身亡之後,這股勢力也不會受到影響。在他看來,在臺日本人中不乏支持“臺獨”者,只是他們未必會全力投入,而且不願在美國未明確表明要撐腰的情況下爲支持“臺獨”而得罪中國大陸,以致對自己不利。因此在臺日本人表現出來的對“臺獨”的態度與日本官方保持一致。石佳音表示,“在未來一段時間裏,日美將繼續把臺灣當作遏制中國大陸的重要工具,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