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經常用到的插座、充電寶、迷你音響……你能想象它們正在進行偷拍嗎?有人利用這些精心僞裝過的設備,通過互聯網遠程控制將收集到的信息傳送到配套的手機App等客戶端,嚴重侵犯了公民的個人隱私和合法權益。日前,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非法生產、銷售竊照專用器材案公開宣判,被告人吳某權、陳某基、鄭某生、陳某增犯非法銷售竊照專用器材罪,被告人李某犯非法生產、銷售竊照專用器材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至十一個月不等,各並處不等罰金,涉案財物予以全部沒收。

日常用品暗藏玄機

2020年8月,小丁在家人的陪同下,到鎮江市公安局丹徒分局報案,稱其在網站上購買了可用於竊照的器材。據小丁回憶,其在家上網時不經意看到網站彈出的“你想更瞭解她(他)嗎?請點進來,包你滿意”的信息,登錄網站後發現,竟有多種密拍、定位等設備銷售。因爲好奇,小丁與賣家溝通後,花了588元購買了一個插座式的密拍器。此事被家人知道後,小丁家人通過網上搜索瞭解到這些可能是違禁品,於是一收到貨便帶着小丁到公安機關報案。

民警發現,這款看似普通的白色多孔插座,插孔處卻隱藏着一個直徑不到2毫米的針孔式攝像頭,如果不仔細看很難發現。接上電源後,攝像頭處沒有紅燈閃爍,絲毫不會引起被拍攝者的注意。可在手機客戶端軟件的界面中,卻清楚地看到實時拍攝的圖像。

鑑於該案事關公衆利益,公安機關隨即成立專案組進行立案調查。根據報案人提供的線索,公安機關通過貨物流通渠道順藤摸瓜,並在廣東省深圳市、普寧市、中山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等地公安機關協助下,將犯罪嫌疑人吳某權等5人抓捕歸案,並在上述人員住處繳獲了竊照器材成品、半成品、生產工具及配件6350餘件。經鑑定,在現場繳獲的插座、充電寶、音響等成品器材均爲竊照專用器材。

線上線下違規兜售

這些日常用品,原本是爲了滿足公衆的工作生活需要,但在別有用心的吳某權等人手中,成爲了非法牟利的犯罪工具。

據吳某權交代,2019年5月,他去深圳遊玩時,遇到有人推銷這些竊照設備,當得知賣出一個最少能賺七八十塊錢時,他就以“試水”的心態買了一些,回去後便以高於購入價幾十元甚至幾百元的價格在網上售賣。

讓吳某權做夢都沒想到的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商品全部售罄,還有幾個客戶爲此提前下了訂單。意外撈到第一桶金的吳某權便想再進一些貨,多賺些錢,於是他不斷地打聽,由此認識了李某、陳某增等人。

李某是這個圈內的“老人”,早前在深圳做行車記錄儀網絡銷售生意,很早就知道了竊聽竊照設備這個行業,因爲行車記錄儀生意不好,李某便開始轉做偷拍設備。客戶大部分是通過網上搜索“針孔攝像機”“僞裝攝像機”等信息後找到售賣網站,網站經營人與李某取得聯繫後成爲中間人,而後李某將設備發至網站,由網站對外銷售。據李某供述,剛開始每個月收入也就3000元左右,隨着回頭客、中間人越來越多,每個月平均收入高達2萬餘元,有時一單就能賺上萬元。

“吳某權等人在網絡平臺進行大肆售賣,訂單面向全國市場,有時候有些客戶還會提出一些特殊物品(汽車鑰匙、眼鏡等)的需求,訂製完成後通過物流寄出去。”負責辦案的民警介紹,近年由於公安機關開展集中整治行動,督促網站把竊照、竊聽等違禁設備全部下架,沒有線上銷售渠道後,他們就通過微信發佈小廣告的形式招攬客戶,然後以快遞的方式進行線下售賣。

層層起底精準溯源

2021年8月,該案移送丹徒區檢察院審查起訴。承辦檢察官經查閱卷宗發現,犯罪嫌疑人李某隻有中專文化。從來沒有就讀過電子類等相關專業的李某,爲什麼能做出如此精密的設備,併成爲行業圈內的“名人”?

帶着疑問,承辦檢察官再次提審了李某。“剛開始我只做成品生意,售賣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組裝利潤更高。我便按照客戶提供的物品樣式,從網上搜索帶攝像模塊的主板、變壓器等元器件,找一個隱蔽的地方安裝攝像頭和芯片,例如充電寶的接口處、插座插孔內側。”看守所內,李某表示:“只需要熱熔槍、小電鑽、螺絲刀等日常工具,整個改裝過程很簡單,最快不到十分鐘我就可以完成一個訂製產品。”

在李某、陳某增的指導下,吳某權、陳某基、鄭某生等人相繼成爲中間人、下線,並逐步形成製作、批發、分銷竊照器材犯罪產業鏈。2021年12月,該院將被告人吳某權、李某、陳某基、鄭某生、陳某增等5人提起公訴。今年1月,受疫情防控影響,法院中止審理,直到今年6月才公開開庭審理該案。

庭審中,檢察機關認爲,被告人吳某權、陳某基、鄭某生、陳某增涉嫌非法銷售竊照專用器材罪,被告人李某涉嫌非法生產、銷售竊照專用器材罪。被告人吳某權、李某、陳某基、鄭某生、陳某增均具有坦白、認罪認罰情節,均退出違法所得,可以從輕處罰,並建議對各被告人適用緩刑。各被告人對檢察機關指控的事實及罪行均無異議。

法院經審理,全部採納了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並作出上述判決。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