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網

【閱讀提示】《小說月刊》回應提醒作者加雙引號:不加引號給編輯造成麻煩

光明網評論員:近日,文學界出了一樁不大不小的新聞,8月17日,吉林省文聯主辦的《小說月刊》在自家的微信公衆號上發佈一則通知,全文如下:

各位作家朋友,自今日起,向《小說月刊》投稿者,請在作品涉及到對話處,自行使用冒號、雙引號,例如:他說:“你好,什麼時候到的?”,否則作品一律不予採用!敬請知情!

通知一板一眼地做示範,宛如一堂語文課。雖然冒號套冒號,問號、雙引號連逗號的方式,看得也讓人有點眼花繚亂,但不難想見編輯的苦心,實在是希望廣大作者好好用標點,給編輯省點心。

正如之後《小說月刊》的解釋:“現在很多作者寫稿都不加雙引號,雜誌社這邊改稿子改不過來了,給編輯造成了很大的麻煩。我們這邊實行校對三校制度,不加雙引號會讓校對很爲難,也影響效率,所以發了上述通知。”

按道理,雜誌社如覺得稿件不合規範直接斃稿即可,但雜誌社卻一本正經地發了通知,說明不規範使用雙引號的作品可能實在太多,一律斃稿的話怕是連雜誌出版都成問題。可見這種現象的普遍,不規範的標點使用習慣,從少數成了多數,成了一種“主流”。

遵照規範使用標點當然是必要的。規範使用語言及符號,是文字有效交流的基礎。古代沒有規範標點,很容易造成對某句話的理解莫衷一是的問題。當代既然有了規範的標點用法,當然還是要遵從,以便語句更加清晰。

規範、標準、相對保守,恐怕是語言學話題裏最常見的一種意見表達了。在類似話題上,總有很多意見指出,人們要尊重語言規範、不要隨意變動云云。但有意思的是,標點符號的出現,恰恰是對傳統語言習慣的創新。

衆所周知,中國古代典籍是沒有統一、規範標點的,就如韓愈所說“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斷句是要專門學習的知識。古代學子練習斷句,恐怕比當代雜誌社編輯心累多了。

標點談不上“幾千年的傳承”,而是近代以來爲了文化普及、方便普通民衆閱讀才創造出來的事物。清末同文館的學生張德彝首次從國外引進標點符號,之後知識屆廣泛號召使用標點,遂逐漸有了我們今天使用的標點符號。可見,標點最關鍵的價值指向,其實就是方便交流、便於理解,標點符號的演變大概率也會朝着這個方向。

《小說月報》的通知,倒是把一種規範和習慣的角力突出了。尤其是網絡時代,這種矛盾可能會更加突出。比如力求迅速、清晰的網絡表達,其實早就開始突破傳統的語言文字規範了。比如開頭不空格、段與段之間空行、表情包的穿插使用,很多規範早就跟不上了。

雜誌社的通知,以一個紙質刊物的嚴謹,在力求維護一種“規矩”。這種堅持很可貴,在人們習慣電子化閱讀的網絡時代,甚至顯得有些悲壯。但標點符號未來的面貌,人們的語言習慣演變成什麼樣,誰擁有最終的定義權,這些顯然比一紙通知要複雜得多,也更需要時間來給出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