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即將讀研的向航常常會被家裏的親戚好友推薦相親對象,錄取通知書還沒“焐熱乎”,就被媽媽推上了“相親場”。“大四的時候,我媽就開始催我戀愛了。”起初的向航還會以“年紀還小”“功課太忙”的理由進行搪塞,奈何架不住家裏的軟磨硬泡,接受相親的種子慢慢在心底發芽,“考完研閒下來了,就有時間去思考一些自身的問題。我自己還是挺嚮往戀愛的,也覺得這個年紀也確實可以考慮婚戀問題了。”

套上長及小腿的大棉襖,蹬上雪地靴,戴上一頂厚實的帽子,梁小華推開家門,走進北京11月底的寒風。她不是要去“冬練三九”,而是去相親。畢業工作後的第四個月,爸爸的朋友給她介紹了一個男生。一開始她想着自己剛工作,能多認識一些同齡人也挺好的。不過,對方還沒加她的微信就打來電話:“我們可以線下見一見。”梁小華頭皮一緊,“我不太想見面,而且對他的‘直接’和見面安排有點不爽。”但畢竟是長輩介紹的,不好意思駁長輩面子的她還是同意了。但那次相親的尷尬經歷,讓她很快告訴父母,別再給自己找相親對象了。

“相親”是備受關注的青年婚戀話題,“相親成功是怎樣的體驗”“當代相親新方式”“那些讓你想逃跑的相親現場”等話題微博閱讀量達數千萬甚至上億。相親的體驗衆說紛紜,中青校媒就相親話題面向青年發起問卷調查,共回收就讀或畢業於204所高校的青年人填寫的有效問卷3089份。調查結果顯示,44.84%受訪者可以接受相親,20.39%不接受相親,34.77%不確定自己是否會選擇相親。

社交、戀愛兩不誤,39.86%受訪青年認同“相親不成做朋友”

“我有些‘社恐’,平時很少認識新的異性,相親爲我提供了渠道和契機。”在向航看來,年輕人不必將相親視作愛情的“枷鎖”,“相親更像是爲愛情創造緣分,爲我們提供了和異性接觸的途徑。相親也是可以一見鍾情的,你可以自己判斷是否需要和對方進一步交往,不需要給自己壓力。”向航表示她更喜歡直來直往、坦率的溝通方式,“放在平時,朋友、同學見面都會比較羞澀,礙於面子,誰也不敢約對方喫飯,最終錯失一段感情。”

在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遲毓凱看來,有較多年輕人可以接受相親,整體來說是一種好的現象。“年輕人不認爲相親老套、只接受自由戀愛,也不堅持只有經父母考察的戀愛對象才靠得住,認同找到彼此相愛的人不需要固定模式,說明年輕人性格心態的開放成熟,社會氛圍上對各種形式的婚戀交友都持接受態度。”

中青校媒調查發現,一些受訪者可以接受相親,是因爲平時學習或工作忙、沒什麼時間去認識異性(44.78%),到了一定的年齡還沒有找到男女朋友(41.04%),交際圈窄、沒有機會認識異性(39.58%),懷揣“能找到男女朋友最好、成不了就當認識新朋友”心態(39.86%),父母安排、自己也不排斥(38.44%)等等。家人、朋友、同事介紹(66.62%),則仍是受訪者選擇最多的相親場景。

第一次相親時,畢業於上海一所高校的王小抱着好奇的心態,想去看看相親是怎麼一回事。現在,他已經把相親當作最快速認識異性的方式。在正式相親前,王小會和介紹人表明自己的標準,“介紹人會據此爲你推薦異性,可以接受就見面,如果不合適就不見,這樣會節省大家的時間。”儘管會明確提出對學歷、整體素質、外形條件的要求,但他還是覺得,兩個人相處融洽、舒適是第一位的,對於“爲人處事”“體察他人情緒”這些介紹人不一定了解的內在特質,他選擇在見面時細心觀察。

參與學校或單位組織的聯誼活動(48.69%)、參加朋友同事組的社交局(45.74%)也是受訪青年歡迎的相親方式。

一邊給父母打了“拒絕相親”的預防針,梁小華一邊“拼手速”報名了兄弟單位單身青年聯誼活動。“早就聽說活動名額非常緊張,所以我很快就‘下手’了。”活動對梁小華充滿了吸引力,幾家屬於不同行業的單位共同組織,主要行程是到北京西山爬山。既能認識新朋友,又能戶外運動、鍛鍊身體,有緣的話還能找到男朋友,“這樣的活動剛好符合年輕人的喜好”。

她和參與活動的100多個年輕人被拉進一個微信羣,還沒線下見面,大家就在線上“玩兒嗨了”。年輕人拿出自己壓箱底的寶藏表情包,開啓一波波鬥圖;西山距離市區遠,大家就在羣裏商量,誰和誰可以一起拼車,誰可以開車載上附近的幾位。等到了西山腳下,主辦方給每個人發了一張貼在身上的號碼牌,上面寫着小組序號,還要用馬克筆在空白處填上自己的名字。她所在的小組都是和她年齡相仿的95後,經瞭解她發現,小組是主辦方根據年齡劃分的,“80後會分在80後小組,00後則和00後一個小組”。除了100多人同時向山頂進發的“大項目”,每個小組還要在登山途中完成幾個人合力才能完成的小遊戲,在遊戲過程中,幾個原本陌生的年輕人就逐漸熟絡起來。

有人希望“細水長流”,也有人希望“直達目標”

就讀於暨南大學的陳宇龍直言,自己目前不會考慮相親:“如果有一天爸媽‘催婚’,我多半會比較抗拒。”他希望隨着自己的節奏戀愛結婚,相親更符合父母輩的愛情觀,而年輕人的性格更加鮮明,對於愛情和婚後生活有很多不同的追求。“情侶之間要通過磨合和多番考量,才能確認是否能成爲終身伴侶。相親顯得有些急躁,也許會加速兩人親密關係的進展,但也省略了雙方相互瞭解和磨合的過程。”

中青校媒調查結果顯示,一些受訪青年不願意選擇相親的原因,包含更願意順其自然遇到合適的人(56.32%),相親顯得很功利(50.32%),相親場景太尷尬(37.62%),相親很難看清對方真實的一面(33.81%),不想被用長相、工資等標籤化的指標衡量(32.38%)等。

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的曲圓不排斥相親,但她更期待順其自然的愛情。“感覺相親就意味着以結婚爲首要目的,而不是自然而然地相遇、順理成章地相愛,然後再作出結婚的決定,會影響感情的濃度。太多地理性考量現實利益,也可能忽視人的品行和本質。所以即便是相親,我也希望從做朋友開始。”

梁小華抗拒兩人單獨相親,是因爲首次相親的尷尬體驗揮之不去。地點約在一個公園, 在氣溫接近零攝氏度的冬日,兩個人繞着公園的湖轉圈,梁小華凍得瑟瑟發抖,實在沒話題聊了,就是一陣沉默無語。更讓梁小華牴觸的,是已經工作了幾年的男生表達了一年內結婚的意願。“才見第一面,就不停地往前拉我的人生進度條。”

但也有年輕人對此給出不同的答案。在心裏預演、排練了幾回合後,向航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段相親經歷。“我們雙方父母是很多年的朋友,大家知根知底,所以我覺得也挺靠譜兒的。”當天晚上的氛圍並沒有預想中的“尷尬”,“那個男孩還挺健談的,會主動找話題,聊一些自己在學校的趣事。家長們也會在旁邊‘助攻’,不時就提一下我倆挺有緣分的,之後還會一起在河南上學。”

在遲毓凱看來,目的性較強的相親模式和社交屬性較強的聯誼方式都有存在的價值。“有的年輕人的確比較迫切希望步入婚姻,比如有人到了一定年齡段,相親的目的就是尋找結婚對象,對直接、高效的相親模式有需求。”在一些年輕人看來,初次見面就要把自己標籤化爲“外形相貌”“家庭背景”“經濟實力”“工作單位”等臉譜化的標籤顯得過於功利,但對於另一些年輕人來說,這是提高交往效率、少走彎路的一種方式。

一些年輕人或其家人較爲緊迫的交友需求,還催生出“公園相親角”“快速約會”等看起來比較極端的模式。“但很多年輕人不希望婚戀如此‘赤裸裸’,尤其是沒有儘快成家立業的想法時,他們更希望‘細水長流’。”遲毓凱觀察到,有的年輕人願意通過公司、學校團組織或一些協會組織的興趣愛好活動認識朋友和異性,這些活動不顯得那麼功利,也可以在活動中結識有共同愛好或志同道合的人。

爲年輕人營造靈活的婚戀交友場景

儘管現在還不想相親,陳宇龍也不是完全抗拒相親這條“快速道”。“如果到了適婚年齡,卻還處在單身狀態的話,我也會考慮通過相親快速認識一些圈子之外的人。”他看好當下一些“新興相親方式”。“我覺得‘劇本殺相親’就很有意思,在這個流程當中,雙方可以快速熟悉彼此,並且通過劇情產生對話的機會,也能觀察到很多人真實的情感流露和潛在行爲邏輯。”

在那次登山活動中,梁小華注意到有男生和女生走得很近,雖然不知道後續如何,但她感慨活動氛圍對交友確實很友好,“在互動活動中很容易看到每個人的特質,而且是單位組織,參與者的身份會讓人更放心。”儘管沒有在這次活動中交到男友,但梁小華收穫了一衆來自各行各業的好朋友。後來她週末一有時間就和在活動中結識的朋友一起約飯、打球,還自發形成了一個“爬山運動,喫喝玩樂”小組。

但梁小華坦言,也不是所有單位間聯誼活動都這麼受歡迎。她有朋友參加公司組織的聯誼活動在一個大禮堂裏,讓很多年輕人一起互動,還組織男生給女生送花。這被梁小華定性爲“尷尬到腳趾可以摳出一套房”“可以但沒必要”,“一些公司、單位要組織單身青年聯誼活動,還是要考慮年輕人的喜好,好的活動年輕人搶着都要報名。”梁小華說。

遲毓凱認爲,年輕人無論希望直截了當地相親,還是希望通過聯誼、日常社交等方式結識異性,都是正常、合理的需求。“現在一些年輕人因爲業餘時間少、社交圈子窄而無暇找男女朋友、接觸不到異性,這一方面要求社會給年輕人減壓、保障充分的個人生活時間和空間。另一方面,如何靈活地打造年輕人認可的交友模式,也對社會單位及機構提出了挑戰。”遲毓凱表示,不同年輕人喜好的交友模式不同,社會單位、社會機構應該努力爲他們提供多種多樣的活動場景,讓有婚戀交友需求的年輕人找到自己適應的途徑。而不是當一些年輕人難以接受目的性強的相親、或普通的交友活動難以解決需求時,又難以找到其他的交友形式。

前不久,王小在朋友組的戶外“火鍋局”上認識了一個女生。“她坐我旁邊,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看着很舒服,她很安靜,不怎麼說話,我們沒有語言上的交流,但我會在行動上主動照顧她一下。”喫完晚飯後,女孩加了王小的微信,第一條信息是:“謝謝你今天對我的關照。”兩人第二次見面約在一家西餐廳。“她穿着淡藍色的長裙,化了淡妝,也不像第一次見面時那麼安靜了,我們聊得還挺好的,希望我們有好的結果。”王小說。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受訪青年均爲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畢若旭 羅希 譚雅麗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08月26日 07 版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