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富》雜誌網站8月29日文章,原題:中國“Z世代”想“躺平”和購買國貨。美國品牌正別出心裁地吸引他們 去年,萬豪國際委託阿諾德·馬爲上海Moxy酒店開業策劃了一場營銷活動。萬豪知道必須進行本地化才能吸引中國“Z世代”。開展營銷活動後的幾周內,Moxy上海旗艦店入住率飆升500%。萬豪很喜歡活動的效果,儘管其高管無法完全理解馬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不必與中國“Z世代”意見一致,外國高管們就能認識到他們的力量。數據顯示,中國2.7億的“Z世代”佔全國人口的19%,到2025年該比例將增至27%。華興資本預測,從現在到2035年,其消費能力將翻兩番,達2.4萬億美元。但他們的癖好——對過度工作的反感和對國產商品的偏愛——已顛覆過去的代際轉變。想繼續在這個市場有所作爲,西方品牌須重新思考其中國戰略並學習破解中國“Z世代”密碼的新規則。

中國“Z世代”不僅令外國高管費解,老一輩中國人也難以理解這個在相對富裕的環境和微信世界中長大的羣體。“Z世代”出生於1997年至2012年,中國經濟在此期間擴大了7倍,從世界第七大經濟體升至第二大經濟體。“Z世代”始終將中國看作經濟超級大國,這是與老一輩的顯著區別。在博聖軒諮詢公司營銷總監馬爾姆司滕看來,智能手機更加劇了這種脫節。

馬認爲,有關中國“Z世代”“躺平”的說法可能“被誇大了”。他發現“Z世代”不一定對什麼都無動於衷,而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激情所在並想方設法追逐它們。他表示,營銷活動中最難的部分是向中國年輕人推銷外國品牌,“以前,西方品牌總被認爲是更優質的。如今不再是這樣”。實際上,隨着美中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國潮或者說民族主義購買潮流正在興起,而且尤其受到“Z世代”歡迎。麥肯錫2020年調查發現,自2011年以來,表示會購買中國品牌而非外國品牌的人從15%增至85%。這種增長很大程度要歸功於“Z世代”。

“中國‘Z世代’正以自己的方式‘覺醒’,” 馬爾姆司滕說:“對外國影響力持批判態度在‘Z世代’看來纔是具有前瞻性的思維。”外國品牌不能忽視國潮趨勢並輸給宣傳愛國主義的競爭者。相反,海外公司正與中國本土品牌和機構開展更多合作。諮詢企業Young China首席執行官戴三才表示,外國品牌最終必須謙遜地對待中國市場。馬也表示,僅依賴品牌認知度的日子已一去不返。“你不能再仗着自己是外國傳統品牌,”馬說,“如今這種做法看起來很自大。人們不在乎你來自哪裏。人們只關心你正在做什麼”。 (作者格雷迪·麥格雷戈,王會聰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