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90後”回鄉青年化身主播,爲家鄉靈武長棗帶貨。於晶攝

銀川9月23日電 (記者 李佩珊)“感謝大家的觀看,今天下的訂單全部都將當日發貨,我們的靈武長棗鮮食和蒸着喫都很好喫……”9月23日,寧夏銀川靈武市臨河鎮上橋村“90後”回鄉青年張銀在自家棗園中搭起三腳架,當起主播,在網絡直播平臺上將家鄉的長棗推介給更多消費者。

當天正值中國第五屆農民豐收節,喜獲豐收的靈武長棗吸引着八方來客。在張銀的直播間內,每天3000餘單長棗被髮往北京、上海等地消費者手中。而在張銀家不遠的長棗交易市場上,來自遼寧盤錦的客商蔡大慶則以每天30公斤的運輸量把長棗帶到東北市場。

靈武交易市場內,客商收購靈武長棗。李佩珊 攝

靈武長棗是寧夏靈武特有品種,也是寧夏特色優勢產業之一。栽培始於唐朝,品種優良,果個大,VC含量高達642mg/百克,是獼猴桃的2.3倍。目前,靈武種植面積達6.8萬畝,涉及棗農8000多戶3萬餘人。2014年,靈武長棗種植系統被中國農業部(現中國農業農村部)列入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靈武長棗成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產品”。

裝箱、稱秤、進庫、上車……每年9月到10月,全國各地的棗商都會聚集在靈武,將長棗一車一車運到全國各地市場,甚至出口到國外。

在交易市場上,上橋村村民馬玉蓮騎着三輪車來回忙碌。從2003年開始種植棗樹的馬玉蓮家中共有90畝棗樹,去年開始,每年僅靠種棗的收入已超過20萬元(人民幣,下同)。如今,她不僅將自家長棗出售給經銷商,也做起了棗箱等附加產品的售賣工作,忙得不亦樂乎。“長棗在我們靈武人心目中象徵着幸福和吉祥,每逢節慶,尤其是婚慶中,長棗是必不可少的美食。”馬玉蓮告訴記者,由靈武長棗加工而成的長棗醋、長棗酒、長棗乾等也很受消費者青睞。

農戶在棗園中採摘長棗。於晶 攝

“靈武長棗口感好,東北的市場普遍很認可,每公斤的零售價在8元左右。”蔡大慶告訴記者,他和多名東北籍客商從9月15日開始在靈武長棗交易市場收購長棗,收購將持續至10月底,“其實消費者爲了喫到優質長棗,並不在乎售價。希望當地人今後進行精品、普品等分類裝運,以便我們將更多精品長棗送到消費者的餐桌。”

據寧夏靈武長棗協會常務副會長劉建海介紹,爲推進靈武長棗產業發展升級,靈武市制定出臺了《加快靈武長棗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重點支持標準化生產示範園和施用有機肥補貼、建設設施溫棚和貯藏保鮮補貼、電商銷售和科技創新成果補貼、貸款貼息補貼等,極大調動了棗農積極性。今年,靈武長棗畝產提升至1300公斤。

同時,靈武市聘請專家、創新團隊、創新企業開展集體攻關,重點解決靈武長棗良種繁育、果樹更新復壯、精準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控等技術難點,建成靈武長棗5.37萬畝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

工作人員在冷庫中對靈武長棗進行裝運。於晶 攝

目前,靈武長棗有機產品認證1878畝,建設設施溫棚1214畝。設施溫棚種植基地,拉長了靈武長棗供應銷售鏈,4月中旬上市的靈武長棗,成爲全國上市最早的鮮棗。“設施靈武長棗每公斤售價在35元左右,每畝可實現產值3萬元,希望我們的品牌優勢進一步向經濟優勢轉化,讓靈武長棗享譽海內外。”劉建海說。(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