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是小羽做陪診師的第一天,她陪一位老伯伯去醫院打針,9點去,10點半結束。

之前,她做了十年的會計。公公患膀胱癌期間,幾乎都是她獨自陪伴公公看病、化療、治療,有時候一天跑幾家醫院,“那種累真的不是滋味。”

她說,很想請個人幫忙一個上午,於是纔在一些平臺搜到陪診服務,“覺得這一行確實有必要存在的”。

具體來說,陪診師的工作包括,在醫院幫助他人就醫,具體服務有幫人掛號、代取藥品取報告、陪伴看病……

現在,她決定把每月3日、13日、23日算作“陪診義工”日。在這三天,她將提供免費的陪診服務。

今年以來,“陪診師”作爲一種新型職業在社交平臺上火了起來。除了北上廣,像鄭州、重慶、長沙、成都這些城市,陪診師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業內相關人士告訴九派新聞,當下陪診師職業層面的“火熱”和陪診這一行業逐漸走向標準化密不可分。

但小羽感覺,關於它的大多數職業培訓都像微商。因爲是新行業,沒有明確的准入門檻和資格證書,身處這個行業的大多人都是“新手”。大家在網上尋找其他新手,抱團摸索學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