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歐洲來說,即將到來的嚴冬,可能不太好過。在天然氣供給受限、價格暴漲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安然過冬?越來越多的歐洲人向中國製造尋求答案。

近日,彩虹集團因“電熱毯”概念悄然走紅。不單單是這一家老牌小家電企業迎來產銷兩旺,我國空調、電熱水器、電暖器等品類對歐洲的出口額也呈現逆勢增長態勢。

來自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僅今年7月,歐盟27國進口中國電熱毯就高達129萬條,環比增長近150%。出口歐盟的取暖器,銷售季節也延長了一個月左右。不少進口商追加取暖器訂單,帶來了一輪“補單潮”。中國取暖設備爲何走俏歐洲?箇中原因對我們有何啓示?記者對浙江慈溪、義烏多家取暖器生產銷售企業進行了採訪。

能源危機下的歐洲消費者備貨迎寒冬,帶動電暖器、暖寶寶、電熱毯等中國取暖“神器”出口火爆

浙江省慈溪市是我國取暖器生產基地之一,出口量佔到全國三成。不同於往年9月中旬左右電暖器生產旺季就結束的情況,相關企業今年一直在忙着趕製訂單,以應對歐洲等地客戶的“補單潮”。

9月22日下午,記者打通電話時,慈溪市富運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松烈正忙着進行新一輪電暖器訂單的趕製安排。成立於2011年的富運電器,主營業務是小型電取暖器,主要以歐美客戶爲主,目前在慈溪市同類產品中,對歐洲出口量排第一。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們在電暖器的細分品類上形成了競爭力,歐洲市場佔到70%至80%。”徐松烈介紹,去年出口取暖器約1.6億元人民幣,今年預計超2億元,其中客戶新追加的訂單超過2000萬元。

受國際環境影響,歐洲客戶對於電暖器的需求明顯增加,富運電器今年的營業額比去年同期增長近20%,達到1.3億元。徐松烈介紹,今年的補單情況尤其明顯,增加的單量超過10萬臺,客戶主要集中在歐洲國家。工廠在用工高峯時超過400人,目前投入350多名工人趕製產品。

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中國電暖器有何優勢?據徐松烈介紹,電暖器產品有其特殊性,需要在快速升溫的同時保證塑料等配件的安全穩定,以避免火災等情況發生,而中國產品在這方面具有優勢,加上價格較爲實惠,因而廣受歐洲客戶歡迎。

據寧波海關所屬慈溪海關查檢一科科長岑娜介紹,今年1至8月,慈溪取暖器出口33.5億元,同比增長26.3%,其中出口歐盟15.3億元,同比增長55.2%,較往年同期相比,出口歐盟的取暖器銷售季節預計將延長一個月左右。

受到歐洲消費者熱捧的取暖“神器”不只是電暖器。在“世界超市”義烏小商品城,經營熱水袋等取暖產品的商戶,也感受到了今年訂單的不同尋常。

“今年歐洲的訂單特別火熱,從時間上來看,3月份就開始有訂單而且成交率非常高,從數量上來看,往年最大客戶的訂單量在90萬件左右,而今年最大的客戶直接下單200萬件。”在義烏小商品城經營多年熱水袋生意的商戶駱蘭仙告訴記者,本來已經在7月底前將客戶的訂單發出,但現在隨着天氣寒冷,歐洲等地的客戶又追加了一批訂單,算下來今年產品銷量同比翻了一番。而在義烏經營同類商品的商戶,訂單量基本都出現了明顯增長。

“返單客戶爲了能夠儘快拿到取暖產品,投放市場,會選擇時效更快的‘義新歐’班列運輸。”駱蘭仙說,在疫情條件下,這種運輸方式數量大、速度快、手續便捷,很受歐洲客戶歡迎。據瞭解,義烏積極協調鐵路增加運力調撥,保障“義新歐”中歐班列、海鐵聯運通道通暢,爲承接更多業務量做好準備工作。截至9月7日,義新歐班列累計開行4500列,發運量突破36.8萬標箱。

不僅如此,儲能設備也被意外“帶火”。“對使用空調、冰箱、各類照明的家庭來說,儲能電源續航一個月都不是問題。”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二區經營新能源發電、儲能設備的老裴告訴記者,歐洲的客戶近來有所增加,近期剛與一名來自意大利的客商達成了近百萬元的初步意向,“前陣子德國的一個客戶,下單了近300萬元的產品,儲能電源的訂單正在陡增。”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數據顯示,在2022年多數家電產品對歐洲出口額呈下降態勢的背景下,空調、電熱水器、電暖器、電熱毯、電吹風等品類逆勢增長,1至7月累計出口額分別爲19.9億美元、1.3億美元、4.9億美元、3340萬美元、1.6億美元,其中電熱毯達到了97%的增速。

在徐松烈看來,中國電暖器、電熱毯等取暖產品之所以受到歐洲客戶熱捧,一方面是因爲今年情況特殊,歐洲能源危機使得天然氣價格高企,對於即將到來的冬天,普通消費者不得不提前進行準備;另一方面是因爲歐洲通貨膨脹嚴重,消費者整體購買力下降,而中國的取暖產品更有性價比,在安全性和耐用性方面有保障。

從電熱毯到自行車,中國製造成爲全球供應鏈“穩定器”

縱觀近幾年的國際市場,每當“缺芯”“少櫃”發生時,中國製造總能挺身而出,擔負穩鏈重任。

2020年,海外新冠疫情持續蔓延,歐美等國家居家隔離的民衆囤貨意願強烈帶動冰箱“爆單”,中國企業瞄準時機加速冰箱“出海”。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累計出口冰箱6954萬臺,同比增長35.6%。其中,12月份,出口冰箱648萬臺,同比增長58.7%。

2021年,隨着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安全和健康,國際市場對自行車的需求量驟升。中國自行車及零部件出口迎來顯著增長,並呈現高端化趨勢。數據顯示,2021年自行車出口6923.2萬輛,同比增長14.8%;出口額51.07億美元,同比增長40.2%。其中,代表高端運動、高附加值的“競賽型自行車”“山地自行車”增長明顯。

除了冰箱、自行車等產品,在高技術產品等方面中國表現也十分搶眼。據商務部消息,今年上半年,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快速增長,太陽能電池、鋰電池、集成電路出口分別增長95.4%、75.3%、16.4%。

完備的產業體系,是我們的底氣。按照國民經濟統計分類,我國製造業有31個大類、179箇中類和609個小類,是全球產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系最完整的製造業。今日中國,產業門類齊全、配套能力強大,220多種主要工業品產量常年領先世界。

十年來,我國製造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16.98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萬億元,佔全球比重從22.5%提高到近30%,持續保持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

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徵。值得一提的是,得益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中國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韌性進一步提升。

據瞭解,經過各部門各地方和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國製造業產業鏈總體保持安全穩定運轉,上半年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進一步得到提升。

歐洲能源危機警示必須提高能源供應抗風險能力

凜冬將至,歐洲正面臨新一輪能源危機。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9月2日說,由於發現多處設備故障,“北溪-1”將完全停止輸氣,直至故障排除。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表示,“北溪-1”停止輸氣完全是包括歐盟在內的西方國家陣營制裁所致。俄羅斯總統普京9月16日說,歐盟若想獲得更多天然氣,應當解除制裁、允許啓用“北溪-2”天然氣管道。

近一年來,全球能源市場震盪加劇,爆發了兩輪能源危機,歐洲均處於“暴風眼”。2021年冬季集中爆發的第一輪能源危機,主因是能源供需失衡。2022年2月下旬,烏克蘭危機爆發與美西方對俄實施全面制裁引爆第二輪全球能源危機。

“去年,歐洲50%以上的天然氣供應來自俄羅斯,經過俄方這段時間的供應削減,目前這個比例已經降到10%。偌大缺口下,歐洲現在首先要解決如何過冬的問題。”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大宗商品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王永中認爲,歐洲想從美國、澳大利亞、卡塔爾、阿爾及利亞等國大量進口液化天然氣,來部分替代俄羅斯管道氣,短期內很難實現。

王永中進一步解釋,與石油市場全球化程度較高不同,天然氣市場具有明顯的區域特徵,其運輸和交付受管道、接收站等基礎設施的嚴重製約。歐洲對俄羅斯管道天然氣形成高度的剛性依賴。2021年,歐洲從俄羅斯進口管道氣1670億立方米,佔自俄羅斯天然氣進口量的90%,進口液化天然氣174億立方米,佔進口量的10%。“‘北溪-1’斷供的影響很致命。”

“供暖和發電,是歐洲天然氣的兩大主要用途。”王永中表示,爲了應對天然氣供應銳減的危機,歐洲只能採取重啓部分煤電、延緩退出核電、使用木柴等生物質燃料、降低生產生活耗能等方式。“這就不難理解我國的電熱毯、取暖器等爲什麼會在歐洲熱銷了。”

“俄歐在能源領域相互高度依賴,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度最高。”談及歐洲能源危機的根源,王永中表示,俄羅斯能源儲備豐富,歐洲能源稟賦稀缺,歐洲是俄羅斯最主要的能源出口市場,而俄羅斯是歐洲最主要的能源進口來源國,二者長期處於互利關係。此外,歐洲在能源問題上比較激進,比如此前大舉去煤電、關停核電,一味依賴天然氣發電,大力投資可再生能源,也使得其抗風險能力不足。

數據顯示,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儲量,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國和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歐洲化石能源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額的60%左右,絕大部分依靠進口。

與此同時,俄羅斯國民經濟也高度依賴能源行業。2021年石油和天然氣收入佔俄羅斯聯邦預算的45%,全國76%的天然氣、53%的石油和35%的煤炭出口流向歐洲。

近年來,美西方對俄能源領域的制裁主要採取禁止或減少進口、禁止設備和技術出口、限制或禁止金融服務、撤資或禁止新投資、制裁港口和航運企業等措施,導致俄油氣出口嚴重受阻。於是,一邊是俄能源供應大量過剩,另一邊則是歐洲國家能源供應嚴重短缺,進而出現國際能源基準價格快速上漲和俄能源價格大打折扣並存的現象。

守住能源安全底線,集中精力堅持高質量發展

“歐洲爲避免重蹈覆轍出臺了系列政策,試圖擺脫能源供應面臨的窘境。”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調研室主任羅佐縣注意到,歐洲近期從全球採氣力度顯著加大。爲減少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2022年5月歐盟委員會出臺《能源獨立計劃:爲歐洲提供負擔得起、安全和可持續的能源》。“這個文件雖被冠之以獨立計劃名頭,實際上是將擺脫俄氣以及增強天然氣多元化供應能力作爲近期重點工作之一。”

根據該計劃,歐盟將不斷拓寬進口氣源且增加天然氣儲備能力。文件出臺後2個月間,歐盟與埃及、以色列、挪威、阿塞拜疆等國簽署了天然氣進口備忘錄,預計到2027年,歐洲南方天然氣走廊的天然氣進口容量將翻番,每年向歐洲輸送數百億立方米天然氣。

如果說能源結構升級是“錦上添花”,穩定的能源供應則是“雪中送炭”。在羅佐縣看來,當“雪中送炭”與“錦上添花”的政策目標發生矛盾時,前者應成爲首選,因爲這涉及基本的生存問題。

以上一輪能源危機爲例。2021年,受極端天氣影響,歐洲的新能源尤其是風電供應大幅下降,對氣電的需求大增,導致儲氣庫的天然氣被提前用盡。爲彌補儲氣能力不足,歐洲各國在夏季即加大采購天然氣力度,出現了“淡季不淡”現象,最後觸發能源危機並波及全球。

再看我國,“富煤、貧油和少氣”是我們能源稟賦的基本特徵,其中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對外依存度分別約爲73%、43%和10%。當前,國際化石能源價格高位震盪,增加了中國的能源進口成本。

應對當前複雜的外部能源環境,王永中認爲,要高度重視能源供應安全,充分發揮煤炭的兜底保障功能,加大優質煤炭的增產力度,降低對外能源依賴度,繼續鼓勵中資企業投資海外上游油氣資產;維持中俄能源貿易規模穩定,關注俄羅斯油氣資產潛在投資機會。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秩序正經歷着新一輪大變革、大調整,全球經濟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國內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任務更爲迫切。無論何時,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都是我們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的關鍵。

責任編輯:凌辰 SF17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