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經濟網

2022年9月22日是中國向全世界承諾提出“雙碳”目標兩週年的重要里程碑。作爲智能交通領域龍頭,海信網絡科技以技術爲依託、以低碳爲方向,打造“聰明的路”、“綠色的車”,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交通運輸方式,讓交通更加環保、出行更加低碳,爲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海信力量。

海信聚焦綠色交通助力“雙碳”目標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交通領域碳排放9.3億噸,佔全國終端碳排放的15%,僅次於工業、建築。在整個交通領域,道路交通碳排放佔90%,其中公路客運佔42%,90%來自於乘用車。由此可見,乘用車排放佔比上升,是道路交通碳排放持續增長的重要原因。但從目前來看,我國機動車總量再創新高,據公安部統計數據,2021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3.95億輛,其中汽車3.02億輛。

車行緩、車速慢、通勤時間長,反過來又增加了碳排放量,車多、路堵、碳排放增加形成了惡性循環。數據顯示,通勤高峯60%以上城市處於擁堵或緩行狀態。這意味着,交通領域要達成“雙碳”目標,就必須翻越車多、路堵這“兩座大山”。

大力發展智能交通,不僅是改善城市交通狀況、提升通行效率的必經之路,更有助於減少交通運輸碳排放、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海信正當其時,憑藉紮實的智能交通建設實踐與領先的技術實力,海信從道路環境和出行方式等多維度入手,“智緩堵”“慧出行”兩手抓、兩手硬,爲“雙碳”目標的達成貢獻科技力量、海信力量。

像“繡花”一樣跟“每一秒”較真

路口綠燈多一秒還是少一秒?看似是個簡單的問題,但就爲了把這“一秒”的問題琢磨透、抓得準,海信拿出“繡花的功夫”深耕城市管理,從信號控制和交通組織優化兩方面入手搭建信號智能調優平臺,依託物聯感知通過人工智能和專家經驗規則推薦控制策略,並結合精細化信號控制實現城市道路交通常態運行下的信號閉環智能優化,達到全域協同、緩堵提效、長效保持的效果。

目前,海信已實現從方案出爐到落地的全流程貫通,信號智能調優平臺已應用於多座城市,併產生了良好的緩堵保暢效果。據高德地圖《2021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50個主要城市中僅有8座城市擁堵同比下降,其中,西安、昆明、蘭州、銀川、貴陽等5座城市的緩堵項目由海信參與承建,佔比超六成。不止於此,從2017以來,5年間有19座城市因爲海信智能交通的服務登上了“緩堵”排行榜。

長沙就是通過信號調優實現交通疏堵保暢、綠色低碳的典型案例。從2016年開始,海信因地制宜在長沙建設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目前三環內近1300個路口,每個路口都有海信智能信號機“站崗”,形成了一套長沙特色的信號調優模式。如今,長沙105條主幹道行程時間和停車次數降低32.2%、68.9%,典型路段優化後碳排放量預計可減少約4.82%!

助力公交車實現成本降低5%以上

公共交通對城市經濟發展及現代化建設有着積極推動作用,是提升城市居民出行體驗與生活質量的重要載體之一。但在我國公共交通出行率遠低於發達國家,調查顯示59%的受訪者更願意選擇私家車出行。提升公共交通對城市交通的分擔率,是減少交通碳排放量、發展綠色低碳交通的重要抓手。當城市出行中小汽車分擔率每向公共交通轉移1%,城市交通碳排放量就能下降2%。

然而,公交行駛速度慢、等車時間長等諸多弊端嚴重影響了市民出行體驗,讓市民不願意乘公交出行。讓公交“快起來、準起來、優起來”,海信從整體佈局、從細節入手,通過線網優化、智能調度、信號優先等多個維度提升公交可達性、可靠性,改善公交出行體驗。

目前,海信着力幫助企業優化以地鐵/BRT爲骨幹、常規公交爲主體、定製公交爲補充的多模式、一體化公共交通線網,保障線網可達性與便捷性。以城市客流OD爲基礎,由面到點識別並優化線網瓶頸,客流OD分析實測準確率達到95%以上,還能自動推薦客流走廊優化、接駁優化、大站快車等11類優化場景,優化調整低效線路。同時,海信還基於大數據預測客流時空規律和車輛週轉時長,優化運力投放和排班,逐步解決高峯滿載高、乘客體驗差和平峯空載多、無效及低效里程嚴重等問題。通過優化駕駛員班型、壓縮不合理站停時長等方式減少人車投入與低效里程,實現成本降低5%以上,助力節能減排。

基於車路協同的公交信號優先也是海信着力探索的重點領域之一。讓高品質公交成爲綜合交通系統中的主角,海信基於車路協同的公交信號優先實現智慧公交與路口信號機無縫聯動,通過路口優先、全局優化,提高車輛到站準點率,結合輔助安全駕駛,爲乘客帶來準點出行、公交優先的出行體驗,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意願,推動智慧交通與低碳交通的融合發展。數據顯示,目前海信在長沙車聯網先導區助力長沙智慧公交實現高峯準點率提升50%,高峯行程時間降低11.3%,平峯準點率提升76%,平峯行程時間降低12.9%,通勤時間降低37%!

一條地鐵運營成本每年可節約2000萬

地鐵作爲大衆普遍選擇的另一種交通出行方式,運營成本高一直是亟待解決的痛點難點,其中,人工和能耗佔運營成本的70%以上,尤其人力成本佔比近一半。據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每公里地鐵需要運營人員50至70人,人力成本較高。打造綠色城軌、助力節能減排,海信以AI等新技術深入場景應用打造“智慧車站解決方案”,在保障地鐵管理運行安全的基礎上,每年可節省運營成本約2000萬元。

依託該方案,海信以AI巡站即用視頻AI分析技術取代人工巡視,對站內安全事件、安全隱患進行自動識別告警,同時配合自主運行場景取代人工操作。如一鍵開關站功能僅需5分鐘即可完成換乘站的開關站,相比依賴工作人員控制設備開關、耗時1小時來說,不僅縮減了部分工作人員,更提效近90%。統計顯示,在車站運營人員成本方面,海信方案可減少站務人員40%以上,預計每條線路每年可節省1800多萬元。

除了人力成本,能耗也是個“大頭”。數據顯示:通風空調能耗在總電耗佔比最高能達到50%。助力地鐵降本增效,海信基於天氣、預測客流、環境參數,可預測未來一段時間的冷負荷需求,並在滿足乘客舒適度前提下,對風系統、水系統頻率、開度等設備運行參數進行最優調節,風水聯調,節能率可達到30%以上。以青島會展中心站爲例,2021年7月相比去年同期,綜合節能率達到36%以上,每一天都比去年同期節省更多能耗,預計一條線一年節約電費約120萬元。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更是碳排放的重要領域之一。海信智能交通錨定“雙碳”目標,以技術爲引擎、大膽探索、周密佈局,積極落實“雙碳”戰略、融入“雙碳”藍圖,爲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持續助力、加速推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