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商報》網站9月6日刊登題爲《德國和中國:爲合作辯護》的文章,作者是聯合國全球契約倡議創始人兼前執行主任格奧爾格·克爾。全文摘編如下:

我們如何定義與中國的關係將對德國和歐洲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大國之間的競爭目前正在助長一種將中國描繪成敵人和威脅的敘事。

這種敘事可能會成爲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以至於最終不可避免地發生對抗。由於擔心失去對世界的控制和影響力,西方正以道德優勢和制度競爭爲藉口推動經濟脫鉤。

這種分裂的主流敘事不僅是錯誤的,也是危險的,因爲古老的權力癡迷本身就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在我們相互依存的現代世界中,如果我們要確保和平與繁榮,除了合作之外別無選擇。

我們有一個新的共同敵人:氣候變化。無論信仰或語言如何,它都威脅着世界人民的生存基礎。

▲在德國首都柏林拍攝的一家大衆品牌汽車經銷商店(新華社發)

只有與中國合作,我們纔有機會應對氣候變化。

這樣,我們也可以在對華業務中施加必要的脫碳壓力並就國際基準進行交流。價值鏈和生產流程的脫碳只能通過企業行動和合作來實現,尤其是在技術領域。氣候變化必須成爲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政治家必須放棄基於地理勢力範圍和對人民的控制的傳統權力觀念。

然而,撤出中國的想法是危險的,因爲它可能導致經濟衰退和社會動盪。我們的繁榮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其實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對華貿易和投資。

中國使數億人擺脫了極端貧困。中國現在是並且仍將是一個重要的市場,正在發展成爲一個日益強大的創新源泉。

市場確保了德國的就業機會。在德國大衆汽車集團,許多工作都與中國業務直接或間接相關。來自這個市場的30億歐元營業利潤也支持在歐洲的投資和向電動汽車轉型。

與此同時,大衆汽車集團正在擴大其在美國的業務,並在歐洲和南美表現強勁。但中國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並將長期如此。

大衆汽車集團去年在中國銷售的汽車佔該集團總銷量的大約40%。如果西方公司被拒絕進入中國,那將切斷銷售和創新流動,進而對勞動力市場和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尤其是在德國和歐洲。德國公司將不再能夠爲其雄心勃勃的脫碳目標提供資金。

此外,認爲西方在道德上具有某種壟斷地位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今天的歐洲政客普遍不是在極端貧困中長大的,也從未見過戰爭。

我們都很幸運能成爲這一代人的一部分。認爲我們可以將自己的經驗投射到他人身上的假設是傲慢和愚蠢的。每個國家,每種文化都有自己的歷史和挑戰。

道德上的優越感體現了我們進行解釋時的傲慢,表明了我們對其他國家的歷史知之甚少。如果我們想要勝任我們提出的領導力要求,我們必須表現出謙遜和尊重。

此外,將政治無法解決的問題轉移給企業並不能實現目標,而且會造成更大的損害。

審慎的做法應該是避免極端依賴、採取一些風險預防措施和執行強有力的法規。自我宣稱的道德優越感和無視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是重複過去錯誤的證據。

在促進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同時明確規範競爭,是讓未來變得安全的唯一途徑。

德國和歐洲必須齊心協力,引領創新和社會融合。這是啓發他人的唯一途徑。

德國政府擁有在未來對華戰略中改變敘事並推動平等合作的歷史性機遇。這種合作的特點是認識到相互依賴和相互尊重。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