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經歷了蓬勃發展,規模增長遠超數十倍,行業與企業並駕齊驅領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不斷邁上新的臺階,這樣的傳奇時代一度被業內稱之爲“黃金時期”。

  然而,“三年一坎,十年一限”,在經歷了十餘年的高速增長過後,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以往的超高增長便難以複製,行業整體迎來的較爲動盪的十年,也對一衆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考驗與要求。

  站在中聯重科三十週年之際回望這關鍵十年的發展起伏,中聯重科用一個個亮眼的數據以及一項項輝煌的成就證明了企業的自身實力,交付出了滿意的答卷。不管是在技術創新領域,還是在市場區域和產品板塊佈局以及行業的發展都頗具話語權,實爲中國工程機械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過程中的核心強者。

01

奮楫者先,創新者強

用心答好技術考題

  站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回望和反思剛剛過去的十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經歷的最大變化就是,整體創新能力的提升和產品開發能力的提升。

  而這之中企業究竟釋放了多大的科研能量?

  看中聯重科便足以!

  衆所周知,中聯重科是科研院所轉制企業,前身是原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被譽爲是中國工程機械技術研發的“夢之隊”,技術研究底蘊豐厚。

  從1992年至今,中聯重科歷經了行業的起起落落,但是始終不變的就是對技術的執着追求。從創立伊始便始終堅持以自主創新提升產品品質,每年投入大批資金用於前瞻性技術、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形成了用科研支持產業、產業反哺科研的良性體制機制。並且,其研發體系以構築科技核心競爭力爲目標,以技術創新和科技管理爲手段,有效提升了研發實力。

  在這頗爲動盪的十年裏,中聯重科的“科創基因”在其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斷帶領企業突破原有產品領域,拓展市場的寬度,穩固市場地位。

  1

  搶佔技術制高點

  推出一批世界級精品

  這十餘年間,中聯重科陸續推出一大批“世界級”標誌性產品,刷新了全球對於中國製造的認知。

  發佈了全球最長臂架泵車(101.18米)、世界上工作幅度最長的塔式起重機(D1250-80)二項世界吉尼斯紀錄產品;

  成功研製出全球起重能力最強的輪式起重機(ZACB01)、最寬攤鋪幅度LTU165超大型攤鋪機等具有全球“數一數二”水平的產品;

  推出國產最大噸位ZE3000ELS超大型液壓挖掘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填補了行業空白;

  全球首臺純電動汽車起重機——ZTC250N-EV,既經濟又環保,以超過260公里的長續航里程,最高每小時90公里的時速, 成爲行業又一個新標杆

  ......

  2

  突破核心技術瓶頸

  發明專利引領行業升級

  作爲國家級知識產權示範單位,中聯重科專利綜合實力始終保持工程機械行業第一,其創新實力和研發水平可見一斑。

  2013年,中聯重科共完成重大科研項目 144 項、申請專利 1699 項。其中,“超大型塔式起重機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4年,中聯重科“超大型塔式起重機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CIFA ENERGYA系列混合動力綠色攪拌車獲得世界工業設計領域“紅點設計大獎”;

  2015年,中聯重科發明專利授權量758件,居行業第一,進入全國八強,獲中國專利優秀獎3項,被授予“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稱號;

  2021年,中聯重科再創新高,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62%,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48%,僅2021年全年便授權專利727件,同比增長99.2%,並獲得1項中國專利金獎、2項中國專利優秀獎

  迄今爲止,中聯重科已擁有8大國家級科研創新平臺,近年研發投入強度超6%,2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3次榮獲國家專利金獎,累計申請專利13003件,其中發明專利5092件,有效發明專利數量位居機械設備行業第一,專利綜合實力位居工程機械行業第一;先後主導、參與制修訂400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17項國際標準,站上了全球行業技術的制高點。

  02

  緊跟時代發展步伐

  4.0助推企業邁上新臺階

  如果說“科創基因”是中聯重科打下這十年江山的一柄尚方寶劍,那“智能製造”便是幫助中聯重科扛起這把寶劍衝鋒陷陣的一名勇士。

  近些年,隨着互聯網、新能源、大數據等技術的迅猛發展,工業4.0時代正式到來。全球製造業迎來了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爲發展方向的深刻變革,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深度融合爲基本特徵的智能製造,成爲這次新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

  而我國製造業正處於創新升級的重要歷史關頭,主動融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發展智能製造,是由大變強、全面創新升級的必由之路。

  作爲引領行業發展的“大塊頭”,中聯重科自然不能落後,積極順應數字時代大勢,以4.0智能產品爲載體,持續推進智能製造。以“模塊化平臺+智能化產品”爲核心,深度融合傳感、互聯等技術,均可實現“自診斷、自調整、自適應”,在性能、可靠性、智能化、環保方面更上新臺階。

  與此同時,中聯重科還加快推進了智能工廠的建設。其“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塔式起重機智能工廠,通過工業機器人並行作業與數控加工,可以自動匹配物料、柔性混流實現多種不同規格的標準節生產,成爲行業智能工廠新標杆。 

  這十年間,中聯重科將工業4.0與行業緊密結合,以智能產品、智能服務、智能工廠爲三大抓手深入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在智能製造這條全新的賽道站穩腳跟。

  03

  “專精”“多元”兩手齊抓

  多元佈局穩固市場

  過去十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歷經起伏,從一個高峯到另一個頂峯,每一家現在還屹立於行業的工程機械企業都值得我們尊敬。

  而這些企業大都有一個相通點,用主導產品市場穩固地位的同時,也在蓄勢待發的潛力市場裏謀得發展,多元並舉開拓市場。

  前不久,“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評委、寧波諾丁漢大學國際企業管理領域李達三首席教授李平發表了題爲《“專精特新”與T型戰略》的演講。演講中他也提到,企業不管現在多大,在早中期時常常都是聚焦於一個細分市場,而後逐步進行多元化。

  我們可以稱之爲“T型戰略”。

  從概念上理解,“T型戰略”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縱向深耕單一聚焦領域,以技術原創爲核心;第二部分則是橫向擴展多元化市場應用場景,具有高度開放潛力。簡單來說就是,企業一邊要注重專業深耕一邊還要兼顧多元拓展。

  中聯重科便是如此,在落實基礎板塊的狀況下,不斷展開新興市場的佈局。

  一方面以工程起重機械、建築起重機械、混凝土機械三大“冠軍”產品穩固競爭地位。30噸及以上汽車起重機銷量居行業第一,大噸位汽車起重機同比增長超過30%;超大噸位履帶起重機國內市場份額位居行業第一。混凝土機械方面,長臂架泵車、車載泵、攪拌站市場份額仍穩居行業第一;攪拌車輕量化產品優勢凸顯,市場份額位居行業前三......

  另一方面,圍繞主業採取相關多元佈局多頭並進的模式,新興板塊也在不斷突破。成功由一家大型工程機械企業轉型爲集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新材料三大板塊業務於一體的全球高端裝備製造企業。

  十餘載辛勤耕耘,中聯重科主導板塊持續做優做強的同時多元佈局也爲其提升增長動能。即使是歷經市場的大浪淘沙之後,依然靠着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力笑傲市場。

  04

  破冰高端市場 譜寫國際華章

  這十年間,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國內民族品牌品質有了長足進步,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走出國門。

  在這一衆出海企業之間,中聯重科憑藉硬核的技術實力與產品成功打破了長期由歐美品牌壟斷的海外高端市場,出口交付不斷刷新歷史紀錄。履帶吊、塔機、高空作業機械等產品海外銷量屢創新高,深入全球各個主要市場,落地生根。

  2021年3月,中聯重科與土耳其簽訂2000噸級履帶起重機出口訂單,成爲我國打入全球高端履帶起重機市場的一大標誌性突破;

  2021年6月30日,曲臂式產品率先發車,將交付墨西哥當地標杆工程機械客戶;

  7月1日,臂式產品排成長龍,從中聯重科望城工業園駛出,到達上海港口後即刻出海前往荷蘭和波蘭;

  7月2日,剪叉式產品啓程,將伴隨遠洋巨輪的汽笛聲,分別前往土耳其和英國

  在國際化佈局上,中聯重科一直都十分具有前瞻性。首開行業先例,整體併購英國保路捷公司,成爲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首個走出國門進行海外併購的企業。

  在近十年中,從收購意大利CIFA,到收購m-tec,再到全資收購全球塔機領先製造商德國威爾伯特......中聯重科國際化發展不斷邁進新階段,併爲中聯重科“走出去”海外戰略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除此之外,隨着“一帶一路”的發展契機,中聯重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實施海外戰略併購和對外投資建廠,實現優勢產能轉移,鞏固了行業龍頭地位。爲多個國家的客戶持續不斷地創造價值,形成了橫穿歐亞大陸與亞洲新興市場,以及縱貫美洲與非洲大陸的“兩橫兩縱”海外格局。

  (中聯重科履帶起重機助力越南風電項目吊裝)

  作爲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出海先鋒,中聯重科以極致的產品和服務加速推進海外市場,讓這抹靚麗的極光綠閃耀全球。

  在行業起起伏伏的這十年間,有過低谷,也經歷過陽春,但中聯重科依然能在浪潮中奮勇前行,都用一份份亮眼的成績單向世界證明了中國製造的力量,也爲我國由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砥礪三十載,築就大國器,相信中聯重科未來會繼續創造輝煌,啓航下一個十年!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