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時,也要組織開展國際產業投資合作系列活動,積極吸引外資關鍵供應鏈企業來華投資。

日前,國家發改委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國將以適當方式組織開展國際產業投資合作系列活動,爲跨國公司投資和地方招商引資搭建平臺。同時,繼續清理外資准入負面清單之外的限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保障外資企業平等適用各項政策,切實享受國民待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引資規模一直穩居全球前三位。2021年實際使用外資(FDI)達到1.15萬億元人民幣,位居世界第二,較2012年增長62.9%。今年前8個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8927.4億元,在去年高基數基礎上依然保持了兩位數增長。

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中國擴大開放政策以及建立市場化、法治化與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首先,外資准入更加開放,連續五年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在汽車、金融等領域推出系列重大開放措施。其次,2020年外商投資法正式實施,確立了外商投資促進、保護、管理的基本制度,保障了外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實施。其三,建立更公平的市場環境,清理與外商投資法不符的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充分保障了外資企業公平競爭待遇。此外,還多次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鼓勵類外資項目可享受進口自用設備免稅等多項優惠政策。

未來,中國仍然需要繼續清理外資准入負面清單之外的限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保障外資企業平等適用各項政策,享受國民待遇等,繼續完善政策與深化改革。但是,除了在市場準入、市場環境、投資服務等方面繼續做好工作之外,我們也應看到全球環境已經發生了鉅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正在被一些國家的非經濟因素挾持和重整,吸引外資的工作應該根據這些變化做出反應。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新冠疫情暴發前,一些國家爲了發展本國製造業,實施貿易保護主義與去全球化政策,破壞基於全球分工的供應鏈體系。疫情暴發後醫護產品短缺,尤其在經濟重啓時遭遇到了較多供應鏈瓶頸,使得一些發達國家藉機從戰略層面關注供應鏈安全。它們提出要將供應鏈環節配置到更易掌控的本土、盟友或周邊國家。這種趨勢又吸引了很多國家參與供應鏈調整與製造業資源爭奪,比如墨西哥、東盟、印度等經濟體。

這是我們引資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可以想象的是,全球供應鏈的調整對我們的一些存量外資製造業會有一些影響,比如爲了獲得更優惠關稅,一些企業可能將工廠轉移到越南、墨西哥等地,又或者迫於其國家內部的一些壓力進行遷移。這部分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爲主。事實上,我們也需要勞動密集型產業,尤其是中西部以及東北地區,有必要通過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到這些地區投資製造業。

事實上,當前有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來華投資主要爲中國市場服務,尤其是高端製造業領域,這與中低端代工出口模式不同。中國擁有基於市場競爭和專業分工的完備的供應鏈體系,龐大的規模化市場,以及更具活力的創新生態,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參與到中國供應鏈體系之中,而不只是銷售終端產品。因此,在我們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時,也要組織開展國際產業投資合作系列活動,積極吸引外資關鍵供應鏈企業來華投資,參與國內市場競爭。

目前,國際製造業競爭在加劇,但勞動力與人才短缺成爲各主要經濟體的普遍短板。我們需要培養更多技術人才與高素質工人,提高他們的社會保障水平,以增加吸引外資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我們應該主動出擊,制定更多吸引外資的政策,在國內外做好政策宣傳,增強產業資本的信心與預期。在此輪全球經濟動盪中,尤其是在多國製造業面臨能源危機、大通脹以及勞動力短缺等挑戰背景下,中國是製造業穩定生產的避風港,並能夠通過擴大內需的政策爲它們提供更大的市場,中國有能力繼續吸引更多外資企業來華投資先進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