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晏國文 曹學平 北京報道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

老齡化是全球性人口發展大趨勢,也是我國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

10月20日,陝西省山陽縣衛健局原副局長徐毓纔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分析指出,國際上對老齡化社會的定義標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的人口超過總人口的7%或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總人口的10%,這個國家和地區就被視爲進入到老齡化社會;65歲及以上老年人達到總人口的14%即進入深度老齡化。我國從2000年就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了。

徐毓才指出,我國人口老齡化有三個特點:第一,基數大;第二,增長快;第三,未富先老。我國總人口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經歷了生育高峯,現在人均預期壽命延長,而我國社會富裕程度還不夠。相比城市老年人養老,交通不便、基本保障體系不健全、中青年人口大量流出、經濟條件和傳統觀念限制等因素導致農村地區老年人養老問題比較嚴峻。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要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人口老齡化也催生出銀髮經濟。據艾媒諮詢今年6月發佈的《2022—2023年全球養老產業發展及中國市場趨勢研究報告》,2021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達8.8萬億元,同比增長率高達22.3%。2022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3萬億元。未來中國養老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老齡化成趨勢

據今年9月27日發佈的《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21)》,2021年,北京市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首次突破20%,6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首次突破14%,這標誌着北京市正式跨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截至2021年末,北京市常住總人口2188.6萬人,比2020年末減少0.4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441.6萬人,佔常住總人口的20.18%。6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311.6萬人,佔常住總人口的14.24%。

從各區常住人口老齡化程度來看,東城區、西城區、石景山區位列前三,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別達到27.0%、26.9%、25.1%。

目前北京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達82.47歲,比2012年提高1.12歲。十年間,百歲老人數從544人增至1417人。十年來,北京制定出臺涉老惠老政策100餘項,形成了以《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爲基礎,以老年社會保障體系、老年健康服務體系、養老服務體系等爲主要支撐,推動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老齡政策體系。

據瞭解,養老服務體系主要包括三種形式,即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我國老年人以居家養老爲主。

2021年,北京養老服務體系在各方面均有較大發展。在社區居家養老方面,截至2021年底,新建成運營街鄉鎮養老照料中心13家,累計建設運營養老照料中心276家;已建成運營養老服務驛站1112個;全市累計發展養老助餐點1015個。

在機構養老方面,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運營養老機構579家,其中2021年新增養老機構17家,新增牀位3000張。全市養老機構共入住4.76萬人。

在農村養老服務網絡建設方面,開展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服務點建設試點。北京已在懷柔、密雲、延慶3個區展開試點,累計建成300個互助養老服務點,提前完成市政府“爲民辦實事項目”200個建設任務。

在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方面,目前,北京市具備養老護理員培訓資質的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有62所,養老機構內養老護理員有1.1萬餘人。2021年,全市爲8700餘名養老護理員發放崗位獎勵津貼達2236萬餘元。

北京人口老齡化現狀是全國人口老齡化的一個縮影。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爲26402萬人,佔18.70%。與2010年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44%。65歲及以上人口爲19064萬人,佔13.50%。

數據顯示,除西藏外,其他30個省份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均超過7%,其中,12個省份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過14%。

據國家衛健委最新披露的數據,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佔總人口的18.9%;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億以上,佔總人口的14.2%。

艾媒諮詢報告顯示,根據聯合國統計,2020年全球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爲9.3%,其中高收入經濟體、中高收入經濟體分別爲18.4%、10.8%。日本、意大利、葡萄牙老齡化率居全球前三,我國老齡化率排名爲第63名。

對於我國人口老齡化情況,徐毓才指出,有的地方老齡化程度較高是因爲年輕人口流出導致的。按普查結果來看,人口流向比較多的是從農村到城市,從小城市到大城市,從經濟不發達地區流向發達地區。“9073”養老模式,即90%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機構養老。因爲傳統觀念,我國老年人更喜歡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居家養老。

產業潛力巨大

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於人口發展和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政策,養老產業獲得了較快發展。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首次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2021年7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發佈。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口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前後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將對經濟運行全領域、社會建設各環節、社會文化多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同年1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發佈。要求堅持應對人口老齡化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堅持滿足老年人需求和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相結合,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爲、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今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5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老齡事業整體目標是,到2025年,老年健康服務資源配置更加合理,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老年健康保障制度更加健全,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社會環境更加友善,老年人健康需求得到更好滿足,老年人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健康預期壽命不斷延長。

在國家衛健委今年9月20日舉行的以老齡化工作爲主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健委老齡司司長王海東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老齡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和成效。

截至2021年底,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0.3億人。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達49個,參保人員達1.45億。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國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總數達36萬個,牀位812.6萬張。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兩證齊全醫養結合機構6492個,機構牀位總數175萬張,醫養簽約近7.9萬對。

在老年教育方面,在基層設立超過4萬個老年教育學習點。在老年人優待和權益保障方面,2012年以來,全國法律援助機構共組織辦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109.8萬餘件。

在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的背景下,近些年來,養老產業市場投融資活躍。據艾媒諮詢前述報告,2014年至2022年一季度中國養老市場投融資金額總計48.5億元,投融資數量共計107起,投融資數量呈現下降趨勢,但每筆投融資事件含金量較高。養老產業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資本對養老產業的佈局越來越看重。養老產業吸引越來越多來自房地產、保險、醫藥等不同領域的市場參與者。艾媒諮詢報告認爲,中國已經逐漸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養老問題是“十四五”時期的重要工作;養老服務朝專業化、細緻化方向發展,未來2~3年老齡經濟極具增長活力。企業入局養老產業探索打造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養老服務業競爭加劇;智慧養老是養老服務模式發展的重中之重,將涵蓋多種養老形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