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摘要:

从保险机构处罚金额及罚单数量占比来看,今年第三季度风险排在前10位的业务领域主要分布在:文件资料、保险展业、费用管理、保险承保、从业人员管理、保险理赔、中介管理、合作机构、内控管理、许可证管理领域。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合规经营、防控风险是稳健发展的基石。在严监管的基调下,当前,保险业的监管越来越精细化,监管的视角更多地投向合规、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

近日, 普华永道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保险行业监管处罚及政策动态分析》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披露了537张监管处罚罚单,涉及126家保险机构,罚款总金额达7550万元,主要涉及罚款、警告、责令改正、禁止进入保险业、停止接受新业务以及撤销任职资格6类行政处罚。

罚款金额环比上升

据《金融时报》记者翻阅历史数据发现,去年第三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披露了577张监管处罚罚单,涉及121家保险机构,罚款总金额达8708.26万元。同比去年第三季度,今年第三季度罚款金额和数量均有所下降。普华永道分析称,这是因为今年第三季度10万元至50万元的罚单数量同比去年第三季度减少了将近20%,因此,罚款金额也随之减少。

《金融时报》记者还注意到,按处罚对象来看,与今年第二季度相比,保险公司罚款总额、个人罚款总额均有较大增长,机构罚款金额环比增长了约40%。总体上,个人罚款占罚款总额的19%,公司罚款占罚款总额的81%。此前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披露了547张监管处罚罚单,涉及108家保险机构,罚款总金额为5387万元。

资料虚假被罚最多

今年第三季度,哪些领域发生的问题较多呢?从保险机构处罚金额及罚单数量占比来看,风险排在前10位的业务领域主要分布在:文件资料、保险展业、费用管理、保险承保、从业人员管理、保险理赔、中介管理、合作机构、内控管理、许可证管理领域。

从罚款金额来看,文件资料领域涉及罚单金额3907万元,罚单数量178张,占比为31%。据记者了解,文件资料领域的具体处罚事由主要包括: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等,该领域也是监管的重点。

9月26日,河北银保监局官网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太保产险承德市隆化支公司因编制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被罚款50万元。时任该支公司经理贾占男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保险展业也是监管部门重点盯紧的区域,第三季度该领域涉及罚单金额达3666万元、罚单数量184张。具体处罚事由主要包括:未严格执行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利益等。排在第三位的是费用管理,涉及罚单金额2406万元,罚单数量123张。具体处罚事由包括:虚列费用和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

从近两年监管处罚来看,“五虚”问题,即虚列费用、虚假承保、虚假退保、虚假理赔和虚挂保费等问题尤为突出,已成为保险业的顽疾。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五虚”问题共涉及罚单267张,占总罚单数的49.7%,合计罚款金额5,265.7万元,占总罚款金额的69.7%。其中财产险公司罚单184张,合计罚款金额3584.2万元;人身险公司罚单57张,合计罚款金额1150.2万元;中介机构罚单26张,合计罚款金额531.3万元。

分析人士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内外部环境、变革转型等多重压力下,保险机构经营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利润承压。但依法、合规经营仍是保险机构获得金融消费者信赖的基础,也是企业长期稳健发展的保障。

个人信息安全引关注

虽然罚单数量和罚金双双降低,但从单个机构来看,监管部门对保险机构处罚力度在不断加大。从罚单变化来看,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于银保机构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呈现高压态势。

第三季度的罚单涵盖了个人信息安全、互联网业务、内部控制、保险“五虚”问题四个领域。其中,8月,银保监会宁夏监管局公布的两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某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两名员工和某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分别被处以5年禁业的行政处罚,理由均为“违反法律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上述员工均被处以禁止进入保险业5年的行政处罚。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此前监管部门已经提示将关注个人信息保护。银保监会于8月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个人信息权益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摸排机构自去年以来与消费者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相关的经营行为和管理情况。

普华永道专家建议,保险公司应对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排查,建立健全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机制,完善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储存、传输、删除等各环节管理流程和操作要求,并在与相关机构的合作中,厘清自身责任、义务边界。

责任编辑:吴剑 SF03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