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 記者 孟剛

家用美容儀憑藉小巧精緻、功能多樣等特點成爲不少愛美人士的“新寵”,但與此同時,不斷壯大的家用美容儀市場背後也頻頻出現問題:釋放量過高、低溫燙傷風險、無實際效果等,被長期詬病,引發消費者的信任危機。未來,國家藥監局或將射頻類家用美容儀納入醫療器械監管範疇,屆時家用美容儀市場將迎來更加規範和健康的發展空間。

揮之不去的燙傷陰影

隨着國內品牌的崛起與宙斯、雅萌、初普等國外品牌的強勢湧入,我國家用美容儀器市場的蛋糕快速壯大。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市場規模與日俱增的同時,家用美容儀市場也存在一些隱憂和亂象,其中最容易出現的就是燙傷問題,在某平臺的用戶分享筆記中,吐槽射頻美容儀溫度過高甚至被燙出泡的並不少見。

據廣東省產品傷害監測系統數據,2019-2020年,在全省19家哨點醫院共採集到23例因美容儀器而導致的傷害,八成以上是燒傷、燙傷。南都大數據研究院、南都鑑定評測實驗室此前發佈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有超四成受訪者稱使用美容儀時遇到過漏電、皮膚燙傷等安全問題。

中國家電網與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去年聯合開展了家用美容儀比較試驗,評測對象爲NEWA、雅萌、Tripollar等7個品牌的8款射頻類家用美容儀。測試結果顯示,初普Tripollar Stop Eye美容儀在使用時溫度超過了63.7℃,存在很大的燙傷風險。爲了更精確地模擬人體皮膚,工作人員還將豬皮預熱到35℃,對該8款射頻美容儀進行了常規條件下的溫升測試。結果顯示,該品牌美容儀在4個檢測點的溫度均超過70℃。

2020年10 月18日央視《每週質量報告》節目中披露了對市面上熱銷的Refa、雅萌YA-MAN、Notime等品牌10款美容儀的檢測結果,其中有2款加熱型美容儀溫控不標準,易造成燙傷。此外,深圳消費者委員會去年評測了5款微電流型(沒有發熱功能)家用美容儀和5款電離子型(帶發熱功能)家用美容儀樣品,其中有2款電離子型美容儀樣品的功能表面溫度大小及均勻性測試項目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有可能會導致低溫燙傷和灼傷皮膚真皮層的風險。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健康家電事業部部長吳承鉑介紹說,低溫燙傷是指人體長時間接觸溫度不太高的熱源,致使熱量蓄積而導致接觸部位皮膚、皮下組織燒傷。一般認爲,44℃熱源持續接觸6小時,可引起皮膚基層細胞不可逆損傷;而70℃熱源僅持續接觸皮膚1分鐘,就可致表皮全層損害。

質量服務問題頻出

除了安全風險,部分美容儀還存在質量問題。據媒體報道,消費者張女士反映稱,2019年3月她在網店購買了一臺售價3868元的美容儀,商家承諾兩年質保,但不到一年就出現電源線跟機器連接處接觸不良的問題;另有消費者購買美容儀不到一年時間,美容儀接觸面部操作時經常漏電,平臺及商家均以過了退貨期爲由不予退款或換貨。

在上述央視節目中披露的市面上熱銷的10款美容儀檢測結果中,有6款與皮膚接觸部分的重金屬鎳釋放量過高。深圳消委會的檢測結果也發現,部分樣品的按摩滾輪部位鎳釋放量超出歐盟限值要求的近80倍,手柄部位鎳釋放量是歐盟限值的近150倍。而長期或反覆地使用鎳釋放量不符合要求的產品,可能引起過敏症狀。

部分產品在抽檢時被判定爲不合格,不合格項目涉及輸入功率和電流、連續騷擾電壓、在工作溫度下的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耐潮溼等方面,未能達到安全性指標的要求。2019年7月,露得清品牌一款紅藍光祛痘面膜儀因存在潛在安全問題而被召回。

此外,無證經營也是家用美容儀市場的一大頑疾。2019年4月,廣州市迪美美容科技有限公司因通過線下業務和淘寶網店銷售的808系列半導體冰點脫毛儀產品未取得二類產品經營備案或三類產品經營許可,被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8000餘萬元的罰款。

事實上,不少消費者購買美容儀都或多或少受商家廣告的影響。一些電商平臺上的“皮膚提拉緊緻”“法令紋有改善”等種種宣傳刺激着愛美人士的購買慾。但上述深圳消委會的評測顯示,5款電離子型家用美容儀樣品使用清潔功能卸妝不如日常人手卸妝乾淨,二次清潔效果以及溫熱導入效果也均不明顯,並沒有廣告宣傳的效果。

或將納入醫療器械監管

種種亂象的背後是標準的缺失。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朱軍介紹,作爲新興發展品類,美容儀相關標準的構建一直跟不上發展的需求。目前,從行業標準層面看,無論我國還是國際上,都沒有出臺專門針對家用美容儀產品的材料安全等方面的相關標準,美容儀都是按照家電類目進行管理的。

據瞭解,目前,我國家用美容儀適用的是家電國家強制性標準(GB4706.1和GB4706.15),其主要關注電氣安全方面。

專家認爲,建立各類美容儀的安全生產和檢驗標準尤爲重要。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容外科組委會委員張華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家用美容儀有不同的功能,其採用的技術也多種多樣,不同的效果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指標來衡量,有的技術因功率太低起不到緊緻提升皮膚的效果,有的光子類產品功率低效果不佳,功率太高還可能損失視力。爲保證品質,目前消費者最好選擇正規廠家產品。

由於不屬於醫療器械管理範疇,目前家用美容儀缺乏功效評價標準,部分品牌隨意宣稱,甚至炒作概念的現象也很常見。對此,康鉑科技創始人杜涵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採訪時認爲:“要判斷什麼是真正有效的家用美容儀,很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產品有沒有采用美國FDA或者我國藥監局認定爲醫療級的技術,這代表安全和有效的認證。”

2013年7月,原國家食藥監發文指出,皮膚美容儀產品不屬於醫療器械的管理範圍。不過,未來這種情況或將發生變化。近日,國家藥監局發佈《射頻美容類產品分類界定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原則》),將射頻美容類醫療美容產品界定爲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

對此,杜涵表示,未來隨着《原則》的明確界定,不光是美容機構所使用的大型射頻美容儀器,當前比較常見的家用射頻美容儀也極有可能會納入醫療器械監管範疇,美容儀行業特別是射頻類美容儀標準將會進一步加強,相信國內美容儀市場將會迎來更加規範和健康的發展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