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天使茅茅”近日在社交平臺上表示,自己於去年花費19300元買了一款美容儀,使用之後發現右臉有兩道明顯的凹陷,一年時間都沒有恢復。後去醫院就診,醫生告知需要做填充來恢復凹陷。

有媒體報道,美容儀行業確實存在着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等情況。在電商平臺搜索“美容儀”,記者發現,不同產品的售價有從幾十元到上萬元的跨度,行業門檻偏低。記者在一些社交平臺發現,也有不少用戶反饋在使用美容儀之後出現了漏電、皮膚燙傷、臉部凹陷、皮膚過敏等情況。

目前,美容儀主要分爲三大類:射頻類、電流類和光照類。南京鼓樓醫院皮膚科主任包軍主任介紹,皮膚老化主要在於表皮層和真皮層,日常的保溼和防曬可以保護延緩表皮層的皮膚老化,而無論是使用射頻還是微電流的美容儀器,它們的基本原理就是加熱皮膚的真皮組織,促進膠原的合成,以達到皮膚抗老修護的效果,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正規的醫療美容是保養皮膚很重要的輔助手段,但問題就在於所謂的家用美容儀很難達到這個標準。”包軍主任解釋,皮膚表皮不能加熱,所以專業的美容設備會有表皮冷卻裝置來保證安全和療效。而在加熱皮膚真皮組織時,溫度過低沒有效果,溫度過高會導致蛋白質變性,面部燙傷等副作用隨之而來。“在達到效果和出現副反應之間的界限很近,普通人和非專業醫療儀器很難準確把握。”

專家提醒,對於家用美容儀,消費者無需盲目追求高價產品,應根據自身皮膚狀況來關注產品功能本身,瞭解其安全性參數認證、明確電流輸出、溫度等具體情況。

許倩倩(摘自《揚子晚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