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不幸離世:短期內發作4次癲癇,醫療團隊含淚放手

對於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不幸離世,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9日答記者問時表示,我們對“團團”病逝感到痛心和惋惜。

朱鳳蓮表示,大熊貓“團團”患病後,兩岸同胞都很關切。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成立專家組,與臺北動物園持續保持線上溝通,並應邀派2名專家赴臺協助開展診療護理工作。我們感謝兩岸專業團隊、臺北動物園以及有關各方爲救治“團團”盡到的努力,希望兩岸有關方面繼續做好大熊貓保護的交流合作。

朱鳳蓮說,14年前大熊貓“團團”“圓圓”赴臺安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象徵。多年來,它們給臺灣同胞帶去了無數歡樂和美好記憶。今天,許多兩岸民衆以不同方式表達對“團團”的悼念和追憶。大熊貓作爲“國寶”值得兩岸同胞珍惜。兩岸民心相通、良性互動,應該共同珍惜維護。

臺北動物園將爲“團團”安排悼念活動

“團團”離世後不再給“圓圓”找新配偶

臺北市立動物園新聞發言人曹先紹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動物園會盡快給“團團”安排悼念活動。

曹先紹表示,“團團”是見證兩岸情誼的代表性動物,動物園一定會安排悼念活動,但由於“團團”從發病到離世整個過程相對急迫,工作人員需要一些時間進行準備,“我們會盡快安排。”

當被問及是否會爲另一隻大熊貓“圓圓”尋覓新配偶時,曹先紹說,“圓圓”今年已經18歲,以熊貓的生長年齡而言已經過了“適婚”年齡了,“我們現在就希望好好照顧圓圓,讓它快快樂樂地過日子,不會考慮再尋覓新配偶了。不過,很多粉絲和民衆倒是很希望團團圓圓的後代圓仔和圓寶可以儘快找對象。”

曹先紹表示,動物園會按照慣例對“團團”進行病理解剖,尤其是對“團團”腦部是否存在病變及病變的程度,都會盡可能地安排多種方式進行分析檢查。曹先紹說,團團的遺體將保留皮毛標本和骨骼標本。此外,將利用技術手段儘可能地保留下“團團”的活體細胞。

“團團”今年滿18歲,2008年12月與“圓圓”從四川來到臺灣。“團團”“圓圓”自2008年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安家以來,深受廣大臺灣同胞喜愛,先後在2013年和2020年產下幼崽“圓仔”和“圓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