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觀新聞

最近,上海消費者曹先生請人疏通馬桶,被收費近5000元的消息上了熱搜。回顧這一事件,就是消費者遇到了詐騙公司,用成本價100多倍的價格購買了“專業疏通劑”疏通馬桶。幸好,消費者事後選擇了報警。截至10月底,37名犯罪嫌疑人均因涉嫌詐騙罪被寶山警方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其中6名主犯被依法批准逮捕,案件仍在進一步審理中。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這並非第一起“高價疏通馬桶”事件,之前就有類似的消費糾紛。其中,曹先生遭遇的詐騙公司也屢屢得手,其中最高一單收費竟然達到1.9萬元。

那麼,這類事件的共通點是什麼?消費者又如何“避坑”?

首先,曹先生選擇疏通公司的方式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曹先生深夜發現家中馬桶堵塞後,通過互聯網尋找“上門疏通管道”服務。在選擇服務時,又被詐騙公司“免費上門檢測,先疏通再收費”的宣傳所吸引。殊不知,網上檢索維修服務本來就不靠譜,很多“免費上門”正是釣餌。“免費檢測”之後,就可能“獅子大開口”。

業內人士表示,家裝、家電需要維修,這幾種方式找服務商比較靠譜:一、聯繫官方售後;二、在沒有官方售後的情況下,可以向小區物業或權威部門推薦的服務商求助;三、在遇到半夜故障等特殊、緊急情況,優先找連鎖平臺上的服務商

需要牢記的是,不建議通過搜索引擎查找“官方售後”,或通過第三方平臺尋找自由從業者或所謂的“專業公司”

具體來看,家裝或家電產品大多有官方售後服務。除了說明書和質保卡上的服務電話外,不少品牌還會在產品銘牌上留下聯繫方式。消費者可以通過這些途徑聯繫官方售後人員。

小區物業也有長期合作的維修工,必要時可以爲業主提供幫助。小區物業需要對推薦的維修人員負責,所以一旦出現消費糾紛,消費者不易遇到“投訴無門”的情況。

同時,上海有一份家電維修“白名單”。這份名單由上海市商務委指導,962512家電服務熱線、上海家用電器行業協會、上海交電家電商業行業協會、上海電子產品維修服務行業協會共同編制。“白名單”遴選出全市400多家電維修服務企業,囊括1.8萬多名上門人員,其中95%以上持有統一的上門服務證。該名單可從上海市商務委官網、962512家電服務熱線和網站查找。

至於第三方平臺上的服務商,不要輕信。一方面,通過搜索引擎查找“官方售後”,很可能被通過競價排名優先顯示的“李鬼”迷惑。所以,不要輕信搜索引擎找到的“官方售後”。

另一方面,第三方平臺上有不少“打零工”的服務商和個體從業者,資質參差不齊。此次曹先生遇到的詐騙公司,正是其中的典型。該公司依靠“刷單”“刷評論”等方式,提高商鋪好評率和銷售量,並用“免費上門檢測”的噱頭誘導消費者。

相比之下,一些主打維修服務的連鎖平臺可靠性高一些。平臺需審覈上門人員的資質;出現消費糾紛後,消費者也可以找平臺維權。這類平臺通常不會打出“免費檢修”的旗號,而是明碼實價,收取上門服務費。

其次,面對上門的服務人員,消費者要注意查看從業資質和收費標準。部分消費者維修心切,往往會忽略對上門服務人員的資質檢查。

要提醒的是,即使穿着“工作服”,也不代表有服務資質。建議消費者在接受服務前,確認服務人員的工作證、服務證等。同時,正規維修企業對各項服務均明碼實價。在接受服務前,消費者應瞭解對應的收費標準。

上海官方認可的家電安裝維修人員上門服務證

此次曹先生被騙取了近5000元,就與詐騙分子模糊報價有關。從目前披露的信息看,詐騙分子只告訴曹先生每瓶“專業疏通劑”485元,卻未告知可能要用多少瓶,最後一共使用了10瓶疏通劑,導致曹先生喫了啞巴虧。

再次,消費者選擇維修配件時,可以藉助電商平臺評估價格是否合理。部分維修連鎖平臺也提供預估價格服務,消費者可提前自行評估維修費用,做到“心中有數”

例如,曹先生被忽悠購買的“專業疏通劑”報價每瓶400多元,可在電商平臺,類似產品的報價也就十幾二十元。而據警方披露,詐騙分子使用的產品成本價才4元。

雖然說同類產品有品牌、檔次等差異,上門服務也有附加值,但消費者通過比價、詢價,可以瞭解維修配件的大致報價,避免被“割韭菜”。

最後,消費者選擇維修服務時,要注意保留消費憑據,包括溝通時的聊天記錄、上門服務者的身份信息、收費憑證等。如果出現消費糾紛,可憑此向監管部門投訴舉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