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證通治要法,主要按照五臟生克乘侮的規律來進行的。這些規律包括本髒自病、相生關係失去平衡和相剋關係失去平衡等三方面。現將這些內容結合病證來加以闡述如下:

一、本髒自病

凡病變不涉及他髒而只侷限於本髒的,稱爲本髒自病。心的本髒自病有心陰血虛、心火上炎,現述如下:

(一)心陰血虛

【主證】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心煩,舌尖乾紅,脈細而數。

【治法】養血安神,用天王補心丹。

【證候分析】陰血不足,心失所養,故心悸;血不養心,神不守舍,故失眠多夢;血虛不能上榮,故健忘;心之陰血不足,虛火內擾,故心煩;舌尖乾紅,脈細而數,爲心陰血虛之象。所以,治宜養血安神,用補心丹。方中以丹蔘、當歸、生地黃養血安神爲主;輔以玄蔘、二冬壯水增液而制火;人蔘、茯苓益心氣,遠志、柏仁養心神,棗仁、五味子斂心氣,硃砂爲衣,入心安神,桔梗爲使,載藥上行,共收養血安神之效。

(二)心火上炎

【主證】心中煩熱,狂躁譫語,面赤口渴,舌上生瘡,小便黃赤,苔黃脈數。

【治法】清心瀉火,用瀉心湯;髒病治腑,瀉小腸火,用導赤散。

【證候分析】心火內熾,故心中煩熱;神明被擾,故狂躁譫語;血上榮於面,心開竅於舌,心火上炎,故面赤舌瘡;火熱傷津, 故口渴;心移熱於小腸,則小便黃赤;苔黃脈數,皆爲火盛之象。清心瀉火,用瀉心湯直折其心火上炎,亦可髒病治腑,瀉小腸火,用導赤散。

二、相生關係失去平衡的傳變

心臟相生關係失去平衡的傳變,在心氣太過方面,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兩類病變;在心氣不及方面,包括母不顧子和子盜母氣兩類病變。現述如下:

(一)火盛及土

火盛及土是相生關係失去平衡,髒氣太過所引起的病變。從母子關係來說,叫做母病及子,因爲火爲土之母;從臟腑關係來說,這是心病及脾。由於髒氣太過,病變多爲實證。現舉熱積胃府的病變爲例,分述如下:

【主證】煩渴喜冷,消谷善飢,口臭脣焦,牙齦腫痛,便祕苔黃,脈象洪大滑數。

【治法】清瀉胃火,清胃散加石膏、大黃。

【證候分析】熱積胃府,耗傷胃陰,故口渴喜冷,消谷善飢;胃中火熱熾盛而上炎,故口臭脣焦,牙齦腫痛;胃府積熱與腸中糟粕相結,故大便祕結;苔黃脈大,皆胃熱之象。病變屬於實證,實則瀉其子,故宜清瀉胃火,用清胃散加石膏、大黃。方中以石膏甘寒,大黃、黃連苦寒,大清胃火,大黃更能導熱下行;生地、丹皮清熱涼血,當歸和血;升麻引諸藥至陽明之經,共奏清胃火,涼血熱之功。因陽明爲多氣多血之經,血熱則胃府亦熱,故本方治法重在清胃而兼涼血。火之子爲上,心火盛而病及脾土,屬於髒氣氣過之實證,治療原則是實則瀉其子,故以清瀉胃火爲主。仲景之瀉心湯,方中以大黃爲君,佐以黃連、黃芩,其目的皆在瀉胃,這完全是本母子學說而來。李時珍說:“用瀉心湯,亦即瀉脾之溼熱,非瀉心也。”

(二)火病及木

火病及木是相生關係失去平衡,髒氣太過所引起的病變。從母子關係來說,叫做子病犯母,因火爲木之子;從臟腑關係來說,這是心病傳肝。由於髒氣太過,所以病變多爲實證。現舉熱極動風爲例,分述如下:

【主證】高熱不退,神昏譫語,進而發生四肢抽搐,角弓反張,舌質紅,脈弦數。

【治法】清熱化痰,涼肝熄風,用羚角鉤藤湯。

【證候分析】邪入心經,火熱熾盛,故高熱不退;火熱上擾神明,故神昏譫語。肝主筋,司運動,爲風木之勝,心火太盛,熱極動風,故見四肢抽搐,角弓反張;舌質紅,脈弦數,爲熱盛動風之象。病變屬於實證,實則瀉其子,治宜清熱化痰,涼肝熄風,用羚角鉤藤飲。方中以羚羊角、鉤藤、桑葉、菊花涼肝熄風;川貝母、竹茹化痰通絡;茯神寧心,甘草緩肝;生地黃、白芍柔肝養血,合奏清熱化痰,涼肝熄風之效。

(三)火不生土

火不生土是相生關係失去平衡,髒氣不及所引起的病變。從母子關係來說,叫做母不顧子,因火爲土之母;從臟腑關係來說,這是腎病及脾。由於髒氣不及,病變多屬虛證。現舉五更泄爲例,分述如下:

【主證】黎明之前,臍下作痛,腸鳴泄瀉,瀉下之物完谷不化,瀉後即安。少腹畏寒,下肢厥冷,腰膝痠軟,小便消長,舌苔淡,脈沉而遲。

【治法】補火溫土,用四神丸。

【證候分析】腎爲胃關,腎命之火衰微,失其閉藏之職,腎不能爲胃之關門,故於黎明之前陰寒極盛時刻發生泄瀉;命火衰微,難於腐熟胃中水谷,故瀉下之物,完谷不化,陽氣不能運於下焦,故少腹畏寒,下肢厥冷;命火衰則腎氣虛,故腰膝痠軟,小便清長;舌苔淡白,脈象沉遲,皆陽虛陰盛之象。病變屬於虛證,虛則補其母,命火爲睥土之母,故用四神丸補火溫土。方中以補骨脂補命門之火爲主,輔以吳萸溫中祛寒,補腎命之陽;佐以肉蔻溫胃澀腸,五味收斂止瀉,共奏補火生土,溫陽固澀之功。

(四)火衰木病

火衰木病是相生關係失去平衡,髒氣不及所引起的病變。從母子關係來說,叫做子盜母氣,因火爲木之子;從臟腑關係來說,就是心病及肝。由於髒氣不及,病變多屬虛證。現舉血不養筋爲例,分述如下:

【主證】心悸失眠,面白無華,繼則筋脈拘攣,爪甲枯燥,舌淡苔白,脈象弦細而澀。

【治法】養血榮筋,用四物湯加首烏、枸杞、木瓜、牛膝。

【證候分析】心主血,心血虛則心悸失眠;其華在面,血虛則面白無華;進而血虛而肝之筋脈失養,故筋脈拘攣,爪甲枯燥;舌淡苔白,脈象弦細而溫,皆爲血虛肝筋失養之象。病變屬於虛證,虛則補其母,治宜養血榮筋,用四物湯加味。方中以四物湯加枸杞、首烏,滋陰養血;牛膝、木瓜活血舒筋,共奏養血柔肝之效。木生火,肝木爲心火之母,所以治療重點在養血柔肝以榮筋。

三、相剋關係失去平衡的傳變

心臟相剋關係失去平衡的傳變,在髒氣太過方面,包括相乘的火行乘金,相侮的火旺水枯兩類病變。在髒氣不及方面,包括反乘的水勝克火,反侮的火衰金旺兩類病變。現述如下:

(一)火行乘金

火行乘金是相剋關係失去平衡,髒氣太過引起的病變。火行乘金從臟腑關係來說,如象邪熱傳肺的病變,現述如下:

【主證】發熱汗岀,心煩口渴,喘咳氣粗,痰多黃稠,鼻翼扇動,面赤鼻衄,舌苔黃燥,脈象浮洪。

【治法】清心熱,保肺津,用犀角地黃湯合白虎湯。

【證候分析】心熱犯肺,火盛津傷,則發熱汗出,心煩口渴,心火上炎則面赤;邪熱犯肺則鼻衄、喘咳、鼻扇、痰稠;舌苔黃燥,脈象浮洪,乃邪熱傷肺之象。病變屬於實證,治宜清心熱,保肺津,用犀角地黃湯合白虎湯。以犀角地黃湯清心火之上炎;白虎湯保肺中之津液免受邪熱之劫。

(二)火旺水枯

火旺水枯是相剋關係失去平衡,髒氣太過引起的病變。火旺水枯從臟腑關係來說,如象熱盛傷陰的病變,現述如下:

【主證】尿血鮮紅,小便熱赤,煩渴少寐,口舌生瘡,舌尖紅,脈洪數。

【治法】清心降火,滋水救陰,用導赤散加黃連、玄蔘、麥門冬。

【證候分析】心火獨亢,陰液灼傷,故煩渴;熱盛陰虛,心神受傷,故不寐;心移熱於小腸,故尿血溺赤,口舌生瘡,舌尖紅,脈洪數,皆心火亢盛之象。病變屬於實證,治宜降火滋陰。故以黃連導赤散清心降火,從小腸導熱下行;合增液湯滋水救陰,則火邪除而陰液復。

(三)水勝克火

水勝克火是相剋關係失去平衡,髒氣不及引起的病變。水勝克火從臟腑關係來說,如象水飲凌心的病變。現述如下:

【主證】心悸氣短,四肢厥冷,小便不利,甚則浮腫,舌苔淡白,脈象沉細。

【治法】溫陽行水,用真武湯。

【證候分析】腎爲水髒,腎陽不足,水飲不化,故小便不利;水飲停聚,上犯凌心則心悸,幹肺則喘咳,外溢肌膚則水腫;陽氣爲水飲阻遏,不能達於四肢則厥冷;舌苔淡白,脈沉而細,皆陽氣不足,內有水飲之象。病變屬於虛證,治宜溫陽利水,故用真武湯。方中以附子溫腎陽以化氣行水爲主;茯苓、白朮滲溼利水爲輔,生薑溫散水寒爲佐,白芍制生薑、附片燥熱之性,共奏溫陽行水,消除水飲凌心之效。

(四)金冷火衰

金冷火衰是相剋關係失去平衡,髒氣不及引起的病變。金冷火衰從臟腑關係來說,如象寒滯胸痹的病變,現述如下:

【主證】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疼痛,四肢逆冷,苔白脈沉。

【治法】通陽散結,用枯蔞薤白白酒湯加桂枝。

【證候分析】火本克金,火衰而金冷,火反受金之侮。如胸痹證,心陽不足,心肺同居胸中,由於肺受寒邪,金寒肺冷,心火更微。清陽之氣受於胸中而轉運於背,胸中有寒,陽氣失宣而不能轉 運,故胸背痛;心火衰微,肺金失於溫煦,肺氣升降便因寒邪所阻,故發生喘息咳唾;陽氣不能達於四肢,故四放逆冷;陰寒內盛,故苔白脈沉。病變屬於虛證,治宜通陽散結,用括蔞薤白白酒湯加桂技。方中栝蔞開胸散結,薤白通陽行氣,桂枝溫通心陽,白酒宣暢氣機。心陽得振,肺氣宣達,則濁陰自散,痹痛白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