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道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8日發表王鑫與克里斯蒂安·范戈德撰寫的文章,文章呼籲美中須恢復建設性人文交流。

文章稱,美中在一系列問題上存在錯綜複雜的分歧。這些問題需要雙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進行深思熟慮的討論,而不是發出刺耳、片面的指責。

近年來,全球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處於低點。在過去幾年裏,美國政治狂熱分子的反華言論讓許多愛好和平的華裔美國人遭受歧視和暴力。訴諸帶有種族偏見的短視戰略並非明智之舉,這種做法只會在守法的美籍華人學者和美國公民當中引發恐懼、恐慌和猜疑。

文章說,中美曾是死敵,直到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着手重建兩國關係,並強調要加強文化交流,以幫助兩國人民將彼此視爲愛好和平的同道中人。美國前總統卡特在任期間推進了相關做法,雙方擴大了互動,深化了教育和學術夥伴關係。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也致力於推動全球學術和教育交流。這些都幫助許多美國人和中國人更好地相互瞭解。

全球教育和學術交流彌足珍貴。我們感謝並受益於美中之間的學術交流協議,但遺憾的是,政治爭吵令這些夥伴關係中的很大一部分走向終結。在特朗普和拜登執政期間,許多國家級跨文化教育項目陷入停滯。

文章稱,美中兩國需要重回正軌,加強人文交流。

顯然,基於歷史上不同的社會和文化價值觀,中美兩國對某些問題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但佔據道德制高點、公開羞辱和指責中國只會促使更多人回憶起美國在發展過程中是如何壓迫有色人種等羣體的。我們的人民不該互相攻擊指責,而應致力於通過建設性方案來解決問題、消除分歧。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7日一篇報道則關注美國研究人員呼籲加強與中國交流。

報道稱,斯科特·肯尼迪在9月份回到北京,與很長時間沒見過面的中國同行重聚。

肯尼迪是位於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高級顧問,30多年來曾多次前往中國,僅2019年就去了6次。他研究的是中國經濟政策與商業表現,而這需要實地調查。

報道稱,此行也凸顯出,與中方面對面的學術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近幾個月,一小部分像肯尼迪這樣長期關注中國的人士已踏上回歸之路。維拉諾瓦大學的政治學家德博拉·塞利格森(中文名沈岱波)和杜克大學研究中國商業與技術的專家丹尼斯·西蒙近期都訪問了中國。西蒙已經返美,塞利格森仍在中國。

儘管經歷了防疫隔離措施,但三位研究人員都表示,他們的旅行是值得的。

致力於美中科技合作的西蒙說:“這是一次富有成果的訪問。我在中國進行了40年來最坦誠的會談。”

肯尼迪表示,此次訪問讓他明白,他的中國同行非常願意接觸。他說:“我很驚訝人們竟然願意跟我見面。之前有人跟我說,由於政治關係緊張,沒人願意見美國人。”

研究美中氣候關係的塞利格森也有類似經歷。她說:“就此而言,這更像過去。”她指的是上世紀80年代美中剛開始接觸的時候。

“中方想方設法提供便利。”曾擔任崑山杜克大學常務副校長的西蒙說,“科技和教育領域蘊藏恢復中美關係活力的巨大能量。”

報道稱,學者們表示,身在中國讓他們瞭解到一些僅通過網絡無法知道的事。

西蒙說:“至少在與我一起工作的官方人員當中,他們對國家和社會有一種真正的責任感。”

肯尼迪說:“在中國,人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但如果你只看媒體報道,就只會得出非常簡單的負面觀點。”

西蒙和肯尼迪還指出,身在中國爲他們提供了了解該國決策過程的獨特途徑。肯尼迪認爲,這對理解中方動向和避免不必要的緊張升級至關重要。西蒙則表示:“如果不身在中國,就很難知道中國老百姓的想法。”

4月9日,在美國華盛頓,美國中小學生拿着“歡迎回家”字樣的展板,爲正在太空執行任務的中國航天員們錄製小視頻。(新華社發)

報道援引賓夕法尼亞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的學者尼森·馬赫布比的話說,即便數量有限,這些學術交流仍有益於美中交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