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來嘉實基金把基民坑得有多慘

來源:雪球App,作者: 股市動態分析週刊

作者:林蔓

明明過去業績不錯的基金公司和經理,爲什麼自己買了他們的基金後就被套?

明明同一只基金別人買賺得盆滿鉢滿,爲什麼輪到自己就高位站崗?

明明過去兩年市場牛氣沖天,爲什麼自己的基金還是熊模熊樣?

看似矛盾的問題,卻是市場衆人的真實寫照。究其原因,還是買入時機不對。而對此最能感同身受的,莫過於2020年及2021年入局的基民。

彼時趁着行情火熱,一衆基金公司瘋狂發新,一衆基金經理瘋狂追高,鋪天蓋地的宣傳,成功吸引大批投資者入場。如今結果也是顯而易見,過去兩年進場的大部分人,如今已成了被套最深的人。

數據也更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全市場主動權益基金中,2020年成立的基金成立至今(2022年11月28日,下同)平均回報率爲-2.61%;2021年更是大幅跌至-18.74%。

而2020年之前成立的基金至今來業績則是“歌舞昇平”,2017、2018、2019年成立的基金成立至今回報率都超過60%。

更讓大家不爽的是,自己虧錢,“養肥”了基金公司。覆盤過去兩年來,哪家基金公司從基民身上受益頗多,卻將基民“坑”的不淺呢?

東方財富Choice統計,2020年至2022年11月28日,共128家基金公司發行了新產品,數量範圍從1至150只不等,其中100只以上的有7家。

這段時間,大部分基金公司規模都實現了飛躍上漲,其中有15家基金公司規模上漲超500億元。

而在這一陣營中,嘉實基金期間發行基金平均回報最低,達-16.27%。(見表一)

表一:2020.1.1-2022.11.28規模上漲超500億元的基金公司產品平均回報

嘉實基金正是近兩年野蠻生長但登高跌重的典型樣本。筆者曾在此前《嘉實基金“賽道策略”失效:騎虎難下的困境》中提到,2020年來,嘉實基金上下就對醫藥、消費等抱團股、賽道股十分偏愛。2020年,公司重倉行業比例最高的前四名板塊分別是醫藥生物食品飲料、計算機、電力設備(申萬行業分類),持有上述四個行業市值比例超四成的基金佔全部主動權益基金的比例約達22%,2021年這一比例再次上升至29%。

如今這些行業紛紛不給力,但船大難掉頭,嘉實基金已是騎虎難下。

嘉實跌倒,基民同樣喫不飽,凡是手中持票的人,都難逃公司追高發新的後果:不僅回報不佳,而且波動極大。

回報方面,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嘉實基金72只2020年後成立的主動權益基金僅有9只實現正向回報,其餘全部虧損,虧損基金中還有38只回報率跌超20%,比例超過一半,其中又有15只跌超30%。

波動方面,2020年至2022年11月28日期間,全市場7000餘隻主動權益基金最大回撤幅度前10%中,嘉實基金上榜產品數量達20只,僅次於華安基金,排名第二。

若進一步篩選,在主動權益基金數超過150只的大型基金公司中,嘉實基金這20只上榜產品佔自身全部主動權益基金數的比例爲11.24%,也排第二。 

表二:嘉實基金最大回撤幅度位於全市場前10%的20只產品佔自身全部主動權益產品的比例

不僅最終結果的失望程度居前,期間持基落差感同樣排在前列。在策略折返阻礙重重下,嘉實基金後期如何維護口碑?公司如今的規模,又能維持多久呢?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