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成都日報

從借智到借勢 這家企業在蓉孵化破殼新生:

開闢新賽道專攻近視防控

角膜塑形鏡研發實驗室

12月7日,大雪。四川興泰普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卻升騰出另一種熱度:生產車間的高精密機牀火力全開,生產出的角膜塑形鏡已應用到臨牀試驗;實驗室內研發人員熱情高漲,臨牀數據表明產品有效降低了患者近視度數。“產品有望在2024年底上市。”四川興泰普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戴燕說。

這家企業2016年落戶成都武侯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這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開啓了創新創業的征程:走出行業遇冷、賽道轉換的迷茫,走向自主研發、多項目推進的破殼新生。

爲借智 把企業搬到成都

12月7日下午,記者來到這家年輕的企業。50餘人的團隊中,研發和臨牀試驗人員佔了一半。“目前我們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技術攻關,所以團隊以技術人員爲主,遇到難題尋求在蓉高校院士團隊協助。”戴燕說。

興泰普樂的前身是位於陝西的興泰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樂普(北京)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營業務是可降解心臟支架的研發與製造。研發的核心技術支持,來自蓉城高校的院士團隊和重點實驗室。爲了技術上的緊密合作和高效溝通,企業搬家到了成都。

那時,可降解心臟支架是資本加持的熱點賽道,該企業的技術亦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就在企業準備將自主研發的第二代產品應用到臨牀試驗時,心臟支架領域卻遭遇了“行業大降溫”。前期幾千萬元的研發費用,以及臨牀試驗需要的數億元投入,與產品終端價格急劇走低呈現不可逆轉的反相關關係,企業不得不另拓賽道。

經過大量調研,企業最終將產品定位從傳統臨牀醫療器械領域調整到高端消費醫療器械領域,聚焦眼科和醫美方向,重點研發製造角膜塑形鏡和麪部填充劑等產品。在戴燕看來,消費性醫療器械的市場空間大,近視防控已上升至國家戰略,醫美也是武侯區重點培育的新興產業之一,同時選擇兩個領域雖挑戰很大,但同屬三類高端消費醫療器械,在研發、生產管控、銷售等環節具有整合協同效應。

2020年更換賽道後,企業重新組建了以高學歷、年輕化爲特點的技術團隊,在2021年下半年迎來了突破性進展,自主研發的角膜塑形鏡完成研發定型,並通過行業主管部門的型檢。這意味着,產品可以進入臨牀試驗。

善借勢 推動企業破殼新生

戴燕清楚記得,2020年轉換賽道時,國內取得角膜塑形鏡市場準入證書的企業只有少數幾家,而現在有20多家企業湧進了近視防控的賽道。激烈的市場競爭格局,促使他們同時上馬多個研發項目,全力提速研發進度條。

戴燕喜歡把現在視爲“二次創業”,而成都武侯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是她的福地。幾年前,她曾帶領團隊將創始於此地的另外一家醫療器械企業產品成功推上市場,企業實現扭虧爲盈、良性發展。她說,成都發展得很快,現在的發展環境比當年更好。

目前,醫療器械是成都產業建圈強鏈的重點產業之一。成都引進了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孵化培育壯大了本土企業,一批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蓉集聚,產業發展按下快進鍵。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四川分中心、四川大學醫療器械監管科學研究院等平臺相繼落地,完善的配套也爲企業技術諮詢、成果轉化提供了便利。

戴燕說,醫療器械行業的專業性強,技術壁壘高。企業落戶除了看項目激勵、房租優惠等招商引資政策外,更多是看後期管理和服務。成都產業生態圈的建設,堅定了他們把產品做好、企業發展好的信心。目前他們的近視防控和醫美產品都已進入臨牀試驗階段。

“初創企業孵化階段,爲企業提供科技金融、供需對接、創業輔導等15項服務,待企業孵化成功後,就引進武侯產業園區集羣發展。”成都武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許焰介紹,目前產業園區集聚醫療器械企業20餘家,年產值超5億元。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唐小未 文/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