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制改革東風勁吹,天津在推進屬地企業對接資本市場方面祭出大動作。

12月24日,天津明確未來三年全市上市企業將在規模上實現“三個倍增”。

拆解來看,這是一個爲2023—2025年制定的多維度“倍增”目標。一是增量倍增,在確保新增25家的基礎上,全力以赴實現新增50家的倍增目標,總數突破140家;二是儲備倍增,輔導在審企業動態保持在60家以上,重點後備企業動態保持在200家以上,儲備培育企業動態保持在1000家以上;三是市值倍增,全市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實現倍增。

目前,A股市場天津板塊上市公司約70家,在所有直轄市中排名較爲靠後。不過,以TCL中環等公司爲代表,不少行業龍頭坐落天津;同時,兆訊傳媒等公司也成爲今年A股市場中的增量IPO。

從本輪部署來看,天津並非只是謀求IPO量的提升,科技型、產業鏈和民營上市企業“量比雙升”是重要特徵。這折射出天津謀求經濟結構轉型的願望和驅動力。

按照部署,天津未來三年新增上市企業中,科技型企業佔比不低於90%,新增不少於45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翻番,上市企業研發投入佔比穩步提升。

天津上市企業三年倍增計劃圍繞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要素市場化配置水平、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等關鍵領域,搶抓資本市場改革創新政策機遇,堅持“企業自願、市場主導、政府支持、依法規範”的原則,圍繞梯度培育爲主線,健全工作機制,強化政策扶持,嚴格責任落實,大力推動天津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優做強,不斷提高天津上市公司質量,帶動引領天津全面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一個值得注意的特點是,天津在重點任務執行方面將採用“大數據+鐵腳板”選種強基行動。

具體來看,以經營情況、發明專利等數據爲關鍵指標,着重從“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醫藥製造業”等5個重點行業主動挖掘。

同時,利用好各區上市辦、券商、私募股權基金等推薦渠道,全面加強企業排查。在此基礎上,經過大數據研判和屬地區上市辦實地調研覈實,將有上市意願、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備一定規模和成長潛力的企業納入“儲備培育”項目庫,在庫企業動態保持在1000家以上,全面做大做實做優全市上市工作“塔基”。

天津將啓動百名上市幹部專題輪訓計劃、千家企業上門服務計劃以及萬人上市動員培訓計劃。還將推行基地服務全覆蓋,包聯服務全覆蓋以及融資服務全覆蓋。積極優化對企財政獎勵政策,支持企業新三板掛牌,對支持天津企業上市的中介服務機構給予獎勵。

此外,在落實天津市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和業務創新試點三年行動計劃方面,天津明確,通過創新試點,力爭用三年時間,形成功能完備、靈活高效、安全規範、符合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和天津高質量發展需要、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區域性股權市場,有效服務天津經濟發展,積極爲全國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和業務創新探索“天津模式”、提供“天津經驗”。

無論從經濟總量來說,還是從對接資本市場的潛力來看,天津各區發展並不平衡。爲此,天津提出實現分類分梯次推進“方法論”。

其中,“優勢區”強優,濱海新區新增不少於29家,北辰區新增不少於5家。“潛力區”躍升,寶坻區新增不少於6家,東麗區新增不少於4家。“空白區”清零,河北區、寧河區和薊州區新增不少於1家。基礎較好的區實現穩步推進,南開區、西青區、津南區和武清區等4個區分別新增3家。各區協同發展,和平區、靜海區、河西區、河東區和紅橋區分別新增2家。

天津近些年來從準一線城市老大哥的寶座階段性滑落,不過在資本對上市企業孵化方面,天津仍然具有較好基礎。例如,海河產業基金、濱海產業基金等,有利於帶動社會資本支持企業上市。不過,也有業內提醒,在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等方面,天津企業仍需加速追趕。

除了天津之外,乘着註冊制東風,今年以來多地都提出企業上市倍增相關計劃,促進屬地公司數量和質量提升。

以昆明爲例,日前昆明印發企業上市倍增工作方案,力爭到2025年新增上市企業12個以上 。昆明將夯實上市後備基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同時還細化優化企業上市營商環境、提升融資對接服務能力方面的措施。

此外,南陽等地也就推進企業上市作出相關部署。

多地力推上市企業倍增的背後,是A股市場體量的加速擴容。今年11月下旬,A股存量上市公司正式突破5000家。在“十四五”規劃實施第二年,A股進入“五穀豐登”新時代,中國資本市場迎來又一重要里程碑。

伴隨着多層次資本市場精準構建、註冊制發展穩步推進、新證券法等重要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四梁八柱”法制體系基本建成的東風,A股市場在體量與質量並重的發展之路上邁進。光大銀行金融分析師周茂華認爲,隨着多地仍在蹄疾步穩地推進屬地IPO工作,對於整個市場體量質量兩翼齊飛,將起到積極帶動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