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判斷,當前北京疫情還處於上升期,未來一到兩週的重要任務是“防重症、防病亡”。25日晚總檯央視記者探訪了北京協和醫院的發熱門診和急診室。患者和家屬希望的是儘快看上病、治好病,醫生和護士面臨的,是越來越多危重病人需要搶救的壓力。但是大家堅信,再努力堅持一下,一定可以挺過難關。

記者探訪北京協和醫院

隨時發生的生命賽跑 記者探訪北京協和醫院

25日晚10時多,北京協和醫院急診室外,救護車陸續把患者送過來。

北京協和醫院通過內部改造,已經對急診和發熱門診進行擴容,現在擁有兩個發熱門診區,一個急診區。在第一發熱門診區,晚上8時多,急診科副主任李毅教授正在出門診,他今天已經連續接診7個多小時。

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副主任 李毅:我們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跟病人服務,我們只要有能力接待,我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

在第二發熱門診區,大部分患者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因爲連日的高燒,老年患者的血管狀態已經非常不好,護士們蹲在老人身邊,仔細地看細緻地找,希望能夠一針就能扎準,讓老人家儘快輸液控制住病情。

發熱門診內多爲老年患者

93年出生的護士姜旭穎,正在分診臺快速處置各項工作。本月中旬,她感染了新冠病毒後,燒一退,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就立刻返回工作崗位。僅25日這一天,北京協和醫院發熱門診就接診了340多位患者,其中老年人佔到大多數,幾乎每一位患者都要及時進行吸氧處置。

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護師 姜旭穎:我們是有崗位職責的,但是真忙起來的時候並不能說每個人就固定在自己的崗位去幹什麼,大家都是穿插着來的,可能這個崗位需要的人正在忙別的事兒,那我肯定就會頂上去,去幹這件事情,大家都是相互幫助的。

連日來,前來就診的患者普遍年齡偏大、病情嚴重,讓臨牀一線的醫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巨大挑戰 。

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主治醫師 周央中:最緊張的時候可能還是這個月月中的時候,我覺得跟之前還是不太一樣。之前更多人剛開始發燒比較緊張就來看,現在更多可能還是年紀大的,真正有肺炎的這些病人來得會很多,基本都是六七十歲,還有九十多的很多,因爲他們確實是比較重的病人,需要去密切監測、觀察、治療。希望現在是最難的時候,我們一邊走一邊看。後面我覺得可能還是重症病人會爲主,也是比較有挑戰的。我覺得隨着大家對病毒、疫情瞭解更深,治療也更有經驗,應該會越來越好。

記者在急診科看到,一位醫生拎着氧氣瓶,對患者和家屬快速地交代病情後,轉身又往發熱門診跑,記者跟到診室後發現了原因,這裏有等待就診的患者。

北京協和醫院內科住院醫生 李菡鈺:病人他基礎是一個慢性腎衰竭,然後現在又出現一個急性心衰加重,他就是有急診透析指徵的,可能要做血濾的,所以我就聯繫了搶救室的二線,他們說讓他去急診那邊,給他進一步的處理。

再難再辛苦也不能少了對患者的關愛。在虎坊橋居住的這位老人,今年79歲,她一個人來協和看病, 醫護人員幫着老人家拿氧氣瓶、找座位,老人輸液結束後,醫護人員還要給她測一下血氧,才放心讓她離開。

記者:您現在舒服一點了嗎?

老人:舒服一點了。

護士:您問問醫生,您是在這再觀察觀察,還是先回家,明天再過來輸液?

老人:我明天過來。

根據急診分級標準,目前來北京協和醫院急診就診的病人75%以上都是病情比較嚴重,進展快的患者。

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主任 朱華棟:我從醫大概有30來年了,可以說是最困難的一個時候。病人量多,還有危重程度也超過平時。像在以往的話,一、二、三級佔的比例平均平時的話也就是在50%左右。最近這幾天我們監測到一、二、三級這些急診的病人比例已經佔到了75%,甚至80%,危重病人的比重高,可以說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

面對急診的告急,北京協和醫院很多教授、主任們也都趕來增援,撲在一線搶救患者。

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總值班 馬士程:我們的教授主任們都跑到一線來跟我們一起來並肩作戰,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鼓舞,也告訴我們身爲大夫不管你是什麼樣的職稱和職位,只要有病人需要,哪裏需要,我們就去哪裏。

重症患者急診首診負責 必要時轉至ICU

急診收得進來,還要分得出去。11月19日,北京協和醫院正式啓用首個院內新冠患者隔離病房,之後又相繼啓用多個隔離病房,並已過渡到各專科分別收治本專科的新冠患者。對於病情轉重的新冠重症患者,由急診科搶救室落實首診負責制,再轉到各個ICU進行搶救。各專科都設有重症病牀或專科內的ICU,在需要時24小時內就能完成重症病牀轉換。

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總值班 馬士程:我們也在很努力挺着,而且我們現在大夫也在陸續返崗,我們的藥也在逐步地跟上,我們其他的社會反應速度也在跟上,我們的支援力量也在跟上,所以我們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