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日報

未來科學城生命谷國際精準醫學產業園效果圖。

本報訊(記者 趙語涵)新年伊始,未來科學城生命谷國際精準醫學產業園建設現場一派忙碌的新氣象。記者近日專訪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公司董事長王穎獲悉,作爲生命科學園三期首發項目,精準醫學產業園預計將於明年三至四季度竣工投用,首批已有13家企業簽約入駐。未來,生命科學園將瞄準原始創新策源地、成果轉化加速器、機制創新試驗田、產業生態磁石等四大功能定位。

挖掘機揮動着剷鬥在基坑內開掘,噴錨機高壓噴射出混凝土加固基坑,一輛輛運輸車往來穿梭運送着一車車土方……連日來,精準醫學產業園建設工地土方施工全面展開,其中一個地塊的土方施工已接近尾聲。“進入2023年,我們加大了人力和機械的投入力度,並進行早晚倒班作業,已經把去年12月份因疫情有所放緩的進度趕了上來。”康橋資本精準醫學產業園項目總監吉海濱告訴記者,如今,工地現場共有9臺挖掘機同時作業,高峯時期會有約100輛運輸車往來運輸土方。

國際精準醫學產業園於去年8月啓動建設。產業園位於生命科學園一期、二期南側。王穎介紹,園區規劃建築規模約24.57萬平方米,由昌發展公司與康橋資本共同打造,可提供總部辦公、研發中心、中試和生產基地等自由轉換和組合的複合空間,一方面將承接國家實驗室、北生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原始創新成果轉化,另一方面還將積極引入跨國公司、上市公司、領軍企業和高成長企業等。

正在建設的園區已經有了清晰的產業規劃方向,將面向精準診斷、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精準醫學方向,聚焦細胞治療、基因治療、合成生物學、AI醫療等當前生命科學產業的重點前沿技術賽道。

目前,首批簽約入駐的企業中,已有多家在精準醫學的前沿賽道中跑出加速度。博雅輯因是一家專注於基因編輯技術轉化的全球性生物醫藥企業。去年11月,該企業宣佈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造血幹細胞在研產品ET-01的多中心Ⅰ期臨牀試驗已完成最後一例患者輸注。華夏英泰則是一家聚焦細胞免疫治療領域的創新醫藥企業,近日,其自主開發的合成性T細胞受體抗原受體(STAR-T)注射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孤兒藥資格,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急性髓系白血病。

歷經22年發展,生命科學園如今已成爲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的重要聚集地和創新高地,一期、二期項目已有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等10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16個省部級研發中心落戶,百濟神州、諾誠健華、萬泰生物等600多家創新型醫藥健康企業陸續進駐。隨着三期首發項目的推動建設,生命科學園也開啓了新徵程。

談及園區未來的四大功能定位,王穎介紹,在原始創新方面,北生所、腦科學中心、國家實驗室等國之重器將持續產出國際最高水平科研成果;成果轉化方面,從北生所孵化出的百濟神州、華輝安健、炎明生物、普沐生物等創新藥企已高速成長,未來園區還將通過全鏈條、全週期的專業平臺讓更多創新成果加速轉化;機制創新方面,被納入“兩區”範圍的生命科學園已落地60餘項制度創新產業政策;產業生態方面,國家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研究型醫院、創新醫藥企業等將在生命科學園形成覆蓋產學研全鏈條的創新生態。

除了精準醫學產業園,目前生命科學園在建重點項目還包括北京市疫苗檢驗中心、國際研究型醫院、清華工研院細胞與基因治療創新中心、北京飛鏢國際創新平臺、大分子藥物中試平臺、華爲AI藥物研發雲平臺等。王穎特別提到,未來生命科學園的發展還將重點在“國際化”上發力,將利用“兩區”政策吸引外資企業、跨國公司佈局,與知名國際企業展開深度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