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光明日報

本報北京2月15日電(記者張翼)高端工業母機、精密儀器儀表、關鍵核心零部件的製造能力提升;超大規模電力裝備、大型礦山和冶金裝備、大型石化裝備供給能力升級,爲國家能源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保障……記者從2月15日舉行的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信息發佈會獲悉,我國機械工業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低碳發展提速。

“有效應對風險挑戰,機械工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深入推進,行業發展韌性進一步增強。”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羅俊傑告訴記者,2022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雖經歷起伏,但運行態勢總體向好,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增加值增速高於全國工業,技術進步與產品結構升級有效帶動行業效益增長,科技創新成果湧現。

2022年,上海交大智邦科技聯合普什寧江機牀、華中數控等單位研製的國產裝備轎車動力總成加工生產線在上海通用汽車投入使用,標誌着國產化功能部件組成的高端加工中心已能完全滿足高檔汽車動力總成的加工需求;哈電集團成功製造國內首臺增材製造軸流式水輪機真機轉輪,對推動智能製造技術在發電設備製造領域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太重集團設計研發的國內首臺套“一鍵煉焦”智能化成套設備投入運行,填補國內焦化行業技術空白。

“雙碳”目標引領下,機械工業全力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2022年風電機組的產量佔全年發電設備總產量的比重超過50%。綠色低碳裝備不斷湧現,有力推動傳統產業減碳發展。特變電工新一代百萬伏變壓器試驗成功,對提升我國清潔能源消納、保障電網穩定運行具有重要作用;中國海油牽頭研發的我國首套水下采油樹在南海鶯歌海順利完成海底氣井放噴測試作業並正式投入使用,標誌着我國已具備深水水下采油樹成套裝備的設計建造和應用能力,對提高國內能源自給率提供重要裝備保障。

“當前,機械工業運行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嚴峻,但機械工業發展韌性強、活力足、潛力大,今年有望延續平穩向好走勢,實現量的增長與質的提升。”羅俊傑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