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怎麼這麼貴了?

近日,“一線城市亞朵全季如家排隊漲價”衝上微博熱搜,評論區裏擠滿了打工人對今年開年“報復性出差”的吐槽。

開春以來,商旅出差的復甦,疊加旅遊出行的熱潮,推高了酒店的需求。攜程數據顯示,2月商旅酒店同比增長130%,其中國內增長125%,國際增長近10倍。

但酒店數量受疫情影響,不增反減,供需不對稱之下,酒店價格水漲船高。根據中國飯店協會的數據,中國酒店數量在2018年達到峯值,爲34.4萬家,2021年減少三成,爲25.2萬家。大量酒店在疫情期間成爲隔離酒店,要恢復正常營業,還需人員和設施的不小調整。

本輪漲價的多是一線城市的經濟型酒店,價格動輒一晚500元朝上,超過了部分公司的報銷上限。商務人士Victor上週到上海出差,他對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苦笑道:“這回估計是要超標了,希望回去後財務能‘放我一馬’。”

房費漲了,但報銷額度沒變

2023年的春天,隨着疫情對出行的限制大大減少,國內大大小小的企業彷佛都解開了出差的封印。“辦公室裏攏共仨人,週一組會時老闆一拍板派出去倆。”Victor對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說道。

臨行前打開某酒店訂房app,輸入出差時間,再選取“上海市黃浦區”作爲目的地,眼前一衆500+元的價格晃得Victor睜不開眼。

“我趕緊劃出頁面,確定一下自己選的是不是快捷酒店。”刷新後再次進入,遺憾的是價格沒有發生變化,但“全季”“如家”“漢庭”已經不是他三年前認識的樣子。

爲了驗證這一說法,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近日致電上海部分快捷酒店諮詢價格。“歡迎致電XX酒店,請問有什麼可以爲您服務的嗎?”前臺的問候語一如既往,但價格已然不是過去的樣子——標間最低600元,單間則是400元往上。

一位前臺提醒道:“現在預訂大牀房的價格是611元,房間隨時可能訂完,而且明天價格會(向上)浮動。”而在2022年12月,該酒店同樣房型的價格在300元左右。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發現,相較於線上預定,向酒店前臺直接訂房的價格甚至更高,普遍溢價10%-20%。

三四月本是公商務旺季,加之恰逢疫情防控優化後的第一個春天,旅客們的出遊意願並未隨春節假期的結束而消退。在商務出行和春季出遊這雙重需求的疊加下,一二線城市的住宿酒店行業近期迎來大量訂單。

錦江酒店(中國區)經營數據顯示,2023年2月北京、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的商旅預訂量環比提升近60%,整體出租率也已超出2019年同期11%。成都、武漢、南京等省會城市也成爲近期炙手可熱的差旅目的地,商旅預訂量環比增長近40%。

“春節假期之後,國內的團隊業務預訂量也明顯增長起來,大部分分佈於上海、武漢和海南等地。萬豪國際集團在國內重點商旅目的地,如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商旅業務預訂間夜表現出良好的態勢。”萬豪國際集團大中華區銷售及市場營銷副總裁吳子棡表示。

酒店房費上漲了,大多數企業的住宿報銷標準又沒變,這給不少出差人士帶來了報銷難題。

“房費變了報銷又沒變。老實說我們400元一晚的額度不算低,以前去二三線城市甚至住過星級酒店,但這回估計是要超標了,”Victor對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苦笑道,“希望回去後財務能‘放我一馬’。”

客房數量明顯減少,供需失衡

一面是需求在短期內的報復性增長,一面是供給在過往三年間的持續下滑。一增一減之間,酒店價格明顯上升。

根據中國飯店協會的統計數據,中國酒店數量在2018年達到峯值,爲34.4萬家。到了2021年,這個數字下降爲25.2萬家,較2018年減少26.7%。

酒店數量的下降,意味着客房數量的大幅縮減。2021年中國酒店客房總數爲1347萬間,較峯值2019年時減少了415萬間,同比下降23.6%。

過去三年,大量酒店主動或被動地加入隔離酒店的行列。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22中國酒店集團及品牌發展報告》指出,根據對上市公司年報、大型集團內部資料和綠雲平臺等三個數據來源的調查和推斷,2021年全國約有5%的酒店被徵用爲隔離酒店,客房總數約爲70萬間。

疫情期間,不少隔離酒店的內部裝修受到損毀,修整後才能開業;由於商業營業中斷多時,員工狀態和經營策略也需要大幅調整,才能恢復到過往。

在遭受新冠疫情衝擊前,中國國內遊達到60億人次,出境遊也達到1.55億人次,旅行支出總計約1萬億美元。

根據雅高集團、攜程集團和麥肯錫聯合發佈的《探尋中國環保旅行之道》,過去10年間,中國旅遊業的總收入保持每年兩位數增長。中國遊客的國內遊支出和出境遊人數都位居全球首位。2019年,旅遊業爲中國貢獻了4.56%的GDP(國內生產總值)。

出行的增加和客房的減少一道,造成了今年春天住宿酒店行業供需結構的失衡,這種失衡率先在一線城市的快捷酒店中點燃了價格的火星。

北京景裏酒店集團首席收益官張琬竺認爲,疫情三年壓抑了很多的需求,短期來看,差旅市場會有小幅漲價,市場恢復到2019年基本沒有太大難度。

按時間來看,集中在週一到週五或商務出行需求爆發時;按地點來看,主要是商旅城市的經濟型、中端酒店。

在近期的漲價潮中,並非所有酒店都能享受到“報復式出遊”的紅利。張琬竺表示,核心商圈周邊的酒店,如果沒有需求外溢,價格可能往下調整。

有業內人士認爲,酒店房價的上漲趨勢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繼續向二三線城市以及星級酒店蔓延,並且在五一假期前後達到峯值。

“從長期來看,市場還是會歸於理性,因爲酒店漲價主要看供給和需求是否匹配。後續隨着酒店市場的復甦,其他產業或投資就會進入到酒店行業,可能又會進入到下一個階段。”張琬竺表示。

可持續發展目標下,服務有所“縮水”

由於報銷額度有限,Victor“擇優”選擇了一家500元一晚的某知名連鎖快捷酒店的大牀房。

“房間名副其實,真就只塞得下一張大牀。”Victor對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抱怨道。按照第三方平臺的描述,房間面積僅爲12平方米,且由於預定時間較晚,該房間位於靠近公路一側的低樓層,夜間頗有噪音。

房間面積的逼仄和價格的上漲,似乎沒能換來更完整的服務。次日一早Victor發現,自己訂的房間並不包含早餐。退房時詢問前臺,他只得到了一句“爲降本增效,本酒店房間均不含早”的回答。

這意味着,他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尋找一家早餐店,且規模較小的店鋪可能不提供發票,這爲不少商旅人士帶來了報銷上的困擾。

除了早餐,不少住客也發現,酒店已經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洗漱包,而是需要旅客索取後才提供;毛巾和牀上用品不再是一日一換,而是一客一換,或者應需更換。

需要指出的是,這不僅是酒店降本增效的考慮,更是減少垃圾生產、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因爲酒店住宿業一向是重要的碳排放來源,在旅行各環節中碳排放數量排名第一。

《探尋中國環保旅行之道》報告顯示,旅行者往往會比在家時使用更多的一次性用品,並丟棄喫剩的食物。據統計,中國國內遊遊客每年產生1200萬至1400萬噸固體廢棄物。2019年,國內遊遊客用水量達到70億至80億立方米,足夠裝滿600萬個奧運標準游泳池。

以常規出差的3天酒店住宿爲例,酒店早餐剩飯、梳子等一次性用品,佔固體廢棄物大頭;淋浴、泡澡、客房清潔和洗滌服務,要用去相當於400個成年人一天的飲水量。

對於酒店來說,只需對旅行中的日常活動稍作調整,便可帶來碳排放方面的顯著改善。但如何平衡旅客體驗和節能減排,尤其是在當前價格上升的大背景下,酒店還有更多精細化運營的工作可做。

無論是短期內供需結構的失衡,還是長遠來看環保旅行理念的推廣,最觸動消費者神經的還是價格的變動。“不管是什麼原因,但願下次出差時,酒店房費的發票價格不會再上漲。”Victor對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說道。

(文中人物Victor爲化名)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作者:董澤軍 王靜儀,編輯:施智梁 王靜儀,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