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隨着中國汽車工業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汽車已從昔日的奢侈品逐漸成爲生活和工作的代步工具,進入到尋常百姓家庭。在給大家帶來更多便捷的同時,卻也問題頗多,讓消費者防不勝防,如:肆意加價售車、捆綁金融保險、存在質量缺陷、售後服務缺失等等。

行動不只315,一年更需365。直擊汽車質量,聚焦輿情重磅。鎖定2021關於汽車質量問題的那些事兒。彙總濟南媒體消費者投訴熱線今年1-2月份最近30天投訴信息,汽車消費糾紛和質量問題投訴數量依然居高不下,成爲困擾準車主和汽車用戶的一大問題。從消費者維權的具體問題來看,汽車銷售中的保險問題、亂收費等服務套路,以及新車自身質量問題成爲投訴的重災區。

在涉及25個品牌的投訴統計中,涉及車輛質量問題的投訴81例,佔到總投訴的12%。由此可見,汽車自身質量問題仍是消費領域不容忽視的一個大問題。

尤爲值得提及的一點,豪華品牌汽車的產品質量問題投訴呈現增多的趨勢,僅BBA品牌的產品質量問題投訴就多達21例,佔比接近26%。

從具體問題上來看,奔馳車主投訴的轉向失靈、車輛爆缸和油門突然失靈問題令人觸目驚心。而寶馬汽車的變速箱漏油、傳動系統故障同樣讓人心驚膽戰。至於奧迪的變速箱異響和一些機油的問題,也是讓用戶頗多頭疼。都說豪華品牌品質高,可從投訴數量來看,似乎沒有想象得那般好。較高的產品質量問題投訴,也在用一個較爲理性的數據告訴廣大消費者,不是貴的就一定是好的。

當然,合資品牌的質量投訴數量也不少。其中一向被國人認可的日系品牌三劍客本田、豐田、日產的投訴量也不少,總計10例。就具體問題而言,主要集中在車身、發動機異響、發動機漏油,以及機油增多、亂報故障碼等問題。當然,令筆者最爲觸動的還是南北大衆的投訴,上汽大衆投訴數量9例,一汽大衆投訴2例,總計11例,接近佔到總投訴數量的14%。

從具體投訴問題來看,主要集中於上汽大衆車輛懸掛零件故障、機油泵故障、發動機異響、發動機漏油問題,以及一汽大衆機油減少和碳罐損壞導致用戶無法正常加油問題。從以上統計來看,發動機、變速箱問題和車身異響問題佔據多數。由此,也讓我們認識到一個問題,並非知名合資品牌的三大件就一定那麼靠譜。當然,大量的投訴問題的存在也是在爲這些品牌廠商提醒,無論你已經深耕車市多少載,永遠都要把產品質量問題放在第一位。

另外,關於車商服務問題投訴也非常多,主要集中於保險、訂金繳納等領域問題。衆所周知,汽車保險返利已經成爲經銷商一塊重大利潤源泉。因此,車商一定會採取各種手段讓你在店內購買保險。由此,在保險購買過程中的糾紛自然而然就會多一些。

拿訂金問題來說,在簽訂購車協議時,爲了避免消費者退款,往往會在訂金的“訂”字上做文章,改爲確定的定。如此一來,一旦因爲一些特殊原因出現退訂,難免會產生糾紛。在此,奉勸廣大消費者,在簽訂購車協議、繳納訂金時一定要看清楚,一旦是這個“定”金,若出現問題,款就不好退了。當然,還有諸如交了訂金無法按時提車的問題投訴也非常多見。

從消費者維權糾紛問題來看,很明顯的一點就是,在車輛銷售過程中,車商爲了牟利,套路的確有些多。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佈消息,2020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72億輛,其中汽車2.81億輛。2020年全國新註冊登記機動車則達到3328萬輛。對於任何汽車品牌而言,如此龐大的汽車市場無疑是一件好事。然而,即便市場再大,若是不能爲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也終將會被市場所拋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汽車出現質量問題雖然揪心,可問題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處理和解決則更加令人痛心。2021年,隨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國車市將會持續復甦,甚至迎來新一輪的暴漲。是非黑白終須明,車行江湖自有道。作爲一家專業而有態度的汽車媒體營銷集羣,值此"315消費者權益"即將來臨之際,我們真誠希望各車企能夠吧產品質量和服務問題放在首位,不僅要造好車,更要服好務,確保廣大消費者享受高品質有車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