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價格一降再降


2月18日,特斯拉日本官網顯示,Model 3標準續航版本降價16%至429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6.14萬元),長續航版本降價23.8%至499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0.41萬元)。這讓許多中國消費者非常眼紅,中國市場的特斯拉究竟什麼時候再次降價呀?



其實特斯拉降價我們早就習以爲常了,筆者以目前銷量最高的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爲例,整理了一下特斯拉數次降價的時間表:



上市一年降價十萬,銷量直逼豪華品牌。


(數據援引自515汽車排行網)


持幣觀望的消費者大呼過癮,大讚特斯拉爲良心車企。


虛高的市值超越9大車企總和


與此同時,特斯拉的股價一路走高,儘管自2月初美股開始調整以來,特斯拉股價的跌幅超過30%,跌破600美元,但仍然遙遙領先於其他車企。



這麼看來,特斯拉儼然是車企中自由的燈塔,一心爲人類謀福祉,爲踐行環保出行而鞠躬盡瘁。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首先市值不等於價值,只是投資人和金融市場對特斯拉未來盈利能力的認可,如果真要說價值,豐田、通用、福特中任何一家的規模都是特斯拉的幾倍,不會真的有人相信特斯拉的體量已經是大衆、豐田、日產、現代、通用、福特、本田、菲亞特克萊斯勒和標緻的總和吧?



不過是張三覺得特斯拉能盈利,買了能賺錢,於是就買了特斯拉的股票,李四和王五也這麼覺得,於是股價就被炒上去了而已。


出售碳排放積分盈利


那特斯拉盈利了沒有,有,2020年特斯拉首次實現了全年盈利,但所獲利潤並非來自於汽車銷售這一核心業務,而是得益於它向其他汽車製造商出售碳排放積分。



衆所周知,我國實行“雙積分政策”,即《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實質是通過建立積分交易機制,形成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的市場化機制。平均油耗不達標的車企,就必須花錢向其他車企購買積分,俗稱碳交易。



並且,《京都議定書》的成員國,以及美國和澳大利亞,都有類似的碳交易機制,而特斯拉作爲只生產純電動車型的新能源車企,手中必然持有大把的積分。所以賣車不賺錢不要緊,只要把車賣出去,通過出售積分就能盈利,特斯拉簡直是新時代的“賣炭翁”。


一切爲了銷量


另外,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的對賭協議也寫到:上海超級工廠從2023年年底起,每年須納稅22.3億元,如果不能達成這一條件,則必須歸還相應土地。同時,特斯拉還必須在未來5年在上海工廠投入人民幣140.8億元的資本支出。



這麼高的納稅額怎麼完成?


降低價格、提高銷量!


因此特斯拉不惜成爲價格屠夫,因爲少賺點不要緊,但銷量要是達不到預期,納稅額完不成土地被收回去,特斯拉可就連底褲都沒有了。


但很多人都會提出疑問,降價之後特斯拉的利潤降低了,如何能保證贏得對賭協議?



那大家首先就要弄清楚特斯拉的成本和利潤率,根據中泰證券和安信證券的報告顯示:特斯拉model 3 BOM(物料成本)12.62萬元,國產化70%成本16.99萬元,從財報看特斯拉車輛毛利率27.7%。並且這是全球數據,如果單看中國,中國特斯拉的生產成本比美國降了65%,中國車輛毛利率可能達到30%-50%以上,而奔馳寶馬2019年的毛利率也只有16.9%和17.3%。所以特斯拉的利潤依然很高,而且降價基本都是因爲國產化率提高而降低了成本,他的利潤很可能並沒有降低。


很多人又會說,,不管特斯拉和上海市政府的協議如何,也不管特斯拉的成本和利潤是多少,我們能用更低的價格買到車不就行了嗎,這是大好事一件啊。


你看,消費者就是這麼現(膚)實(淺),減配不可以,但加量不加價可以,要是不加量但價格降低,那就更可以了。



儘管早期的電池價格居高不下,但電動車的成本其實是遠低於燃油車的,特斯拉又將車內幾乎能去掉的所有按鍵和旋鈕省去,集成在一塊大屏幕裏面,美其名曰“簡約”、“科技”、“時尚”,它的成本能高到哪去,又能減配到哪去?



凱迪拉克、捷豹路虎、沃爾沃打折,你談保值率。只值16萬的特斯拉開價36萬,降價2萬你誇它良心,這不國際馳名雙標麼。


並且,特斯拉的降價從來都不是以保證品質爲前提的,爲了提高產能,新車下線後甚至連兩分鐘晾乾油漆的時間都不等,馬斯克也公開承認特斯拉汽車的質量有問題。再去看特斯拉產品本身,你真覺得它能帶給您和同價位BBA相同的高級感?用料和做工真的對的起它的售價?頻繁發生的故障和事故,以及甩鍋的態度,真的像一個負責任的企業?


就算特斯拉未來降價到20萬以內,售價降無可降,消費者真就得到實惠了嗎?



賣硬件賺軟件的錢


你們還是太年輕了,當特斯拉佔領了市場,就有了絕對的話語權和定價權,消費者只能任由它宰割。因爲硬件不賺錢,軟件可以賺錢啊!



特斯拉增強版自動輔助駕駛功能(EAP)定價3.2萬元,完全自動駕駛能力選裝包6.4萬元,今年第二季度開始,特斯拉將正式推出完全自動駕駛訂閱服務,月費可能高達400美元。單次購買16元,連續包月9塊9,特斯拉還真是把互聯網的精髓都學會了呀。


當然你可以不買,但沒有駕駛輔助的特斯拉,你圖它什麼?


圖它內飾糙,圖它保值低,圖它毛病多?



互聯網的思維就是快速迭代,確立優勢,利用優勢迅速佔據剩餘用戶的最高定位,從而贏者通喫。這套思維在造車領域是否真的受用,筆者持懷疑態度。

以往一輛車從設計研發到上市銷售,大約要經過6年的時間,其中必須經過幾十萬公里的實際道路測試,涵蓋各種路面和氣候條件,對於新技術、新配置的使用也十分謹慎。你看日系廠商,發動機全面渦輪化他們跟進得最慢,車機智能化他們也跟進得最慢,但換來了更高的可靠性、穩定性。



而特斯拉爲首的新勢力造車將這一過程大大縮短到3年甚至1年,所有供應商的成熟方案拿來一拼裝,寫入自己的軟件系統,各種花裏胡哨的功能不管是不是實用先給你裝上。


手機bug了最多不方便,汽車bug了可是要命的。



但特斯拉所引領的這股浪潮已經不可逆了,也確實會對汽車行業重新洗牌,帶動一大批新的產業,最終將改變人類的出行方式和能源結構。只不過我們大可不必覺得特斯拉降價是良心,回想一下當年的滴滴、餓了麼和美團,都不過是爲了自己成爲最後那個通喫的贏家而已。



企業的本質,是盈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