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的某天我在一朋友辦公室聊天,他問我知不知道華人運通。我說不是美國運通嗎,American Express,他說不是的,是華人運通,Human Horizons,是造車的。我琢磨了一下,說:哦!

他接着說,這個公司是丁磊創辦的。我說好傢伙,網易也要搞車了!丁三石怎麼想的。他說不是網易那個丁磊,而是原來上海通用的老總丁磊。後來還做了浦東新區的副區長…直到他創立了新的汽車品牌——華人運通。

我說我也實在不是業務不熟,主要新勢力造車太多了。不斷地鑽出來又迅速地死掉,和打地鼠似的。我實在對新勢力造車沒啥好感!朋友說華人運通不一樣,然後天花亂墜地讚美了一番,我邊聽邊不失禮貌地點幾下頭。

事情暫時告一段落,除了該友人偶發性地提起華人運通,該品牌並未在本博的心智中留下什麼波瀾。廣州車展高合HiPhi X倒是非常搶眼,我和幾位朋友在展臺逗留了許久,可惜不僅無法駕駛,連乘坐都不容易,遂放棄。直到最近那位迷戀華人運通的朋友邀請我參加其新車體驗活動,我才又打開搜索引擎,對此車展開了臨時抱佛腳式的線上研究。幾天前我們一起來到上海,參加了此車的試駕體驗活動。

看到這輛車,會感覺它特別像概念車直接上路了。以往車企發佈的概念車設計儘管都非常大膽、前衛、科幻,但等上市之後會發現實車和概念車僅僅是略有神似。看上去雖然的確是新款,但概念車誇張的線條、比例、尺寸巨大的輪圈等等都會被“閹割”,沒有了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而高合HiPhi X第一眼的感覺不像一輛在路上能見到的車,也沒有任何和它類似的車。它和周圍的環境產生了一點奇妙的違和感,是一個全新的物種。當我開着這輛車來到上海交大,引來了同學們的熱情圍觀。

在廣州車展上我們對這款車的造型就聊了不少。大家一致同意對於沒有發動機的車,這樣纔是合理的、正確的外觀。你電動車沒有發動機,沒有汽油車的機械結構,爲什麼要照着人家汽油車的外形設計?明明可以大膽地利用結構優勢換取更好的空間佈局。這車側面非常修長,軸距相對於車身來說也非常可觀,坐到車裏發現,空間的確和想象中一樣寬敞。如果這輛車非要做出一個傳統車的長鼻子,空間就沒這麼大了。

開門方式是這輛車最獨特、也是最容易讓人印象深刻的。普通的車側面是四個門,這車側面有六個門。前排兩個車門僅僅是電動開啓關閉+無框,就已經足夠獨特,後排兩個無框車門像勞斯萊斯一樣開口向前進一步個性十足,最後竟還有兩個車門是鷗翼門,向上打開。所以無論人們是否喜歡這臺車,都必須承認這個開門的方式別出心裁。加上這車側面的六個車門還全都是電動開啓+關閉的,所以當講解老師按下車鑰匙,全車車門同時開啓的時候,這車就像一朵花徐徐綻放。對低調內向的人來說這車也許不太合適,可一個人若願意高調張揚,享受衆人目光,那這種開門方式應該深得其心。

後排的頂翼門不打開的情況下,上下車和普通車一樣,沒有什麼問題。但當後排頂翼門開啓,坐到座位上會非常從容,稍微一欠身就可以坐下。有人問那它的意義是什麼,反正都能坐,彎一下腰能死嗎?這個問題我也問了自己,這種興師動衆的開門方式意義何在,我思考後的結論是,看上去極盡個性,就座時比MPV都從容(從容程度僅次於福祉車),就是它的意義。正如天窗的意義是什麼,車上已經很多窗了,想看天可以下車看或者往前伸頭從前擋風玻璃看,爲什麼要增加漏水隱患;電吸門的意義是什麼,手上稍微用點力就可以關緊,爲什麼要多加一套結構;車門裏放一把雨傘的意義是什麼,都開勞了家裏沒有地下車庫嗎?花裏胡哨本身不是錯,只要能做好本質,且好用耐用就行。

前排座椅沒毛病,方向盤不僅是電動調節還可以拉得非常靠後,駕駛姿勢非常安逸。第二排兩個獨立座椅乘坐舒適性同樣優秀,地板還是純平。第三排就略顯湊合了。第三排腿部空間足夠,地板高度介於MPV和6座SUV之間,因此舒適性也介於MPV和SUV之間。

坐進駕駛座,儀表盤和中控都是大屏,我不喜歡但也沒辦法,現在大家都這麼幹,奔馳S也這麼幹。尤其是方向盤上的多功能按鍵也用兩個觸摸板代替,我在試駕當天下午才研究出怎麼切換下一首歌(左右兩個手指同時按住左右兩個觸摸板並往一側滑動)。

中控屏幕是比較拉跨的部分,儘管菜單邏輯還可以,UI的設計卻實在遜色,與車輛的設計很不搭且反應慢不流暢。同時我常常說,對於那些倡導多用大屏幕,少用物理按鍵的車,應該有個好用的語音助手。而高合HiPhi X的語音助手也很懵懂,按下喚醒按鍵後遲疑一會語音助手才現身,用慢吞吞的語氣說“老師,我有什麼可以幫您?”其實語音助手的開場白越簡短越迅速越好。有些語音助手,喚醒之後只會迅速地說一聲“我在”或者“咋啦”,感覺急車主之所急,就比較好。

許多其他車上能用語音助手實現的功能在這輛車上也不好用。比如當我處在較暗的環境中,我說“把中控屏幕亮度調低”,它雖然嘴上答應着,屏幕亮度卻好像沒啥變化;又比如我說“連接藍牙”,本應打開藍牙連接界面,它卻說“抱歉,我還不會這個”。有時我正常開這車啥也沒幹,它卻突然自己插嘴,來一句:“老師,恕我打攪,但我認爲適當的聊天有助於您緩解疲勞。”

我並不疲勞,但挺受驚嚇的。

不過當我向廠家的朋友反饋過此問題後他們表示,此次試駕車輛的軟件版本並非爲交付時的版本,屆時會有優化。

 副駕的大彩電倒還可以。以前我常說想看電視拿個ipad不就行了嗎,現在發現副駕大彩電並沒有那麼差:不用隨身帶ipad,也不用自己手拿着,體驗挺好。我開這臺車帶幾位好朋友喫飯,朋友一做到副駕就發出驚呼,我操,牛逼!電動車牛逼!我氣憤地說,你不也是電動黑嗎,怎麼這麼不堅定,一個屏幕就收買了?朋友解釋道,黑還是要黑的,但他這個屏幕確實不錯。朋友問我,你說爲什麼傳統車企不在副駕搞一個娛樂屏呢?這玩意和用油用電又沒關係,爲什麼不加一個呢?說完,就饒有興致地在彩電上一通點擊,播放起了籃球解說節目,而本博陷入了沉思:是啊,副駕在不影響碰撞安全的前提下裝個屏幕確實沒啥難度,爲什麼絕大多數車企這麼多年都沒有搞?以及如果一個人的老婆非常嘮叨,那他真的非常需要一個副駕駛能看電視的車了。

當晚與廠家聊天,他們說了這樣一個故事:高合HiPhi X這車在車展上發佈的時候不僅吸引了很多車迷圍觀,也吸引了許多車企的興趣。有豪華品牌人士對這個車門的設計嘖嘖稱奇,並感慨說“這種車門太有意思了。雖然以我們的技術水平也能造出來,但這種設計實在太另類了,決策層不可能接受,一開始提交方案的時候就會被否掉”。我想這也解答了前面的疑問,爲什麼這麼多車企都沒有在副駕駛裝個電視?因爲不只是車企,所有企業做大做久之後都會選擇穩健而不願冒險。我們沒裝副駕大屏的車一樣很受歡迎,爲什麼要搞屏幕呢?在我看來,穩健完全沒錯,沒有屏幕的車也挺好。但這些後來之輩,這些毛頭小子,不受傳統思維限制,打破桎梏做自己覺得有意思的東西——最後有些新點子甚至大多數新點子都被證明不是好主意,卻有那麼幾個新設計活了下來且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最終推動了整個行業的進化……這也許就是新鮮血液的意義。

這輛車開起來完成度較高,油(電)門的標定對日常駕駛非常友好,約600匹馬力的車不會讓人覺得衝,即使是深踩油(電)門車輛也是柔順地加速。對比之下有些百萬級的電動車點一下油門就duang的一下,動能回收還關不了,那就是較差的水平。高合HiPhi的剎車腳感比較奇怪,儘管絕對制動力足夠(百公里時速剎停距離好像不到35米),但踩起來感覺有點像踩棉花,要不斷深踩才能提供我預期的制動力。隔音濾震以我有限的感受來看做得不錯,非常符合其高級車的定位,可能也得益於上海道路建設水平高。如果在北京搞試駕,想必可以試到更多複雜的路面狀況。

我還是太傳統了,試一輛車永遠都是外觀內飾乘坐駕駛,瞭解其他的花哨功能讓我感到勞累。事實上,這輛車還有大量的心思和細節,多到我難以盤點。比如說車前車後都各有兩塊屏幕,可以通過自定義的圖畫與後車進行簡單交流。開車更容易生氣除了因爲不合格駕駛員太多,往往還因爲大家都互相在封閉的車內,你看不到真實的人,對方只是一個符號,有點像網絡對線,情緒會非常容易被放大。通過車前後的屏幕可以完成很多有趣的事,如併線成功後,可以給後車發一個感謝的表情,又或者不小心別到後車,可以發送一個抱歉的表情。截止發稿時尚不能發送豎中指的表情,我覺得既然有了交流的機會,說點好話,其樂融融,有點磨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家都開着幾千斤的移動鐵塊,就別火上澆油了吧。肉販子說話還講究先放下刀呢。

車燈甚至可以在地上投射自定義文字,我終於得以把上午在交大時就唸過的詩投在地上,這真是感動人心。

空氣懸掛、CDC減震、後輪主動轉向,堆料很足;打轉向燈的時候車會自動在側前方的地上播放轉彎的動畫、車尾可以用光投射一個虛擬腳印,把腳踩上去再拿開可以自動開啓尾門。每個車門的自動開關角度、每個車門的自動開關速度都可以調節……其他配置和小心思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只能說時間有限,有機會再細細研究使用。

對於這輛車,我也表達了許多自己的擔憂:這種打開方式的車門會不會很容易壞?這輛車的車門自動打開,旁邊有個消防栓的話是不是要磕上去?每個問題都得到了廠家人士的耐心解答:車門每天開關30次,可以開關十年(壽命達10萬次);門上都設有感應器,有障礙物不會直接撞……高合這種看起來沒怎麼造勢,但不聲不響就掏出來一個完成度很高的車,讓人頗有好感。經過一天半的靜態+動態體驗,我必須說一句,這輛車造得非常用心。如果想要鬧着玩或者騙一波就走,車不必造成這個樣子,花這麼多心思。不知道這個企業未來如何,但我衷心希望他們可以加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