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爲了挽救歐洲經濟免於電力枯竭,人們囤積了大量未使用的煤炭,但如今,在這些煤炭變得一文不值之前,交易員們正在尋找買家。

隨着歐洲大陸暖冬過後對能源短缺的擔憂有所緩解,進口煤炭開始在歐洲港口重新裝載,運往摩洛哥、塞內加爾和危地馬拉等市場——這種化石燃料通常的供需方發生了逆轉。

今年,共有112萬噸煤炭貨物從西班牙、荷蘭和其他港口運出歐洲,其中包括4月份運往印度的逾14.5萬噸。需要注意的是,已經有規模較小的煤炭被運輸在一些近年來不太可能運輸小量貨物的路線上。

Perret Associates煤炭市場分析師Guillaume Perret表示:“其中一些煤炭已經存放了一年多的時間,儲存成本非常昂貴。”而在露天儲存數月後,煤炭會發生變質,從而變得無法使用。

這一動態顯示了歐洲能源危機的連鎖反應,此前歐洲大陸採取了緊急措施,以應對俄羅斯削減天然氣供應的舉措。隨着封存的燃煤電廠重新投入使用,交易商抓住了購買燃料的機會——其中大部分仍來自俄羅斯——爲歐洲大陸供電。

但液化天然氣的大量湧入和冬季溫和的氣溫意味着大部分煤炭派不上用場。根據智庫Ember的數據,最終,歐盟實際上比去年冬季少燒了11%的煤。

從短缺到過剩的轉變,導致運往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安特衛普港口的煤炭價格跌至每噸僅90美元,不到去年峯值的四分之一。

此外,在煤礦開足馬力運轉並將供應從國內發電轉移到歐洲之後,遠至哥倫比亞、南非和印度尼西亞的煤炭供應商湧入了願意支付溢價以保持電力供應、但忽視了氣候目標的歐洲。而如今,同樣的煤炭現在正運往新的目的地。

“非常不尋常的是,煤炭從荷蘭流向摩洛哥,從西班牙流向印度,”總部位於倫敦的分析公司DBX Commodities首席執行官、前煤炭交易商Alex Claude表示,“這是一個跡象,表明歐洲的需求減少,該大陸以外的需求增加。”

儘管,在低迷的市場上出售曾以天價進口的煤炭似乎是一筆虧損的交易,但一些利用掉期交易鎖定價格,或者通過對沖所謂的點火價差(Dark Spread,即電價與燃料成本加碳交易成本之間的差額)的交易商,仍可能獲得可觀的利潤。

這些掉期交易涉及與交易對手確保進口煤炭的收入,而公用事業公司可能會將其煤炭本應生產的電力預售合同中的差額收入囊中,並以當前更低的價格購買電力。

另一方面,對於急需煤炭的印度和中國(印度和中國的煤炭消費量佔全球的一半以上)來說,煤炭的流出也帶來了一個小小的供應福音。分析人士認爲,中國今年的進口量仍有望創下歷史新高。

但對歐洲來說,重新運出煤炭並非沒有風險。去年冬季,德國延長了最後三個核反應堆的使用期限,以作爲權宜之計,但這些反應堆現在已經關閉。該地區的天然氣供應現在更依賴於來自挪威的管道和全球市場上液化天然氣貨物的安全。

Perret表示:“人們需要小心,不要過於得意忘形。我們不知道下一個冬季會發生什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