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謂(966年~1037年),字謂之,後來改字爲公言,蘇州長洲人。北宋初年宰相,“五鬼”之一。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淳化三年,丁謂中進士甲科,任大理評事、饒州通判。淳化四年,任直史館,以太子中允銜任福建路採訪使。回朝後,任轉運使,升三司戶部判官。後任峽州路轉運使,多次升官至尚書工部員外郎,又改任夔州路轉運使。丁謂位居此職五年後入朝爲權三司鹽鐵副使。沒多久,被提拔爲知制誥,判吏部流內銓。景德五年,丁謂被召任爲右諫議大夫、權三司使。大中祥符初,詔令丁謂任計度泰山路糧草使。天禧三年,以吏部尚書官復任參知政事。乾興元年,封丁謂爲晉國公。宋仁宗即位後,因其前後欺罔及與宦官雷允恭交通,貶崖州司戶參軍,先徙雷州,又徙道州。明道中,授祕書監致仕。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丁謂,字謂之,後來改字爲公言,蘇州長洲人。

淳化三年,丁謂中進士甲科,任大理評事、饒州通判。

過一年,任直史館,以太子中允銜任福建路採訪使。回朝後,上奏茶鹽的利弊,於是任轉運使,升三司戶部判官。

治理邊疆

峽州路少數民族騷擾邊境,朝廷命令他前去考察解決。回朝上奏符合皇帝的意圖,任峽州路轉運使,多次升官至尚書工部員外郎,恰好分川峽爲四路,改任夔州路轉運使。

起初,王均反叛,朝廷調遣施、黔、高、溪州蠻族武裝抵禦王均,不久這些少數民族武裝反而成爲賊寇,丁謂到此,召集少數民族酋長,開導曉諭他們,且說皇帝有詔赦免不殺他們。酋長感動流涕,願意世代進貢。於是立誓言刻於石柱,豎立在邊境上。少數民族地區富產糧食而缺乏食鹽,丁謂允許用糧食交換食鹽,當地人十分高興。以前,朝廷駐軍施州卻喫夔州、萬州的糧食。至此,百姓沒有轉運軍餉的勞役,施州各寨,積蓄聚集起來的糧食都可以自給。朝廷特別升丁謂爲刑部員外郎,賞賜白銀三百兩。

當時溪蠻另外一些部落入境騷擾,丁謂調遣高、溪少數民族首領率其兵討擊,又派宋兵援助他們,俘生蠻六百六十人,獲得他們所搶掠的漢人四百多口。

丁謂又上奏說:“黔南的少數民族大多擅長養馬,請轉告三館衙門,犒賞綿帛,每年收購馬匹。”此後又遷徙少數民族定居於夔州城寨,都是丁謂所治理籌劃的。

丁謂位居此職五年,朝廷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代替他,就下詔求自願替代該職的人,丁謂於是入朝爲權三司鹽鐵副使。沒多久,被提拔爲知制誥,判吏部流內銓。

計退契丹

景德四年,契丹入侵河北,真宗親征澶淵,任丁謂爲鄆州知州兼齊、濮等安撫使,提舉轉運兵馬巡檢事。契丹侵入內地,百姓驚慌騷亂,爭着奔向楊劉渡,而船主高價求利,不按時間開船渡河。丁謂拿犯了死罪的人假扮成船主,斬殺在黃河岸邊,船主畏懼,百姓得以坐船渡過黃河。丁謂於是安排軍隊,使士兵沿着黃河岸邊執旗幟,擊打刁斗,呼喊聲百里外可聽到,契丹兵隨即退去。

管理賦稅

第二年,丁謂被召任爲右諫議大夫、權三司使。他進獻《會計錄》,按照景德四年百姓納稅戶口的名冊,比較鹹平六年的數額,全部送上史館,請求從今以後以鹹平年間賦稅名冊作爲定額,每年比較該定額報告當年賦稅情況,皇帝下詔嘉獎他。不久他加任樞密直學士。

東封西祀

大中祥符初,朝廷商議封禪,未定下來,真宗問此行的經費情況,丁謂答以“估計有餘”,封禪之事才定下來。於是詔令丁謂任計度泰山路糧草使。

起初,商議在宮城乾地建玉清昭應宮,真宗身邊人有進諫反對的。真宗召丁謂詢問,丁謂回答:“皇上擁有天下的財富,修建一宮奉侍天帝,況且是用以祈求皇嗣的。羣臣中有阻止皇上的,希望用此反駁他們。”王旦祕密上疏進諫,真宗按丁謂所回答的告訴他,王旦不再敢言。真宗於是以丁謂任修玉清昭應宮使,又任天書扶侍使,升任給事中,實授三司使。

祭祀汾陰時,任行在三司使。建造會靈觀,丁謂又總管該事。調任尚書禮部侍郎,升戶部,參知政事。建安軍鑄造玉皇像,任迎奉使。朝拜太清宮,任奉祀經度制置使、判亳州。真宗賜宴賦詩以使他此行榮耀,任命他暫代管勾駕前兵馬事。丁謂判禮儀院,又任修景靈宮使,摹寫天書雕刻玉書箱,爲玉清昭應宮副使。皇宮內着火,丁謂任修葺使。歷任工、刑、兵三部尚書,又任天書儀衛副使,授平江軍節度使、昇州知州。

天禧初年,丁謂調任保信軍節度使。

天禧三年,以吏部尚書官復任參知政事。這年,南郊祭祀,輔佐大臣一同升官。

黨同伐異

先例,曾爲宰相而授官樞密使,才能升僕射,真宗只以丁謂任檢校太尉兼本官爲樞密使。當時寇準當宰相,他特別厭惡丁謂,丁謂誣陷寇準,寇準於是被罷免宰相職務。旋即授丁謂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玉清昭應宮使。周懷政之事敗露,主張再貶寇準,真宗本意想貶寇準到江、淮之間,丁謂降其職,任寇準爲道州司馬。同僚大臣不敢言,只有王曾用真宗的話質問丁謂,丁謂反而說:“讓寇準居住的人不要再說了。”這是指王曾把房屋借給寇準之事。

此後真宗詔令皇太子趙禎聽政,皇后在內宮裁決發令,丁謂以二府兼任東宮官職,於是加官門下侍郎兼太子少傅,而李迪已經先兼少傅,丁謂就加中書侍郎兼尚書左丞。先例,左右丞不由兩省的侍郎兼任,而丁謂企圖特以此抑制李迪。

丁謂所親善的林特,從賓客改任詹事,丁謂想引薦他任樞密副使兼賓客,李迪堅持不答應,因而大罵李迪。李迪入見皇帝,斥責丁謂奸邪違法之事,願與丁謂一起交付御史共受處理。皇帝於是糾正前制令未下,就罷丁謂任戶部尚書,李迪任戶部侍郎,不久讓丁謂知河南府,李迪知鄆州。第二天,丁謂入宮謝恩,皇帝責問他們所爭的情形,丁謂回答說:“不是我敢與他爭,而是李迪怨恨辱罵我,我希望再留任。”皇帝遂賜座給他。左右正要設墩,丁謂對他們說:“有聖旨恢復我任平章事。”左右就換成小凳進來,立即入中書省像過去一樣管理政事。丁謂又升任尚書左僕射、門下侍郎、平章事兼太子少師。

天章閣建成,授丁謂司空。

乾興元年,封丁謂爲晉國公。

仁宗即位,丁謂升任司徒兼侍中,爲山陵使。寇準、李迪再次貶官,丁謂取詔令草稿改爲:“當惡徒干預朝綱之際,恰好是先王有病初起,遭遇這種令人震驚的事,使先王病情加劇。”凡是與寇準友好的,全部放逐。

暗通宦官

當時二府定奪商議,太后與皇帝每五天親臨一次便殿聽政。既得皇帝下旨,而丁謂暗中交結內侍雷允恭,要他祕密請求太后降下手書,軍國大事的處理只送入蓋印。學士起草皇帝的詔書,雷允恭先拿給丁謂看,丁謂閱畢才送給皇帝。丁謂想只任雷允恭傳達皇帝聖旨,而不想讓同僚大臣參與聞知機密大事。雷允恭依仗丁謂的勢力,更加橫行無所憚懼。

雷允恭剛任山陵都監,與判司天監邢中和擅自更換皇陵堂地。夏守恩帶領工匠數萬人開鑿挖地,土石各佔一半,衆人的議論一天比一天大,害怕不能成功,半途停下來,上奏請示待命。丁謂包庇雷允恭,故意拖着不作處理。內侍毛昌達從山陵下回來,把這事奏報皇帝,皇帝問丁謂,丁謂才請求派使臣去調查。不久大家都說再使用舊地,於是詔令馮拯、曹利用等人到丁謂家商議,派王曾再去視察,遂誅殺雷允恭。

幾天後,太后與仁宗坐在承明殿,召馮拯、曹利用等人曉諭說:“丁謂任宰相,竟然與宦官交結串通。”於是拿出丁謂曾託雷允恭令皇宮後苑工匠所造金酒器給他們看,又拿出雷允恭曾找丁謂取管勾皇城司及三司衙司的憑證,接着說:“丁謂先前依靠雷允恭奏事,都說已經同你們這些人商議好了,所以我都准許他的奏議,而且營建奉侍先帝的陵寢,竟擅自更易陵地,幾乎誤了大事。”馮拯等人奏說:“自從先帝故去,政事都是丁謂與雷允恭一同議定的,他們聲稱是得旨於皇上。我們這些人沒有能辨別真假,仰仗英明的皇上明察他們的邪惡,這是國家之福啊。”於是降丁謂爲太子少保,分司西京。先例,罷免宰相都要下正式詔令,當時要立即執行,只令馮拯等人就殿廬內召舍人草擬詔詞,仍舊張榜公佈在朝堂上,發佈曉諭天下。

結交道士

先前,女道士劉德妙,曾以巫師身份出入丁謂家中。丁謂事敗,官府逮捕劉德妙,內侍審訊她。劉德妙與丁謂友好,丁謂曾教她說:“你所做的不過是求神占卜,不如假託老君言禍福之事,足以使人心動。”於是她就在丁謂家設神像,晚上在園中設壇祭祀,雷允恭多次來祈禱。到真宗死去,引她進入宮中。又由於鑿地得龜蛇,令劉德妙拿入內宮,欺騙說它們出自他家山洞中。丁謂又教她說:“皇上如果問你,所侍奉的怎麼知道是老君,你只說‘宰相不是凡人,應當知道這事’。”丁謂又作頌,標題是“混元皇帝賜德妙”,辭語牽涉妖言荒誕。遂貶丁謂爲崖州司戶參軍。籍沒丁謂的家,抄得四方賄賂贈送的物品,無法統計。因丁謂事件犯罪罷官的從參知政事任中正以下達十幾人。

丁謂在崖州滿三年,調到雷州,又過五年,調到道州。

明道年間,丁謂被授祕書監退休,住在光州時死去。皇帝下詔賜錢十萬、絹白匹。

文章累計數十萬字,他瀏覽一遍就能背誦。

任職三司,案件文書繁多積壓,官吏很久難以解決的,他一句話就判決了,衆人都解除憂慮。

真宗時營造宮觀,上奏吉祥災異之事,多爲丁謂與王欽若發起的。

起初,商議營建昭應宮,預料工期需二十五年,丁謂下令夜以繼日地幹,每繪一壁要供應兩隻蠟燭,七年就建成了。

丁謂在貶所,專門研究佛家因果之說,他所著的詩和文章也有數萬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