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馮櫻子 北京報道

“昨天有事錢沒存上,僅僅相差一天,利率降了0.15%。”6月8日,一名北京地區儲戶對《華夏時報》記者遺憾地表示。

6月8日一早,六大國有銀行更新了人民幣存款利率情況,活期、定期存款利率均有所下調,其中,中長期定期存款調整幅度更大,3年期、5年期定存利率均下降15個基點。

消息如“投湖之石”,瞬間激起市場漣漪。當天,銀行板塊整體漲幅1.78%,42只股票全部飄紅,引領大盤指數再次站上3200點。

多家機構發表觀點稱,存款利率下調後,銀行負債成本將下降,作爲建立“中特估”的重要板塊,銀行業獲得利好支撐,有利於銀行股估值修復。同時,此舉也爲貸款利率下調預留空間,有助於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有效性”。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偉爲《華夏時報》記者分析,從銀行自身發展角度來看,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可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緩解息差壓力,有助於銀行業整體經營穩定發展。

存款利率新一輪下調週期來了

年初以來,存款定期化趨勢明顯,銀行存款成本大幅上行,淨息差在3月末降至1.74%,再創有歷史記錄以來新低。

與之相應的是銀行淨利潤增速的放緩,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淨利潤同比僅增長1.3%,增速同比下降6.1個百分點。而去年全年,商業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速仍達5.3%。

“已處於警戒區域。”此前,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華夏時報》等記者表示,當前商業銀行淨息差進一步快速收窄,對於銀行業可持續經營、繼續讓利實體空間和防範化解風險能力形成侵蝕。

目前,“調整存款利率”已成爲銀行業緩解息差壓力,穩定收益的重要措施,也是今年銀行業發展的重點方向。

6月8日,六大國有銀行集體宣佈再度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由0.25%下調至0.2%,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2.05%,3年期定存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2.45%,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2.5%。

對此,多名銀行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實際執行的存款利率會有所上浮。

“今天起存款利率下降,三年期掛牌利率是2.45%,但實際存款利率會上浮到2.85%。”6月8日,農業銀行北京地區一支行客戶經理對本報記者介紹。

下調存款利率消息發佈後,銀行股午後震盪拉昇,包括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在內的多家大行漲幅超2%。

東莞證券分析師盧立亭用“送寒迎春至,配置正當時”來描述銀行板塊。他表示,銀行股估值低、股息率高、基本面預期轉好與政策持續推進將支撐“中特估”行情持續演繹,銀行板塊配置正當時。

今年以來,作爲建立“中特估”的重要板塊,國有行實現漲幅超20%。中信證券研報認爲,銀行業整體經營格局穩定,市場風格催化貝塔行情,個體公司價值開始顯現。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調整存款利率也是爲了減少存款定價的無序競爭,減輕銀行負債成本,提升銀行經營的穩健性。

實際上,去年以來的兩波存款利率下調,均由大行帶動。去年4月,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建立後,自律機制鼓勵調整浮動上限,彼時有大行2年期、3年期利率均下調10個基點;去年9月,大行、部分股份行陸續下調存款掛牌利率,隨後幾個月內亦有多家城商行跟降。

業內認爲,此次六大行再度下調存款利率,或將帶來存款利率新一輪下調週期。

明明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考慮到股份行和中小銀行也面臨息差壓力,未來大概率隨之下調,不過受制於攬儲能力,下調幅度仍有待觀察。

“大型商業銀行是我國銀行業的主體,負債規模佔全行業近一半,具有舉足輕重的市場影響力。”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華夏時報》記者提到,預計中小銀行將跟進下調存款利率。但不同的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市場競爭能力相差較大,對存款利率定價策略各有不同,後續其他銀行下調存款利率的幅度、節奏不會完全一致。

此外,明明認爲,在金融讓利實體、銀行淨息差承壓的背景下,存款利率下行是大勢所趨,預計後續存款定價自律管理將進一步完善,存款利率仍有下調空間,但整體空間有限。

爲貸款利率調降留出空間

“再不順勢調整存款利率,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行將受到制約。”張偉表示,此次大型商業銀行再度下調存款掛牌利率,爲未來資產端利率下行提供空間,以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

5月22日,央行5月LPR報價公佈,自2022年8月LPR非對稱性下調以來,LPR已經連續9個月“按兵不動”。業內猜測,銀行息差收窄壓力,是制約LPR調降空間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前期貸款利率已大幅下行,多家銀行淨息差臨近警戒線的情況下,保護好貸款利率水平的底部區域、引導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呵護好商業銀行的淨息差空間,也成爲央行的重要任務。”溫彬說道。

而此次國有大行下調存款利率,以及將帶來的存款利率新一輪下調潮,或再次打開貸款利率下行通道。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儘管年初以來宏觀經濟處於回升向上軌道,但短期內各類企業貸款利率、居民消費信貸利率還有小幅下行空間;另外,二季度以來樓市再度轉弱,意味着未來居民房貸利率也會較大幅度下行。

“這樣來看,當前銀行加碼下調存款利率,也不排除是在爲即將到來的貸款利率下調做好準備。”王青說。

另外,多位業內人士認爲,未來不排除通過“MLF-LPR”調整機制來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明明在研報中指出,結合當前經濟情況,6月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或將下調5—10個基點,考慮到降低融資成本、刺激中長期貸款增長的目的,LPR非對稱下調的可能性更高,長端報價下行空間更大。

光大證券首席金融業分析師王一峯也表示,存款“再降息”爲LPR報價下調提供緩衝墊,三季度不排除擇機啓動MLF(中期借貸便利)降息。

王一峯提出:“開年至今,自律機制引導商業銀行落地了一系列降低存款成本的政策,但由於存款定期化加劇,銀行體系淨息差壓力仍大,貸款報價機制不足以驅動商業銀行單獨主動下調LPR。若定期存款利率再度下調,則可能爲LPR報價下調打開窗口。”

推動存款迴流到實體經濟

4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從金融角度,就要切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有效性”。

在6月8日開幕的“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再次強調,並明確了金融進一步服務好實體經濟的主要方向和任務,提出將緊抓恢復和擴大有效需求這個關鍵,持續優化和改善金融服務。

今年以來,除了有政策支持的特殊貸款外,銀行“以量補價”的策略以及“兩增兩控”壓力,市場上或出現貸款利率“價格戰”。

記者從一國有大行獲悉,有企業貸款成本已經降低到3%以下。有些企業申請到低息貸款後,並沒有將資金用於擴大再生產,而是將資金沉澱成定期存款。這也引起市場對“資金空轉”的討論。

數據顯示,今年1—4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7%,而其中民間投資僅增長0.4%,明顯低於整體。而與之相對比,截至4月末儲蓄存款同比高增17.7%,處於近十年以來的最高點附近。

知名經濟學家任澤平提出,大量貨幣以預防式儲蓄的方式沉澱下來,貨幣流通速度下降,並未轉化爲消費和投資流入實體經濟循環,形成貨幣沉澱,並未真正發揮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

而此次大行下調存款掛牌利率,或有利於“存款搬家”,增加市場活力,促進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張偉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從積極方面來看,存款利率下調之後收益降低,可能會促使居民降低儲蓄、提高消費,或優化資產配置,使部分存款迴流到資本市場、實體經濟,增加金融市場活力。

同時,明明也對《華夏時報》記者提到,銀行存款成本下降,經營穩健性提升。同時,“存款搬家”的現象或將強化,後續低風險資管產品還將持續迎來增量資金。

但顯然,對於需要“全力”去拼的經濟而言,這些還不夠。多名受訪者也提到,提振市場信心和提高有效融資需求是重中之重。

“應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充分滿足市場主體的融資需求。”溫彬認爲,優化民間融資環境,強化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呵護好民營企業創業發展的激情,以此扭轉民間投資增速放緩趨勢。同時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助力市場主體提信心添活力。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