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證券日報

6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赴上海調研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和促進高質量發展工作。在座談會上,易綱談到,“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繼續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逆週期調節,全力支持實體經濟,促進充分就業,維護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通常被視爲下階段貨幣政策的“風向標”,而在今年4月份召開的2023年第一季度例會還強調的是“搞好跨週期調節”。從跨週期調節到逆週期調節,兩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內涵卻存在着顯著差異。

對此,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跨週期調節着眼於更長的時間維度,不過度透支貨幣政策空間,爲未來留有餘地,因此跨週期調節階段貨幣政策的力度往往較爲溫和,以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爲主。逆週期調節的力度往往更大,以近幾年爲例,逆週期的貨幣政策往往採取降息、降準、加大再貸款投放等更加積極的寬鬆手段。

自去年以來,逆週期調節這一表述僅在今年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3年第一季度例會上“缺席”,去年四個季度的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以及今年1月初召開的2023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均提出的是“強化跨週期和逆週期調節”。

在明明看來,強調逆週期調節釋放了更加積極的貨幣政策信號。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的運行狀況整體好於預期,三重壓力得到緩解。但是也要注意到,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好轉主要是恢復性的,年初經濟“脈衝式”的回升過後進入平臺期,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貨幣政策從跨週期調節轉向逆週期調節,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有助於恢復和擴大需求。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季度以來,我國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緩解,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4月份以來,不少經濟指標環比增速放緩,經濟恢復速度弱於預期。

從最新公佈的通脹數據來看,剔除食品和能源後,5月份核心CPI環比持平、同比回落0.1個百分點至0.6%,仍在低位徘徊映射出內需偏弱。

結合加強逆週期調節的政策基調,明明認爲,未來幾個月降息的概率較大,最早6月15日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存在下調5個至10個基點的可能性。若MLF利率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以及1年期、5年期以上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也將同步跟隨。至於降準,目前來看更多是一個流動性補充工具,短期內必要性相對有限,預計三季度存在降準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