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智能車參考

作者:賈浩楠

鋰電池發明者——John Bannister Goodenough,剛剛去世了,距離他101歲生日剛好還有1個月。

他一生最重要的工作,堪稱人類當代“盜火者”普羅米修斯——發明了多種安全穩定的鋰電池化學體系,在成本、體積、可靠性等方面實現商業化基礎。

消費電子、通信、新能源汽車之所以能誕生髮展,形成市值難以估量的高科技產業,沒有Goodenough的鋰電池支撐,都不可能變爲現實。

他的人生幾經反轉,跌宕起伏:本科學文學,博士轉物理,54歲纔開始研究鋰電池,97歲獲諾獎…

百歲高齡之際,Goodenough依然拒絕退休,活躍在科研一線向固態電池發起衝擊,甚至在去世前一個月仍在發論文——

完美詮釋“永遠不會太晚”的傳奇人生。

百歲鋰電池之父去世

John Bannister Goodenough的學生、鋰電能源公司EnergyX創始人之一的Nicholas Grundish 最早向外界確認了他去世的消息。

根據報道,Goodenough教授於北美時間6月25日去世,享年100歲。

而此時距離他101歲的生日,僅僅還剩一個月的時間。

John Bannister Goodenough因爲鋰電池相關成果,在2019年與M. Stanley Whittingham、Akira Yoshino一起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Goodenough還以97歲高齡成爲歷史上最年長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同時他也是在世的最年長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當時評委會給他的評語是這樣的:

研究使鋰電池的使用方式更加穩定,從而開啓了電子設備便攜化進程,爲打造一個無線互聯的社會奠定基礎。

換句話說,你的手機、筆記本電腦、新能源汽車…它們的命,都是這位“足夠好”老爺子給的。

尤其是我們關注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應用最多的流行的動力電池形式——磷酸鐵鋰、三元鋰電化學體系,都是Goodenough最先提出並驗證的。

鋰電池之外,Goodenough在固態化學領域的重要開創性工作,也是他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之一。

上世紀六十年代他開發了定性工具—— Goodenough–Kanamori規則,用於討論和預測過渡金屬氧化物磁形離子間的超交換作用。

此外他被廣爲稱頌的成果,還有計算機領域RAM存儲器的創新性發展。

對於他的功績和貢獻,《分子》雜誌曾經專門刊文評價:

Goodenough可能是最早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之間建立緊密聯繫的人之一。

他還是那種罕見的科學家——明顯改變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僅是顯而易見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傳奇一生

Goodenough,還是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國家科學院、法國科學院、西班牙皇家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撰寫了超過550篇文章、參與85本著作的編寫,是2009年費米獎得主、2017年威爾齊化學獎得主,還獲得了英國皇家學會的科普利獎章。

材料學領域也有用他名字命名的John B Goodenough Award。

但這還不是Goodenough令人稱奇、敬佩的全部,他的一生是充滿意外反轉和跌宕起伏的一生,同樣也是榜樣勵志的一生。

生於文科之家,少年閱讀障礙

Goodenough出生於1922年7月25日的德國耶拿。

1922年是一個科學蓬勃發展的時代,當時的德國儘管剛剛經歷一戰,但哥廷根學派的光輝依然閃耀,比如這一年波爾就因關於原子結構以及原子輻射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獎。

費米、薛定諤等量子物理領域的大佬也開始展露鋒芒。

Goodenough父母都是美國人,而且是文科家庭,父親是歷史學教授。

但當時擺在Goodenough面前的,是怎麼克服自己的閱讀障礙症。因爲閱讀障礙症,在小學和中學時代,他受到了不少同學的戲弄。

但在求學過程中,他也慢慢從大自然,以及詩歌和宗教哲學中獲得了力量,贏得了學校的獎學金。

1940年,18歲的Goodenough考入了耶魯大學。

學術之路幾經輾轉,從文學到物理

Goodenough走向鋰電池、固態化學研究之路的歷程,高度曲折,時間跨度也很大。

進入耶魯之後,Goodenough還是遵循着自己的興趣,先是選了古典文學,後來轉到了哲學,期間還學習過化學。

這裏要額外注意一下,Goodenough後來說自己修化學,純屬湊學分,但沒想到後來成爲開啓他一生最重要工作的契機。

之後,在一名教授的建議下選擇了數學專業,並堅持了下去。

這是Goodenough第一次換專業。

但這一路也頗爲坎坷,就在讀大學的第二年,珍珠港事件爆發了。

Goodenough選擇了主動申請服役,打了三年,戰爭結束後纔回到耶魯大學完成了學業。

畢業之後,他再度加入美國空軍,依靠數學專業背景成爲了戰爭氣象預報專家。

1946年,Goodenough迎來了命運的轉折。當時,美國政府出資,選派軍人去深造,獲得了耶魯大學教授推薦的Goodenough就在其列,他可以選擇在芝加哥大學或西北大學學習物理或數學。

經過重重考慮,他決定前往芝加哥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

這是Goodenough第二次換專業,從數學轉向物理,先後是從費米和齊納(齊納二極管發明者)。

30歲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後,按照正常劇情,Goodenough在物理學這條路上一直走了下去,在MIT的林肯實驗室一干就是24年,主要從事內存的材料物理和固態陶瓷研究。

而就在54歲這一年,Goodenough的人生又一次轉折

如何成爲鋰電池奠基者?

54歲,Goodenough進行了人生第一次“跳槽”。

那年,牛津大學需要一位能教無機化學,同時也能管實驗室的教授。

Goodenough雖然研究的是物理,但他本科的時候爲了湊學分學了兩門化學課,就因此意外的被選中了,進入牛津大學任教,併成爲無機化學研究負責人。

正是這一次跳槽,讓Goodenough終於在54歲的年紀開始了一項改變世界的研究。

Goodenough在牛津主要研究的課題是可用於能量轉換的新材料。當時他初到英國,英國化學家、和他一起獲得諾獎的Stanley Whittingham發明了最早的可充電鋰電池,藉助鋰能嵌入二硫化鈦層間這一特性,用二硫化鈦做正極,用鋰做負極。

當時的消費電子產品只能使用不可充電的碳鋅電池,雖然已經有了可充電的鉛酸電池,但畢竟用在電動車上的鉛酸電池那麼笨重,是沒法拿來做消費電子產品的。

而Whittingham的這項研究,不僅可以靠鋰離子的運動進行充電,還能用在小型設備上,並在室溫下運行,解決了兩種電池的痛點。

但Whittingham的研究是沒法直接用的,因爲有一個大bug:安全問題。

正極,二硫化鈦,在空氣中是非常不穩定;

負極,鋰,這種金屬是易燃;

而且,在充放電過程中,鋰會快速沉積產生枝晶,這樣就容易讓電池短路,這也是現在電動車自燃的元兇之一。

所以Whittingham發明的這種電池雖然原理可行,但容易爆炸,是個危險品,完全沒法應用,需要把正負極的材料都換掉纔行。

這個時候,學了30年物理的Goodenough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把鋰換成氧化物。

他判斷,氧化物可以讓電池在更高的電壓下進行充電和放電,根據物理學原理,這種電池會產生更多的電量,並且揮發性會更小。

於是他測試了各種氧化物,發現如果把鈷這種元素放進去會比較穩定。

終於,在Goodenough到達牛津的四年後的1980年,57歲的他和水島公一、Philip Jones、Philip Wiseman共同發現了鈷酸鋰這種物質,讓Whittingham的鋰電池變得穩定多了。

在他的實驗室外面,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樹立了這塊藍色的牌子,紀念鈷酸鋰的發現。

不過,鈷酸鋰中的鋰和金屬鋰的化合價是不同的,鈷酸鋰在電池裏是一種正極材料,爲了湊成一塊電池,還需要找一種負極材料。

這個時候,日本的索尼出現了,他們發現了石墨可以拿來做負極材料。

然而在英國,因爲此前發生過爆炸事故,大家聞鋰電池色變,甚至Goodenough工作的牛津都不願意幫忙申請專利,而是讓英國原子能研究機構申請到了這個專利,後來被索尼買走。

於是,索尼成功接下了這個“燙手山芋”,並和自己研發的負極材料放在一起,創造了新的電池,並將之商業化,用在了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中。

而Goodenough,甚至沒有從如今這無法估量鋰電池市場中賺到錢。不過他本人後來在接受c&en採訪的時候反而很淡定:“我當時並不知道它會值這麼多錢。”

雖然在57歲才發現了讓他名聲大噪的鈷酸鋰,但Goodenough是一個耐久型選手,後來還發現了許多種電池材料:

1983年,61歲的他發現錳尖晶石正極材料。

1997年,75歲的他發現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這些都是電池正極的升級替代品。

如今“鎳鈷錳”三元鋰電池,以及比亞迪力推的磷酸鐵鋰電池,其實都是Goodenough最早發現或奠定基礎的。

牛津大學要求65歲強制退休的,但Goodenough不想退休,於是他在64歲的時候又跳槽了。

這次,他回到了美國,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當機械工程和材料科學教授,繼續做研究。

何止是Goodenough

97歲獲諾獎,讓當時的Goodenough老爺子首次被專業領域之外廣泛關注。

人們驚奇的發現這個史上年齡最大的諾獎獲得者,根本沒有退休,依然活躍在科研一線。

Goodenough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談到了自己的問題,他說:

我想解決汽車的問題,我想讓汽車尾氣從全世界的高速公路上消失。我希望死前能看到這一天,我今年 96 歲,還有時間。

就在他去世前的一個月,2023年5月,Goodenough還作爲主要作者之一,在NANO MICRO small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論文標題直譯是“用於固態鋰金屬電池超薄複合材料電解質原位製造的電泳沉積方法的開發”。

這也與他後期專注的固態電池方向相吻合。

J.B. Goodenough把安全可靠的鋰電池帶給人類,奠定了移動通信時代開啓的基礎,同時還爲新能源汽車革命提供了火種。

從某種意義上說,Goodenough本人的歷史功績,可以稱得上是“普羅米修斯”,爲人類“偷”來了鋰電池的“天火”,自己卻並未謀取任何直接的經濟利益。

而直到去世前的最後人生最後時刻,他還依然在這個領域不知疲倦的探索,希望把更環保清潔的能源形式帶給人類。

現在我們可以蓋棺定論地說,他的一生何止是Goodenough,已經是Greatenough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