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恆心 

來源|博望財經

口口聲聲說要“提升資本充足率”,但回頭就買了樓,浙商銀行“豪”出新高度。

6月27日,浙商銀行發佈的A股配股發行結果公告顯示,截至6月21日認購繳款結束,浙商銀行A股配股有效認購數量爲48.3億股,佔可配售股份總數的96.32%,認購金額爲97.56億元。但值得一提的是,浙商銀行以提升資本充足率名義展開的A股配股計劃在短短20個月已從180億元縮水超54%。

“好巧不巧”的是,在浙商銀行此次10配3配股融資計劃之最後網上清算日,也就是6月26日這天,浙商銀行另發佈公告稱,擬斥資23.34億在深圳購買甲級寫字樓。

一時間輿論大起,也引起業內關注。

據多家媒體報道,浙商銀行董事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對此做出回應表示,“此次買樓耗用的風險加權資產佔配股帶來的風險加權資產增量的比重僅1.5%,且租賃辦公用房也按照租賃期限而不同程度消耗風險加權資產,租賃或購買物業對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影響雖有區別但均在較小範圍之內”。

另外,上述負責人還表示,“購買辦公用房事項在公司內部經過了多輪決策程序,董事會選擇此時審議並公告,主要是商務談判和履約進程方面考慮,與配股進度重合純屬巧合,所用資金不來自於配股”。

除了買樓與配股“糾纏不清”外,浙商銀行的內控問題也逐漸暴露,開年便連領罰單,三年累計更是被罰“2個小目標”,同時投訴量也是居高不下。

負面輿情纏身的浙商銀行自然也沒有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根據2022年年報顯示,雖然浙商銀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7.67%至136.18億元,但平均總資產收益率、平均權益回報率、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息收益率、淨利差等多項盈利能力指標均出現下降,其中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ROE)下降0.82個百分點,在各項指標中降幅最大。事實上,浙商銀行自2019年“回A”三年以來ROE持續下降,由2018年的14.04%跌至2022年的9.01%。

資本充足率同陣營墊底排名的浙商銀行,真差錢嗎?

資本充足率已瀕臨監管紅線,卻仍“沉迷”買樓

身爲唯一一家總部設立在浙江省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浙商銀行,資本充足率卻在同業下游甚至墊底水平。

據2022年財報顯示,浙商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爲8.05%、9.54%和11.60%,不僅在9家A股上市全國性股份行中均墊底,而且也是12家股份制銀行中唯一一家一級資本充足率不足10%的銀行。更需關注的是,距離監管紅線(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7.5%)僅半步之遙。

浙商銀行也深知自身弊端,以“提升資本充足率”的名義展開的A股配股計劃,6月27日公佈配股結果,認購金額超97億元。而原計劃按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體股東配售,配股價格爲2.02元/股,合計募集資金約180億元,目前來看已縮水54%以上。

但近期浙商銀行還發布一則關於購買營業辦公用房的公告顯示,基於業務發展、人員隊伍的逐步擴大,以及長遠發展考慮,擬購買深圳市福田區濱河大道與椰樹路交匯處的深圳中洲濱海商業中心西塔第1-21層,總建築面積4.12萬平方米及其他附贈權益(包括地下第3、4層共100個停車位的免費專屬使用權、西塔樓頂北向廣告位免費專屬使用權等),總價22.65億元(含增值稅5%)。

值得一提的是,在浙商銀行於6月25日召開的第六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上,來自橫店集團的胡天高董事對買樓議案投出唯一的反對票,理由有兩點:其一是從浙商銀行目前實際情況看,資本耗用應優先聚焦於生息資產;其二是該辦公用房的買入時機有待商榷。

反映在資本市場,浙商銀行股價在停牌6個交易日後再度下跌,6月27日股價甚至一度跌至2.48元/股,報收2.54元/股,較2019年從港股迴歸時4.94元/股的發行價格“蒸發”近49%,目前市值650多億,早已跌破千億關口,在A股上市股份行中墊底,並落於多家城商行之後。

事實上,這並非浙商銀行首次“任性買樓”。

去年3月,浙商銀行就以“上海分行業務發展、人員隊伍的逐步擴大,以及浙商銀行總行在滬機構、子公司佈局和長遠發展考慮”爲由,購置浦東新區浦東大道1500弄1號綠地創驛大廈A塔樓作爲辦公大樓,同時還包括停車位280個以及C裙房使用面積約560平方米的10年使用權,加上契稅等費用,共耗資30.3億元。

不過與今年買樓不一樣的是,去年董事會全部股東投了贊成票。

頻收罰單,被罰金額“2個小目標”

內控問題也同樣令浙商銀行苦不堪言。

6月26日,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佈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浙商銀行寧波分行因貸款管理不審慎被處罰款30萬元,同時虞舒鯤因負有直接管理責任被處以警告。可笑的是,一週前浙商銀行衢州分行就同樣因爲貸款管理不審慎被處罰款35萬元。

對於浙商銀行而言,似乎收罰單猶如家常便飯。

此前3月初,中國人民銀行瀋陽分行發佈了一張罰單,劍指浙商銀行瀋陽分行,因“三宗罪”被警告並給予70萬元罰款處罰。根據罰單顯示,浙商銀行瀋陽分行的主要違法違規行爲是:1.未按照規定對異議信息進行標註、未準確報送個人信用信息、未按照約定用途使用個人信息、違反安全管理要求;2.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3.違反金融消費爭議解決及金融機構行爲規範相關規定。

今年年初,北京銀保監發佈1號罰單,浙商銀行北京長虹橋支行因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責令整改,並處以50萬元罰款;短短2天后,據銀保監會江蘇監管局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浙商銀行南京分行又因小微企業貸款貸後管理不到位被罰30萬元。在銀行業最重視的營銷旺季“開門紅”的日子,浙商銀行卻連續收到了監管處罰,“開門紅”也變成了“開門黑”。

據悉,因貸款“三查”不到位、虛增貸款、挪用貸款、違規發放貸款處置不良資產、虛增小微資產池貸款等,近一年來銀保監繫統已向浙商銀行及其分支機構開出十餘張罰單,罰款金額合計1564萬元。若將時間進一步拉長,2018年至2021年短短三年內,浙商銀行累計被罰金額超1.8億元,但從今年仍在頻喫罰單來看,浙商銀行並沒有徹底警醒。

天價罰單的背後,凸顯浙商銀行巨大的內控問題。

此外,浙商銀行的投訴率也是高的嚇人。

3月22日,深圳銀保監通報2022年下半年深圳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消費投訴情況,從整體數據看,共收到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消費投訴環比下降1.09%至16277件,有所好轉。但從投訴率來看,浙商銀行深圳分行卻高的離譜,以平均每百營業網點投訴量216.67件/百營業網點的“成績”成功霸居榜首,不僅遠高於中位數(72.5件/百營業網點),並且遠超排在第二、第三位的浦發銀行深圳分行(153.33件/百營業網點)、渤海銀行深圳分行(141.67件/百營業網點)。

根據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浙商銀行頻頻因亂收費亂收利息、盜用用戶信息等被投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