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ST中期(中國中期,000996.SZ)與中國國際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際期貨”)的重組終於有了新進展。

7月2日晚間,*ST中期披露重組預案。上市公司擬向中期集團出售其持有的除國際期貨25.35%股份、中期時代100%股權及相關負債之外的全部資產和負債,並以發行股份的方式對國際期貨實施吸收合併,同時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30億元。

本次吸收合併完成後,存續公司將承繼國際期貨的全部經營資質和“中國國際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名稱,並相應對存續公司的名稱和經營範圍予以變更。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早在2008年,*ST中期就曾入股國際期貨,且此後的15年間多次籌劃向中期集團等購買國際期貨股權,以期向期貨行業轉型,但一直未能成行,*ST中期也坦言“公司長期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對於*ST中期而言,如果本次重組成功,將成功轉型期貨行業,公司的經營狀況將得到改善。只是,由於多次籌劃重組失敗案例在前,市場依舊對*ST中期此次重組存在擔憂。

數據顯示,2022年,*ST中期實現營業收入3178.17萬元,同比減少35.77%;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分別爲-339.91萬元、-387.7萬元。同期,國際期貨實現營業收入2.09億元,歸母淨利潤5398.74萬元,同比分別減少19%、32.3%。

多次計劃重組國際期貨均告失敗

*ST中期對於國際期貨的收購籌劃多年。

早年間,*ST中期在2007年成功投資中期期貨94%股權。2010年,由於中期期貨吸收合併了國際期貨經紀、中期嘉合期貨經紀,*ST中期對於中期期貨的持股比例降低至22.46%,失去了對中期期貨的控制權,中期期貨隨之更名爲中國國際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即“國際期貨”)。

2012年1月,*ST中期籌劃重組,擬向控股股東中期集團購買期貨資產。半年後公司終止重組,原因是在有關金融、創業投資等特定行業的企業借殼上市規定出臺前,現行借殼上市規定不適用,證監會暫不受理期貨公司借殼上市的申請。

2014年底,*ST中期再次籌劃重組,停牌近一年後也宣告終止,原因是預案問題反饋期間正值2015年6月15日上證指數的快速深幅調整期,證券期貨監管機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應對中國證券期貨市場的快速變化,使本次重組預案涉及的期貨市場監管環境、方式與規則,也都發生了較大變化。

2019年5月,*ST中期重啓重組,擬向中期集團等7名交易對方購買國際期貨70.02%股權。當年9月重組中止。2020年11月公司再啓重組。

令人意外的是,2021年1月8日,*ST中期向證監會撤回重組申請文件,並在六日後再次啓動重組,可是依舊未能如願,2021年11月,上述重組再次終止。

直至2023年6月16日,市場又一次傳來了*ST中期重組的消息。7月2日晚間,*ST中期披露重組預案,再次宣佈將收購國際期貨。

多年重組未能成行,*ST中期一直維持微弱的盈利能力。

2022年,*ST中期實現營業收入3178.17萬元,同比減少35.77%;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分別爲-339.91萬元、-387.7萬元,且公司當期淨利潤主要來自對國際期貨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

自2000年以來,*ST中期的扣非淨利潤最高峯在2017年,爲3026.25萬元。

*ST中期亦坦承,由於公司近十幾年來在汽車服務行業沒有增加投入,業務規模很小,運營成本高,無法形成規模效應、聯動效應,在市場競爭中長期處於劣勢,公司轉型期貨等金融業一直處於努力之中,多次通過重組中期集團的期貨優良資產努力一直沒有實現,公司長期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國際期貨去年淨利下滑逾三成

根據重組預案,*ST中期此次重組將分爲重大資產出售、吸收合併、募集配套資金三部分。即第一步,*ST中期擬向中期集團出售中國中期持有的除國際期貨25.35%股份、中期時代100%股權及相關負債之外的全部資產和負債,中期集團以現金支付。

第二步,上市公司擬向國際期貨除上市公司以外的所有股東發行A股股票作爲吸收合併對價,對國際期貨實施吸收合併,上市公司持有的國際期貨25.35%的股份將在本次吸收合併完成後予以註銷。

本次吸收合併完成後,上市公司作爲存續公司承繼及承接國際期貨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國際期貨7名股東將取得上市公司發行的股份,中國中期爲本次吸收合併發行的A股股票將申請在深交所上市流通。同時,存續公司將承繼國際期貨的全部經營資質和“中國國際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名稱,並相應對存續公司的名稱和經營範圍予以變更。

第三步,上市公司還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補充吸收合併後存續公司的資本金。

對於*ST中期而言,此次重組完成之後,上市公司整體出售原有增長乏力的汽車銷售業務,同時轉型期貨行業,公司的經營狀況將得到改善。不過,由於多次籌劃重組失敗案例在前,市場依舊對*ST中期此次重組存在擔憂。

對於國際期貨而言,此次重組完成之後,國際期貨將實現與A股資本市場的對接,藉助A股資本市場平臺,國際期貨將拓寬融資渠道,爲後續發展提供推動力。

與A股其他上市期貨公司相比,國際期貨的盈利能力不算強。2021年和2022年,國際期貨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58億元、2.09億元,歸母淨利潤7976.27萬元、5398.74萬元。

其中,受市場波動影響,2022年國際期貨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同比分別減少19%、32.3%。截至2022年末,國際期貨的資產總額爲76.17億元,負債總額60.33億元,負債率79.2%。

A股期貨公司中,2022年,永安期貨南華期貨瑞達期貨弘業期貨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47.75億元、68.23億元、21.06億元、15.28億元,淨利潤6.72億元、2.46億元、2.94億元、1238.19萬元。

相關文章